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龙之首_第十四章天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天谴 (第2/5页)

,朱月明自从熏香阁一役护天子有功后。为赵佶所重用,有意把他再从刑部擢升出来,直接参政议事。

    这是个接近皇帝。同时也是接近权力中心的大好机会,朱月明怎能放过?怎会放过?

    朱月明也非常明白:尽管他现在所处的位于是不少人求之不得、求之若渴的,但比起王黼、朱耐、梁师成这些权高望重的宦官而言,还是差了老大的一截。

    人望高处。

    水往低流。

    他自然要向高处攀爬。

    他知道,若要赵佶迅速(最好在蔡京复位之前——以他的聪明,自然也知道蔡京已起戒心)提升他,他就一定得要立下令人无可取代不能忘怀的大功方可。

    ——什么功呢?

    2.天降斗神

    一一剿灭“六分半堂”

    朱月明认为这是一个能讨好皇帝的大功,原因他是留心观察出来的:

    皇帝自从在小甜水巷“熏香阁”遇弑,以及在“八爷庄”受辱之后,对江湖道上的武林人已耿耿于怀,寝食难安,早已有意荡平这些三山五岳、来路不明但又身怀奇技的人物。

    不过,他也接受了诸葛正我的意见:不想太直接下诏声讨这些各怀奇技的武林人物,以免这些流寇强梁,一起联手怒犯龙颜,使自己置于险境。

    但,这一铲平这些心腹之患,却是皇帝迟早心行之事。

    而且,朱月明也看出来了:圣上自从将蔡京贬职之后,玩乐放逸,皆不如前,且时见抑郁难欢,看来,复用蔡元长,亦为时不远矣。

    ——天子要意欲重新起用蔡京,但对蔡元长身边那一大群黑道上的神秘人物,颇觉不安。

    所以,他只要在蔡京重掌政仅之前,先行把京师各种品流复杂的帮派门会,清除过滤,那么,皇上定必安心。

    天子一旦心安,自己还怕没得迁升么?

    可是,若要”打老鼠”得要打一头“大老鼠”

    ——打“大老鼠”才有大功。

    若是小功小动,他,朱刑总还真看不在眼里呢!

    何况,他也不敢对“金风细雨楼”正撄其锋:一是出为“风雨楼”近日在戚少商领导下正风头火势的茁壮强大,二是因为他也不想惹恼”金风细雨楼”后面的“大雷神”:诸葛先生。

    他只愿与这在皇帝身边说得了话的诸葛互不相惹,相安无事就好。

    朱月明一向都有自知之明:

    他素来都知道,有些人,是惹不起,也惹不得的。

    一一在文在武,在朝在野,诸葛正我都绝对是其中一个。

    若说“迷天七圣盟”早已“风烛残年”不堪一击,怎么说也不是“大老鼠”

    至于“发梦二党”、“象鼻塔”这些组织,又多与“金风细雨楼”有关联、有瓜葛,若要“动”这些帮会门派,不如直接去铲平“风雨楼”还省事些。

    这不能碰,那不好碰,有些又不值得去碰,到头来,只好去碰:

    “六分半堂”

    ——“六分半堂”也完全符合了朱月明要“动”它的条件:

    一,它的确是“大老鼠”

    二,它确在失势中。

    三,它是蔡京的“江湖后盾”

    朱月明若要立功,就得要铲平它。

    是以,他已暗中传令“刑部”、“六扇门”的人,暗中钉死“六分半堂”

    “六分半堂”爪牙遍布,自然很快便知晓此事。

    因而“六分半堂”的领导人也恨死了朱大胖子。

    这才惹起今日狄飞惊的“一石二鸟”、“一举两得”之计。

    ——他把那个“天降战神”“让”给了朱月明!

    他这一“脱袍让位”结果如何,尚未得悉,但关七和朱月明已各中了一击。

    一一至少是各自如同着了一击。

    重击。

    狄飞惊并没有出拳。

    甚至没有出手。

    但“攻击”的确是来自他身上:

    ——何有的“击”?

    打击力是来自他的。

    眼。

    ——眼神!

    狄飞惊一抬头,先是看了关七一眼。

    关七只觉眼神一疼,像有两记烧热的针炙,刺进了自己的眸子里,就像着了两道:“眼刀”

    他不为意。

    但大家都看到了:

    他曾用手腕揉了揉眼睛,然后再战。

    他扑向朱月明。

    ——但与此同时,他的眼睛竟冒出了血,还淌下了两行血泪。

    触目惊心。

    更心惊的是朱月明。

    他当然设想到狄飞惊会突然向关七提起了他。

    ——他真是受惊若宠。

    狄飞惊并没有用手”指”向他,只是在适当时候“盯”了他一眼。

    也“钉”了他一眼。

    他马上感觉到如同着了两刀。

    ——眼刀。

    好疼。

    其实不只是夫七在这一瞬间有这种感觉,就连场中的人(无论是谁)在这一刻里曾跟狄飞惊对望了一眼(且不管距离有多远),刹瞬间后,双目都有刺痛的感觉。

    至少感觉到酸涩。

    这一息间,至少有几个高手(他们也一直都在揣摸狄飞惊的为人武功已久)都同时顿悟了一个道理,也作了一些类近的推测,而且都是关于狄飞惊的底蕴估计:

    一,狄飞惊此人果然深薄不露。

    二,狄飞惊果然有过人的武功。

    三,就算他已“露”了,不见得就是他唯一的绝学,最后的绝招:这个人,永远还有绝招,永远会留下最后一招。

    四,狄飞惊这种人,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

    五,所以,他一出手,就是旷绝古今的“大弃子擒拿手法”:他一抬头,便可以用目力发射内劲。

    六,也是结论:狄飞惊此人不可轻视,非但不容忽视,还得要重估。

    这是杨无邪、戚少商、无情以及那“打更侠”对狄飞惊这“一出手”的看法。

    但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