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聚拢后世之势 (第2/2页)
讲求的是精神修行,总领修道宗义。精神修行总是伴随寂寞和枯燥无味的。 虽说当精神修行达到极致,精神力量能够通天彻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这也只是修道之人口口相传,并无人见识过,因此,精神修行在道族修真界反而慢慢被遗忘了,当日,我决定从修心开始精神修行,青云道长吃惊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大类便是炼丹修行类道经,与入世度人的大道至理迥异,这类道经专讲出世修行,修道人闭门苦修,炼结金丹以超脱生死轮回,得成大道,是道家气功的本源。 天经阁中便有一本当年陈抟老祖的修道手录,自己给他取名为《猎天记》的手抄本,这本《猎天记》详细地记载了当年师傅修道的心得体会。 在那本书中,师傅将修道直至大成,分为二十一重阶段:筑基,初窥,伏虎、腾云、道固、胎成、了然、贯通、登峰、无双、负担、道隆、脱胎、霞举、不坠、 大道、莫测、斗转、劫成、升仙、大成。从筑基到劫成,师傅都有详细描述自己的感受,可劫成之后便没有了,师傅只留下了一句模棱两可得话:“天道易成,人道难修。”似乎有着无限的感慨! 根据师傅的心得以及自己所学到的内视术,自己体内四种功法,都各有所成,红鸾仙果结成的道胎鲜红赤艳,三年前便已突破霞举境界,本门的太清罡气结成的道胎轻盈透明,两年前突破脱胎之境。 焚香谷的寂灭心经所成的道胎呈紫色,一年前也到了道隆之境。纯白的般若功所成的道胎也突破了无双境界。这几年的修行,丹田内的几股真气倒也相安无事,只是他们突破后再无进展,这也是沈麟颇为困惑的事情。 他自己却不知道,道法同修为修道之人大忌,不同道法,真气修炼的法门不一,真气运行路线也不一样,极易走火入魔。 他能同修四种道法,得益于自身的仙人体,还有红鸾仙果在体内的强势力量,压制着其他几门真气各行其道,所以才相安无事,如同一位受尊敬的老大带着几个小弟,彼此才能和睦相处。 却不知日后四种真气到最后势力均等之时,是何等的闹腾,差点量成大祸。第三类道经为玄学类,包括了奇门遁甲、八卦易理、符咒神言等玄妙法门。 然而由于这类道法太过玄奥精深,真正能习会的少只有少,却有不少招摇撞骗之徒借此蒙骗无知百姓,因此被道教主流斥为旁门左道。沈麟天资聪颖,特别喜好八卦易理、奇门遁甲,对符咒神言也有涉猎,却并没有认真钻研,最后一类为杂记类。 这一类包罗最广,什么大典祭拜、真人传记、神仙怪志都算在内。沈麟见其有趣,倒也看了不少。除此之外,自己看得最多的就是青云道长在火中抢出来的父亲生前用过的医箱中的那本《沈氏内经》。这本内经中记载了沈氏先祖对于各种疑难杂症的症状以及破解药方。 每当自己看见这本书,便不由得有些伤心困惑,自己的先祖救人无数,为什么会遭遇如此不幸? 若是天道公平,那前世的孽缘又结在哪里呢?千里之外,有一个美丽的姑娘,也在对月长叹,和弟弟一别十年,自己的修为已经到了了然境界,可师傅说,焚香谷门人要想入世修炼,必须达到无双境界,那时寂灭心经才能大成。 弟弟,你一定要等我!冷冷月光中,沈麟登上了苍风岭的最高处,原本以他现在的修为,驭风飞行,瞬间即到,可是自身却偏偏喜好双脚触地的感觉,于是花费了将近半个时辰。 这半个时辰内,他将十年来所有的事情想了个遍:四岁之前,一家四口,虽贫,却其乐融融。 那天夜里的惨案,父母双亡。虚弥芥子中的岁月。师傅以及一心师太的衷衷教诲。十年来修心的历程还有那难言的相思。 高处临风,别有一番意境。三面群山渐生淡淡雾霭,缥缥缈缈,风吹林木,沙沙作响,山下的河流如同一条玉带,冰面上折映着清冷的光辉,河流下游,却是另一番灯火辉煌。 沈麟知道,那就是临安城了,昔年的自己,也曾拽着父母的衣襟,逛过那里的大街小巷。近处的天青道观再也没有白天的喧闹,依稀的灯光如萤火闪耀,虽不明亮,却也璀璨。师傅真是有眼光,竟被他找到这个地方来修宗立派。 三面环山,聚集天地灵气,一条明水,却将整盘灵气带活,苍风岭则由于高高的靠背,聚拢后世之势,更绝的是立于闹市之郊,有静有动。决不用为徒子徒孙的生计发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