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无意若何 (第4/8页)
关七剑下。 ——但却不是关的剑法。 剑法是孙青霞的: “意马剑法” ——剑意两分,有时是以剑杀人,有时是以意伤人。你挡得了剑,就守不了意;你抵得住意,便架不了剑。 这是孙青霞所创的两大剑法:“心猿”、“意马”二诀之一。 他曾用后者对付过关七。 关七却即学即用,马上用“意马剑”制住了朱月明。 朱月明乃为关木旦所制。 “无可见怜,今回可真让我觅得了小白的下落…”关七的剑势往前约略一送,朱月明只疼得闷哼了一声。 他万未料到自己本来洋洋自得、以为得逞的提出“温小白”消息之计,却让自己处境更加狼狈,性命完全纵控于关七手里,真是可谓弄巧成拙,他听关七一味说“天可见怜”他心里暗中叫苦:天要见怜,先见怜他好了。他现在的形势,已非常的不好,十分的不妙。他的命就在敌人的手上——而且还是一个疯了的人的手上。 有什么比落在一个武功高绝的疯子手上任他宰割这一件事更危险? 有。 那就是那“疯子”手上还有一把以杀气称著的利器。 “错” ——孙青霞的成名兵器,他之所以命名为“错”据说有几个迫不得已、也情非得已的理由: 一,他曾用这把剑杀错了人。 二,他认为每杀一人,都是一种堕落,又一次的“错” 三,武林中、江湖上,谁都以为他的兵器就是这把剑,其实不然。是以,他的武器本来就是一个惜误。 而今,关七手上所执的,抵住朱月明的性命要害的,就是这把向以为杀错人名成天下的凶器,怎教朱月明不胆战心寒? 所以朱月明只能嗫嚅地但也及时把握时机的道:“我也不知道小白姑娘确实在哪里——” 话才到这一句,他已发觉背后的人低嘶了一声,而且背后一疼,他慌忙把话说了下去: “说真的,我虽然不大清楚她落在谁的手上,但却大致可以猜估得出来…而且,我还知道有两个人一定知道她人在何处。” 关七怒吼了半声:“谁!?” 朱月明道:”你真要我说?” 关七只说:“你敢不说!” 朱月明这次却不觉刺痛,却觉一阵寒到极致的冰意,自后自透心颅,心知此人不可理喻,忙道:“我不是不说,我在刑部任事久矣,许多嫌犯正要说出慕后主使重犯的名字和犯罪证据之前,多遭暗算杀害,我看多了,见久了,也怕有一天下场跟他们一样——我这贱命,还不打紧,怕只怕秘密永埋肚里,害你和温姑娘不能相见,那就是罪孽深重,永留憾恨了。”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涎着笑脸,一付乞求的样子,很可怜。也很夸张。 他把话说得很婉转,到底还是暗示给关七知道: ——不能杀人。 ——他一死,小白的消息便要断绝了。 ——他不能死。 不过,他所说的什么“我这贱命,还不打紧“,当然都是故意自抑的无稽之谈。 朱月明这样当着京华群雄面前装小丑、乞怜,场中至少有三种完全不同的反应: 一是孙青霞。 他看不起朱月明这种人:他是宁死不屈,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的人。 他投想到以朱月明“刑总”之尊,平常作威作福惯了,而今一旦受制于人,便如此卑屈求生,骨气尽丧,气慨尽失:在他心目中,这个人是已经“死”了,活不活下去都不重要了。 他不晓得这样苟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另一是戚少商。 他感觉到十分震动,而且佩服起这个他一向只斗争、本来一点都不钦佩的人来。 因为他逃亡过。一个逃亡过的人,当然曾历过忍辱偷生、忍声吞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局面。他当时虽然断了臂、受了伤、家破人亡,面对一路知交尽掩门的难堪情境,但他仍然是一头龙。 悲愤的龙。 怒龙。 他始终桀骛不驯、傲慢哀愤去逃他的亡,觅他的生路。 他却没想到为了生存,在当众(乃至部属)面前,朱月明可以卑屈求饶到这样子,这般的不留余地,也不给自己留任何面子。他本来忆记起过去逃亡时所逢所遇,觉得无限苦楚、十分委屈,可是,如今一见以朱大胖子的江湖地位,只不过是为了要活下去(何况关七还不一定会杀他),居然如此在大庭广众之下,厚颜求怜,使他顿然觉得自己过去所受的冤屈耻辱,并不算得上是什么了,也简直不算是啥了。 还有一位就是孙鱼。 孙鱼善变。 他在待人处世上应变功夫还远胜于他的功夫武艺。 他本来一向就从善如流,而今一见朱月明,才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他自叹不如。 ——原来一个人为了自身的安危,居然可以这般委屈求存,这样寡廉鲜耻,这样忍辱讨饶的。 他这回算是大开了眼界。 4.听天不由命 只听关七厉声道:“谁敢害你?只要我在,谁都不敢动你!” 朱月明道:“关圣主神功无故,天下第一,你在,自然没人敢动我,也冲着你的面子,或许也一时不敢动我——可是要你一旦离开怎么办?我爆了他们的秘密,揭发了他们隐私,你想他们会放过我这胖不噜都的可怜人吗?我不是不说,我只是敢说。” 关七一听,即大声道:“你别怕,只管说——我在不在都好,谁敢动你,就是惹我姓关的,我关七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 他这句话一说,朱月明喜的眉飞色舞,众人不禁相顾骇然,为关七惋惜,无情还尽不住叹了一声。 只孙青霞冷哼道:“一个半疯的人,说的话别人不足挂齿,他自己也未必作得了主,做得了准。” 他的剑给关七劈手夺了去,且信手使出他的“意马剑法”来,而且威力更大,身法更奇,他的心情会好才算怪。 设想到这句话一下去,又引动了朱月明的“打蛇随棍上”进一步用语言挤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