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中场休息下 (第2/3页)
就一直没有出来,满朝的文武百官只能在太和殿的左右两座偏殿中继续等待,等待康熙的重新召见。当然了,百官中不少有心人都在四处活动,三两成群的窃窃私语,或是讨论康熙杀吴应熊的可能性有多大,或是商量是否应该替吴应熊向康熙求情,不过更多的人则是在幸灾乐祸,商量着在吴应熊的葬礼上送什么丧礼的好。 “遏相爷,下面我们该怎么办?保吴应熊?还是奏请皇上将他问斩?”内大臣锡翰悄悄靠近遏必隆,低声向遏必隆问道。同时迈乞邰、科普和阿巴泰等遏必隆在朝中的几个亲信和心腹也凑了过来,也是询问遏必隆对吴应熊问斩的意思。其实遏必隆此刻的心情比他们还要犹豫彷徨,力保吴应熊吧,万一康熙铁了心要杀吴应熊,那遏必隆就等于是违抗圣意;不救吴应熊倒是不用得罪康熙…不过却把吴三桂得罪到姥姥家了,加上鳌拜在朝中揽风搅雨,晁错那血淋淋的教训搞不好就是遏必隆的榜样了(注1)。思来想去,遏必隆还是无法决断,只得低声向几个心腹吩咐道:“谁都不许说话,以免惹火上身,等我考虑好了再说,到时候跟着我说话。” “相爷,鳌相爷走过来了。”遏必隆与众心腹正商量间,遏必隆的侄子科普突然看到鳌拜和班布尔善往这边走来,忙向遏必隆提醒道。遏必隆用脚拇指思考都能猜到鳌拜是想拉自己下水,要遏必隆和鳌拜在康熙是否杀吴应熊一事统一立场,但是借遏必隆的一百个胆子又不敢和鳌拜一起胡搞,所以遏必隆赶紧吩咐道:“你们几个缠住他们,我去慈宁宫探探太皇太后的口风。”话音未落,遏必隆已经撒腿就往偏殿外走,科普和锡翰等人则迎向鳌拜和班布尔善东扯西拉的客套,给遏必隆争取躲开这两个灾星的时间。 一路飞奔出偏殿,见鳌拜和班布尔善没有跟来,遏必隆终于松了口气,正要走隆宗门这条路进慈宁宫时,一个依稀熟悉的声音却钻进了遏必隆的耳中“遏中堂,能否借一步说话?”遏必隆惊讶的回头看去,却见吴应熊带来的那名老军不知何时已经跟出了偏殿,正在自己身后向自己微笑。 “你是谁?”遏必隆仔细打量那老军,越看越是觉得那老军的体形十分眼熟,那老军咯咯一笑,低声说道:“怎么?连老朋友都忘记了?”那老军这次说话的语调已和先前不同,让遏必隆马上回忆起那老军的身份,只在一瞬间,遏必隆满是皱纹的老脸立即变得比死人还要苍白,惊讶得连声音都颤抖了“是…是你?你进…竟…竟然进京了?” “咯咯,想念各位老朋友了,进京来看看。”那老军低声怪笑,压低声音说道:“遏中堂,你真讲义气啊。当年铁门关一战,如果不是老夫回师弛援,遏中堂只怕活不到今天吧?想不到遏大人如今升了中堂,竟然对小儿苦苦相逼,还要见死不救?” “我…我是被逼无奈。”遏必隆素来性格软弱,擦着冷汗答道:“再说你儿子的性格也太固执了,面君不拜,还敢向未来皇后下手,我也救不了他啊。”在那一瞬间,遏必隆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念头…如果自己当众叫破那老军身份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我儿子身上流着我的血,为了女人,做出任何事老夫都不怪他。”那老军看破遏必隆的心思,咯咯怪笑道:“遏中堂,有没有兴趣揭穿老夫的身份呢?老夫孤身进京,并没有做任何准备,如果朝廷把老夫拿下的话,说不定云贵驻军和耿精忠、尚可喜就会束手就擒,说不定鳌中堂也会被杀鸡给猴看吓着,乖乖的听朝廷的话。” “不敢,不敢。”遏必隆额头上的冷汗如泉水般流下,遏必隆深知一旦揭穿这老军的身份势必惹出风波,让北京城本就混乱不堪的局势更加混乱复杂,后果不堪设想…况且遏必隆也不相信这老军真的会不做任何布置就冒险进京。而且还有更关键的一点,让遏必隆不敢揭穿那老军的省份… “很好,遏中堂不愧是聪明人。”那老军一语中的,道破遏必隆不敢揭露自己身份的天机“遏大人,圣上如果扳倒了鳌中堂,再收拾了老夫,那下一个目标又会是谁呢?到那时候,硕果仅存的辅政大臣遏中堂,你是打算效仿韩信和徐达?还是打算效仿范蠡泛舟西湖呢?” “老狐狸!”遏必隆的真正心思被那老军看破,不由在心底暗骂一句。确实,遏必隆这些年一直在鳌拜和康熙之间摇摆不定,除了因为惧怕鳌拜势大外,更深层的原因则是遏必隆害怕失去辅政大臣的权利和地位,更害怕康熙亲政后对自己兔死狗烹…历史上康熙扳倒鳌拜后,遏必隆就是第一个被削去爵位和职权的官员。所以对遏必隆来说,他实际上是和鳌拜、甚至和吴三桂是拴在一根稻草上的蚂蚱,只要让朝廷继续分裂下去,他才能独善其身和继续掌控大权。而那老jianian巨滑的老军就是看穿了这点,才敢在遏必隆面前透露自己的真正身份。 那老军见遏必隆久久不说话,已猜到遏必隆的真正心思,便向遏必隆微笑道:“遏大人,有没有兴趣和老夫做一笔交易?一笔互利互惠的交易。”遏必隆目光游离,霎时心中已然转了几十个念头,但思来想去,遏必隆的自私心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