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剑寒犀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5/6页)

漓,直洒棺盖,由此可以想见其人死时挣扎之激烈。

    传连喟然叹道:“朱恨天英雄一世,却落得如此下场。”

    牟汉平不解的收回目光,道:“何以见得此人即为朱恨天?”

    “你看!”传连指指骸骨手边,牟汉平掠目望去,只见骸骨手旁棺壁上刻着一行模糊字迹,顺序念去,似为:“余星明朱氏,恨天逆运也,因急功心切,误收匪徒…”下面二字残缺不明,无法辨认,再后又为:“…窃我技艺,残我肢体,终受其害,见吾骸骨者,务为格杀叛逆,消我…余有以报者…壁间图耳…”念至此,传连和他对望一眼,不自觉地皆把眼光移至壁间残缺图形上。

    她道:“这式腿法,纯属阳刚之力,招式猛厉,确有雷霆万钧之势。”

    牟汉平道:“人称‘南拳北腿’冠绝天下,当真不假。”言至此,心念一动,突地记起在窑洞中,老人邱伯起留赠的拳谱来,心忖:“若得‘南拳北腿’两种强绝天下的武功,相辅并用,其威力将何等强大?”

    心中正自忖想不定,忽听“悉索”一阵轻响,回头望去,见传连正按动机钮,将石棺盖上。她柔声道:“你如想参解这套腿法,可在此等我一下,我去看看洞口动静,再查看看有没有别的出路。”

    说罢,身影一掠,径自走出。牟汉平暗喜,索性盘膝坐定,苦苦思解,探究损毁图形原意。

    不知过了多久,他逐渐已将残损所在图意会出,于是潜心澄意按图思解,不久浑然其中,按式比拟,手舞足蹈,眼痴眉蹙,几忘处身何地。

    霹雳廿四腿,共七十二式,三腿十二式为一环,腿腿卸接,环环连锁,端的猛恶凶厉,雷霆万钧,而每腿踢处,皆在人类习向不惯伸展处,施展出来,故使出弯扭,攻出部位也使人防不胜防。

    牟汉平着意琢磨,思忖体会腿招出处之力道控制,变招换式时,真气运达之关键等等,如此又耗了一些时,蓦地惊觉腹鸣如鼓,回头看时,仍无传连踪影。

    他一惊跳起,心想:“在洞中不见天日,虽不能辨时光流逝,但想来已耽了很久,传连言明出去探路,怎么始终不见消息?”

    也许传连因寻别的出路耽误时刻,她声言通晓洞中路径布置,迷路被困想不会,要不即是又遇强敌展开拼斗,不过她是痴嬷弟子,绝技在身,除非遭遇绝顶高手,大概不会有甚差错,再等片刻,免得等她回来错过,如仍未回来,再去找寻不迟。

    于是目光重回至壁间图形,暗想朱恨天英武盖世,当初追随长公主驰骋江湖,杀虏戮贼,叱咤风云,弹剑高歌,何等威仪,不幸晚年却误收匪徒,而蒙其害。照棺中骸骨及棺壁断续文字推想,必为孽徒杨某乘机残其双腿后,再为弑杀。想朱恨天武功深湛,虽受重伤,尚未即死,然其逆徒却活活将其生葬棺中,他在棺中提聚最后一口真气,以金刚指留字棺壁而述其事,适巧又为其徒发觉,毁其要义,故棺壁残损,字迹斑剥,至石壁间腿招图形,为人所毁,朱恨天抑是其徒,却是难判定了。

    思忖至此,牟汉平暗暗默祷,如出此洞中,誓为其清理门户以报他传绝艺之恩。

    祷罢,回过身来,忽然看见室顶露出的奇古剑柄,于是挺身纵起,伸手抓住,意欲将之拔下,然连扯数下,竟意外的抽出一卷锦帛,剑柄则稳然不动,心中大奇,以手抓紧剑柄,借力调匀真气,猛然用力,低喝一声,但听“咔嚓”一响,剑柄应手而落,下地后抬眼一望,不觉大吃一惊,暗叫可惜。

    但见剑身碧光四射,寒气森森,凌芒伸缩,挺出剑外几达数寸,而剑尖处却如月牙形断折,想是方才用力过猛,扭断在石壁里。

    牟汉平兀自悔恨,呆呆站立,宝剑经珠光反照,映得他满脸青碧,毫发俱见,只见剑身断后仍长三尺,靠柄处以金丝精镂“寒犀”二字,他反复把玩,爱不忍释,如此过了好久,仍不见传连回来,剑眉不禁轻轻皱起,再等了一会,心中已感不耐,于是对着石棺深深一揖,跃起挖出室顶明珠,握在手中照路,携剑举步走出石室。

    出得石室,不觉又踌躇起来,他深知道路错综复杂,如今虽有明珠照路,然往何处而行,却仍拿不定主意。

    心下虽踌躇,脚下却丝毫没停,信步往前走去,他一边走一边细心观察,猛然想起入洞时,曾踏湿地,低头一看,脚下至今仍留有泥泞,于是尽拣潮湿路径走去,果然,渐渐地上水渍湿漉,黏鞋出声。

    抬头向四壁打量,洞壁已非石砌,想见是人工挖掘而成,故泥壁上水渍淋沥,空中一片潮气迷蒙。

    呼吸间,突又吸入一口甜甜的霉涩味,牟汉平知道又进入毒气氤氲地带,赶忙闭住呼吸,飞步紧走,不久,眼见一缕天光,自洞顶直泻下来。

    牟汉平大喜,瞎撞胡走,居然已撞到洞口,看此情形,似是洞口未关,不禁疑惑地停下步来。

    心中暗自惊惕,不要中了敌人诡计,俯身抓起地下一块烂泥,抖手向洞口下台阶上掷去,烂泥落地声音甚响,洞中回音更是嗡嗡,历久不绝,但洞口却丝毫没有反应。

    于是他谨慎移步,暗暗运集真力,准备随时出手搏击,然他一直踏上台阶,洞口外依然寂寂无声。

    他步步为营,一步一步顺台阶爬去,直至头已窜出洞外,仍然没有事故发生。

    他胆气陡壮,腰身一挺,纵出洞外,只见庙外阳光耀眼,已是次日申牌时分。

    举目四望,庙内除墙下挺着两具尸体外,别无任何可疑痕迹,他靠在神案上蹙眉沉思一会,又在庙外四周巡视一遍,依然未见传连留下一丝痕迹。

    他暗忖道:“照眼下情形,必是传连用计冲出洞外,然后将‘凌云崖’守洞之人击毙,适巧又见敌踪,追蹑赶去,是以只留得两具尸体。”

    他暗暗点头,以为自己所想合情合理,于是在庙前台阶上坐下,耐心等候传连回来。及后想起自己与传连萍水相逢,并无交情,虽知她是痴嬷弟子,然痴嬷久留西域,从不与中原人物往来,传连此次来到中原,用意未知,自己身系帮中重任,西北之行,至今毫无结果,怎可仍然在此耽搁,让老父焦急?

    正欲立起,忽又转念想道:“我虽与传连萍水相交,然为人信义为先,当初虽未曾亲口答应等待,可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