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欢喜十七 (第1/2页)
欢喜十七 英欢深吸一口气,看向狄风的目光仍是不置信“若真是他,为何你回京之日不报,要拖到此时才说?” 狄风微叹“臣与他有约,不得在此时将此事告诉陛下。” 英欢脸色略变“既然如此,那你为何又说了?” 狄风低下头“臣只说他是何公子,并未说何公子是谁。” 英欢侧目,不再看他,低声道:“到底为何执意要朕去凉城?” 狄风猛地抬头“臣曾于邺齐城营帅帐中答应过他,倘若此次邺齐能助邰涗脱困,臣当竭力相报!那一日邵远兵败,臣率部回京途中过凉城,他说…惟愿能见陛下一面。” 英欢心头微震,胸间瞬时雾气弥漫,润得她整个人都湿了。 狄风又道:“几日来陛下迟迟不决,臣若不将此事说出来,只怕陛下断不会同意亲赴凉城犒师。” 英欢不语,抬眼去看狄风,面上一片平静,心中却是大潮翻涌。 惟愿能见她一面。 那人竟能说得出此话? 她心口梗窒,竟不知能作何反应,只觉先前死死压抑着的诸多念想此时统统奔涌而出,如排天巨狼打在她身上,只是痛。 着狄风去送那珠簪,是想让他念在当日她放过他一命而退兵;不曾想他竟能说动狄风,率兵入境助邰涗退敌;更不曾想…他竟会亲命亲为,大败南岵后徒留凉城不退—— 却是为了要见她一面。 堂堂一国之君,竟放纵自己任性若此,当真是世间罕见。 英欢浅喘一口,手探上御案拾起朱笔,低了眼,不愿让他见她失态“朕知道了,你且先回去,容朕再想想。” 狄风跪着不起,握成拳的指节泛青,嗓音低哑道:“陛下,难道就不想再见他一面?” 英欢大惊,却不信此言能自他口中而出,甩下笔起身,盯着他道:“你说什么?” 狄风眸色深深“陛下何苦折磨自己。” 英欢一怔,转瞬顿明,随即怒不可歇,大声斥道:“退下!” 心在狂抖,被他那一句话拨得颤栗不已。 也不论狄风在身后如何,她自顾自地转身,大步朝内殿行去。 才走了几步,胸口便是一绞,额上汗粒渐涌。 眼前水气氤氲,拼死咬住嘴唇,才没叫出痛来。 近侍宫女们知她正在气头上,遂不敢言,合上门便都退了出去。 英欢人一软,身子靠上低案,一垂眼,心也跟着落了下来。 那人的眼唇笑貌,那人的贵气霸举,连带那一夜的苍茫月色,一刹那间全都浮现出来。 他的怀抱他的吻,他低沉似璺的声音,他拾了那串玉片,他说,此物声音虽美,却不及你的笑声万一。 他看着她,眼中火花四跳,他长指抚过她的发,他为她绾了发髻。 英欢闭上眼,再睁开,长睫已湿。 伸手拿过案上银瓶,指尖轻触上面四个纂痕… 平生,何平生,他到底作得什么打算,他的真心究竟是何模样。 若是再见他一面,她又会变成什么样。 英欢挽袖,那银瓶在掌中微微发热,好似她的心。 门峡至凉城不过两日路程,若是让龚明德率军西进,她以犒师之名拖延时日,命狄风领风圣军护驾至凉城… 那人纵是插翅也难飞! 英欢按捺下心中暗潮,他既是敢放纵自己任性,那便不要怨她心狠反复! … 大历十一年八月十日,朝中清流非议不休,御史台群吏连名拜表,道狄风之罪可诛,纵是圣上念其战功赫赫,亦当将其削职为民,流放边疆。 英欢独排众议,于当日下诏,暂贬狄风为右骁卫上将军,命其率风圣军护驾至凉城犒师,待归京之后再将其下御史台狱问罪。 十一日,上命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廖峻及中书省三位老臣暂理朝政,命工部尚书沈无尘及龙图阁直学士吕封随驾,执仗仪从诸事皆按邰涗朝之上礼,亲赴凉城犒慰邺齐大军。 邺齐大将何平生闻之,率部退避三十里,于凉城西郊扎营,以恭圣驾。 … 八月之望正是严夏,凉城一带酷热难当。 英欢一行近凉城而不入,命人于城西五十里处设一大幕次,玉辂杳杳而入。 大次内立着数只铜质高桶,内有冰块,以消次内热意。 英欢长发垂腰,身上裸空,身侧几个随驾宫女正捧了冠服侍候她更衣。 玉肌凝润,长发乌青,次内冰气缭绕,缠在她身周,久久不散。 绛色纱裙,绛色敝膝,绛色纱袍。 绯色衬里,边缘墨黑,白罗曲领。 青衮龙服,中单朱舄,沉碧玉佩。 宫女手指轻触她的身子,一样一样地替她穿戴齐整。 英欢望向身前铜镜,镜中女子雍容端庄,华贵之态迫人,凤眼微翘,眸中温光若隐若现。 不禁微微一笑。 这副模样,自己倒是已有许久未见了… 目光移下去,已有宫女捧了细金玉带来,环过她腰间,轻轻系好。 背后长发被人轻轻托起,一点点梳通,然后慢慢向上盘起。 她眼睛盯着铜镜,看着脑后长发渐绾渐紧,心中竟是一酸。 怎的不经意间又想起那一次来… 玉犀簪穿过她的发,引着卷云冠落上她头顶。 冠前,金博山加蝉为饰,最是高贵。 宫女手一松,冠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