共和国秘使_第十三章中老会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中老会谈 (第2/3页)

小平扳指头:“10年土地革命战争,8年抗日战争,3年多解放战争,都叫人民战争。”

    康生在一旁点头插言:“斯大林说过,凡是反对帝国主义的都是人民战争。”

    邓小平放慢一些语气,这表明谈话开始进入本质和关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就是土地革命战争,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城市工人阶级虽然参加了,但他们处境十分困难,实质上也是农民战争。”

    邓小平讲“实质”讲“农尺战争”都是加重了语气。

    这时,他眼里闪过一道亮,声音提高道;“现在亚非拉搞革命,大部分基本上是农民战争。农民战争的基本力量是贫苦农民。统战时,我们的政策是依靠贫雇农、下中农,团结中农。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团结广大的农民群众。”

    凯山·丰威汉眼中那希冀和期待的目光已为一种紧张认真的思考神色所代替,邓小平的话显然强烈地打动了他的心。

    “如果没有阶级分析,我们就不可能制定出这一正确的政策;我们一系列的政策也不可能取得大多数人民的拥护。

    如果没有这样的阶级分析,培养干部的方向,什么人当干部,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策。”

    邓小平停下来吸烟,凯山严肃思考。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而政策要想正确,包括干部政策,其前提又是要有正确的阶级分析…凯山缓缓点一点头。于是,邓小平吐出一口烟,继续讲下去:“我们只能介绍我们的经验。我们的干部来源,首先是有一批接受了马列主义的城市知识分子。我们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邓小平手指段苏权:“段苏权同志是农民;姬鹏飞同志是医生,现在搞外交,也会打仗。但是我们搞人民战争主要是培养贫雇农当干部。我们在战争中都是没有文化的人来领导有文化的人。”

    邓小平的口气,强调了“战争中”.这就强调了阶段性和特殊性。他并不看康生,但是朝那边张了张手臂:“康老是个大知识分子、还有罗瑞卿、林彪同志是蒋介石军官学校出身的。但这样的人比例很校我们过去的革命战争,干部中工人很少,我们的主要干部是那些受压迫最深的农民家庭出身的人。如段苏权同志,解放战争时是个军长。不要说师长,就是军长、兵团司令,绝大多数过去都是不识字的人。

    参军后慢慢学的。没有文化可以学文化,最主要的是勇敢坚决!”邓小平做个有力的手势以加重活气。然后重新放平和声音:“我们的高级干部绝大多数是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

    我们的军区司令员,差不多都是农民出身的。没有知识分子…”康生附和一声:“没有。”

    邓小平顺序落下指头数道:“北京、沈阳、济南、广州、成都、南昌、南京、福建、昆明、西藏军区司令,都是贫苦农民出身。总参有一些知识分子,如罗瑞卿总参谋长。副总长差不多都是农民。正因为军队的组成绝大部分是贫苦农民,所以干部要从这里出来。政策也要靠他们去执行。我们的干部是从当兵、当班长、排长、连长这么上来的。有当兵三年就当师长的。如原空军司令刘亚楼同志。1928年当兵。1931年就当师政委。”

    凯山·丰威汉轻轻点头。邓小平讲了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客观实际及特点,而这种实际情况和特点又是同老挝。

    同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很相似。他的严肃认真的思考中,又增加了几分激动欣喜的神情。

    “如果在革命斗争中不根据阶级分析提出满足群众的基本要求的纲领,群众怎么会积极起来呢?我们搞革命是没有外援的,靠什么?主要靠农民。参了军的农民一面打仗,一面劳动,一面做宣传工作。他们又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又是工作队,与没有参军的农民完全结合在一起。农民宁愿自己不吃饭也让给部队吃。比如我们要渡黄河,国民党决口阻挡我们。我们需要木头石头来对付国民党决口。河北平原没有石头,只有房子的柱石。石磨;木头也不多,树也很少,只有家里的门板。农民从几百里外把门板,石头运到前线支援部队…”康生又插话:“淮海战役后。山东所有农村几乎都没有门板了。”

    邓小平很动感情他说:“如果农民不知道解放战争是解放自己,这些事是不可能办到的。”

    凯山·丰威汉频频点头,心满意足地长舒一口气。那神气所表达的意思正如人们常说的:听君一席活,胜读十年书。

    邓小平将双手一摊,笑道:“我们的经验,当然可能不完全符合老挝的情况。大体上差不多,就是根据阶级和阶级分析制定正确的政策,才能团结90%以上的人民。”

    矗立在***广场西侧的这座四十多米高的人民大会堂,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

    11月27日,凯山·丰威汉一行又来到北京,在段苏权陪同下走进人民大会堂。凯山拾阶而上,他已熟悉这座比故宫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的巨大会堂,经过25米高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走进庄严的大门。他熟悉那宽达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会场,也熟悉大会场北翼那个有5千个席位的大型宴会厅。他也知道大会堂内有以全国各盛市、自治区名称命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室。

    上次他在江苏厅见到了邓小平。这次,他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步入福建厅。他见到了彭真,见到了刘宁一、姬鹏飞、李强、雷英夫等熟悉的有关领导人。

    “身体好吧?”彭真像兄长、老朋友一样握住凯山的手问候。

    “不算太好。”凯山同彭真已经很熟,说话无须任何隐瞒“有点不适应。”

    “我也一样,到一个新地方不大适应。”彭真作手势请凯山坐下。“今天晚上可能会好一些。”

    简短问候之后,会谈开始。中国援助老挝的具体内容已定,关键是运输问题了。中国援越援老物资,都是免费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