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关系 (第3/3页)
一定的弧度撒出金黄色的种子就不断地均匀地撒在田里。 安安看了一会,走到自己的秧田里看了看,因为种的日子比较早,现在已经有两厘米的高度了,沾着晶莹的水珠子,一地绿绿的很是可爱。 再过了十来天。插秧日,安安见佃农都不会插,很是嚣张的示范了一下,什么三个手指扶着苗子,入土一般为一寸,行间为三寸,一般一xue四到五棵秧苗。怕众人插得不够直,还用线拉了格子。说明每一格都得插多少。一人插多少格,还作了登记,还最后谁的最差,谁的最好,最好有奖,最差罚。 然后就打发众人下田插秧了。自己也输人不输阵的划了一格,自己插。 佃农可是干活能手,每人做完三四格。安安还在自己那一小格里耕耘着,不是手慢,是脚短了。人家退一步可插三到五排,安安退一步只能插一排,还得小心不能站不稳,一屁股向后坐下去。挪挪动动全都比别人慢。 终于完成自己的那一格了,安安再一次服嫩了。不然怎么腰酸骨痛这样的辛苦,才做了那么一点点。 上到田埂边,洗着脚,看着自己小小一片的成果,安安很满足,这是第二次自己下田,第一次是十六岁那年,跟外公到别人家做帮佣(过过农耕的那个瘾而已),插了三尺多一点的,然后发现前后左右都已经完成了(还是快慢的问题),于是只能跟大队上岸休息了。 这一边几天下来,五十亩地就种完了,佃农回家之前很是认真的看了看这个无事找事的小东家,因为每一个佃农都是扶着腰回家的。插秧是辛苦的。特别是腰! 天气天始越来越暖和,中间补了补补苗,之外就是浇水,除草和施肥了,水田头就有,除草的是手工活,肥是一个大难关,安安吩咐着阿春哥,每次放牛,那牛粪都得收回来放田的大坑里,但是这又有多少呢? 于是有空闲的时候,地上的野草,湖边的野菊花,山上的野菜,就连树上的嫩芽都安安让人摘了一遍,湖里溪里的泥也挖了,家里有鸡舍,鸭舍也清了,做什么? 堆肥! 这一翻下来到是堆了两坑杂七杂八的,不过都是得等才能用的东西,想来想去,还是想到了人的身上,于是安安很是厚脸皮的去问了方行,镇里的夜香,现在有什么用,都是那些人在收集。 一问之下才知道,现在倒夜香的是一下属于贱民之类的人的工作,他们收集了之后,是衙里付的工钱,夜香都会运到镇外一些没人的地方倒掉。农家的夜香一般都是用到自家的地里了。 于是请方行到镇里请倒夜香的人将夜香倒地自家的田的大坑里,一车二文钱,在没经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安安田里的几个大坑全都满了。 安安还让人给坑做了遮盖的棚子,这样味道了就没有飘散得那么远,还能防雨,天晴就打开晒晒,让里面的东西加加温,发发酵。 接着就是那空着的地,安安让佃农们种上五花八门的东西,像在树林子里移植的桑树,杏树,用作绿肥的绿豆,紫芸英,野菊花,用作香料的香茅,用药的海金沙,品种的数量可为多不兴数。 这时他家的佃家就开始觉得这东家不是好人,比某些苛刻的地主还恐怖,人家还有农闲,这里是没有的。天天上岗,天天干活,那活还天天新鲜,什么摘草,堆肥,移树,挖坑,还有什么起土,和泥,做底肥,架杆子,做架子,做掩盖,绑苗,扶枝,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只要小东家一往田头站,翻着手里的小本子,他们就得倒霉,那些乱七八糟就会出来。 安安也没办法,谁叫自己不是什么专业户,很多东西是都只是看过,听过,有些还是在小说中提过的东西,也不知道能不能用,能问的就问问方行,问问叔公,如果这两人也答不上,那就找个小地点试试看,然后用本子记下,用事实作证明就最好了,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而安安也丈着有卖方子的钱,一点也不怕种的东西收不回本,只管种就是了。 现在每天就是巡巡田,看看地,喂喂鸡鸭,煮煮饭,学学针线,写写字,偶尔进进林子摘摘花,拔拔草,挖挖笋子,捡捡竹笙,闲时还会钓钓鱼,做做酱,就是一天了。日子很是充实。 也因为天天往地里跑,一时穿男装,一时穿装,那佃农见着安安了不喊她姑娘了,一律一开口就是二东家,安安原本是想给自己改上一个很威武的名字在穿男装到集上卖东西的时候用,这样会方便很多,那知道,也没东西到集上卖,一时没改。现在穿男装他们,就是方行他们,开口还是喊家安,叫着叫着,安安也觉得女的叫家安没问题,那男的又有什么问题呢?于是男装是家安,女装也是家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