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_第十六章遇风雨富商庇寒士开蟹宴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遇风雨富商庇寒士开蟹宴姚 (第6/6页)

说:“我可以证明他也吃螃蟹。”

    “你怎么证明?”

    “您记得孔子总是爱吃姜。那他就有爱吃螃蟹的嫌疑。”

    立夫说:“你虽信口胡诌,倒也满有趣味。”

    木兰接着说:“等一等。我还没说完。千字文第一句‘天地元黄’,元黄就指说的是蟹黄的颜色。这就证明自有天地以来,就有蟹黄。像孔子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怎么吃螃蟹?”

    于是大家笑得越发响亮。珊瑚笑得很厉害,竟把蟹黄抹到脸了。

    莫愁问:“要照你这么说,为什么《论语》上没有记下来?”木兰说:“孔子的弟子也不能把件件事情都记下来。也许记下来的被秦始皇焚书给烧毁了。在读古书之时,应当运用想象力。”说完挑了一只螃蟹腿,又接着说:“我想孔夫子的太太必须给她丈夫做一件专穿来吃螃蟹的衣裳,因为他在家有一件家里穿的袍子,这件袍子一只袖子长,一只袖子短。这种丈夫多么难伺候!做圣人妻子好难哪!”

    傅先生说:“说正经的,我想考考你。你说‘元黄’就是蟹黄的典故,出自何书?”

    木兰立刻回答说:“《红楼梦》上薛宝钗的咏螃蟹诗,有这样的句子: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木兰的母亲说:“木兰,你别忘记吃,你的话说得太多了。”

    谁都看得出来,木兰的脸有一点儿发红,比平常话说得多。

    木兰又说:“还早呢。我meimei吃一个螃蟹的工夫儿,我可以吃下三个呢。”

    莫愁说:“你不算是吃螃蟹。你吃螃蟹像吃白菜豆腐那样乱吞。”

    莫愁这时还没吃完一个螃蟹,倒真是吃螃蟹的内行。她把螃蟹的每一部分都吃得干干净净,所以她那盘子里都是一块块薄薄的,白白的,像玻璃,又像透明的贝壳儿一样。

    现在一个丫鬟端来一个热气腾腾的新菜,把螃蟹壳儿收拾下去。莫愁说:“等一等,剩下的腿还够我嚼十几分钟呢。”

    姚先生说:“不要舍不得那些腿。让丫鬟和用人拿去吃吧。”

    珊瑚说:“我给他每个人都留了两个呢。”

    现在木兰才开始真正大吃起来。

    她先喝了一杯酒,随后喝了第二杯,话又多起来。她再要喝第三杯时,姚先生说:“你今天晚上兴致这么好!别喝了。”木兰说:“我很好哇。”她喝完第三杯。她酒量不坏,不过她闹闹嚷嚷,已经有点儿醉,嘴里随便说话,说傻话,也会说出有才气的妙语警句。她说:“若夫螃蟹之为物也,非常物可比。若夫螃蟹之为物也,非常物可比。”

    立夫和木兰互相举杯敬酒。幸福与忧愁,快乐与痛苦竟如此之相似,那天晚上,谁也不敢说木兰是快乐,还是伤心。

    不久之后,大家离席洗手,用的是野菊叶子泡的水,全桌子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摆上了素淡的白米稀粥,咸蛋,腌咸菜。

    席将散时,傅先生说:“现在学校不教学生作诗,非常遗憾。不然,这种时光,一边儿吃螃蟹一边儿作诗,才真是一大快事。”

    珊瑚说:“我有一个主意。咱们来玩儿‘折桂传杯’吧。前天曼娘送来了桂花。这个游戏是把一枝子桂花围着桌子传,同时一个人打小鼓儿。到鼓声一停,桂花在谁手里,谁就得喝一口酒,说一个笑话儿。”

    于是开始玩这个游戏,由阿非打鼓。第一次鼓声停时,桂花在傅先生手里,他得说个故事。他开口道:“从前有一个教书的,没有学生找他去念书,他决定做医生。因为他念过点儿医书,就开始为人看病。不幸第一个病人吃了他的药,就一命呜呼。病人的家属要去告他庸医杀人,后来医生愿出丧葬费,事情就算了结。因为他穷,出不起钱雇承办埋葬的,只好由他太太,他儿子,把死尸送往坟地。死人有两百斤重,他太太要在路上停下来歇息一下儿。在她太太立起身来再抬死尸之前,叹了一口气,向丈夫说道:‘老头子,下次你出诊的时候儿,找个身子瘦点儿的病人吧。’”

    大家哄然大笑,于是游戏又接下去。第二次鼓声停时,桂枝正好在木兰手里。她吃了好多橙子,仍然觉得酒后的精神焕发。她开始说:“从前有一大队螃蟹兵,龙王爷要他们把守海口。螃蟹将军天天在海边沙滩上把这群螃蟹兵勤加躁练,人都可以看得见那些小螃蟹演习列阵交战。一个大蛇精在海里造了反,这时正好赶上螃蟹将军生了病,龙王爷派珍珠仙母去领兵。她就浮出水面儿,站在海里一大块石头上,脸向沙滩下命令,叫螃蟹兵站立成排。螃蟹兵都从窟窿里钻出来,站好了排。举目右看,站得齐齐整整,珍珠仙母大为吃惊。她喊口令:‘向前走!’螃蟹兵不能向前往海里走,却向沙滩右边儿走去。珍珠仙母弄得毫无办法,就是不能让他们往前走下海去。于是她问一个螃蟹军官如何是好。军官请准代为发号施令。他说:‘向左转,向前走!’看哪!螃蟹兵一直往前,走向海水里。珍珠仙母大惑不解,求螃蟹军官说明缘故。螃蟹军官回答道:‘他们都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呀。’”

    每个人立刻明白,大笑起来,因为英文叫蟹行文字,是横着写的。

    下一次鼓停止时,桂枝是在珊瑚手里,珊瑚说:“我没有笑话说。”

    大家乱喊道:“谁也不能不说。只要说得惹人笑就可以。”

    珊瑚说:“说个绕口令儿可以吗?”大家答应了。于是珊瑚说:

    山前有个崔粗腿,

    山后有个粗腿崔。

    二人山前来比腿。

    也不知崔粗腿的腿比粗腿崔的腿粗,

    还是粗腿崔的腿比崔粗腿的腿粗。

    所有他们,自红玉,环儿到姚太太,甚至冯舅爷都想把这个绕口令说熟说快。只有小阿非和红玉说得好,姚太太把崔粗腿和粗腿崔说乱了。

    珊瑚说:“你看,还是两个孩子说得好。”

    姚先生正在来回溜达,停在窗前说道:“你们看,月亮有两圈儿晕。”

    珊瑚说:“咱们都忘记看月亮了。”于是大家都往外看,只见月亮周围有一堆白的云彩,靠近中间有两圈月晕。

    傅先生说:“这是国家不幸的预兆。一个朝代的末期,总有异象出现。这不是个太平时代,只是不知道有什么事发生罢了。”

    姚先生说:“天下纷纷,来自人心。”于是引证了山上关口旁亭子墙上的一首诗:

    天平地平

    人心不平

    人心能平

    天下太平

    大家又说了一会子话儿,然后就回房睡觉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