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新的启示 (第2/2页)
了,到底还是将手抽了回来:“有东西给你。” 很稀松平常的一句话,却叫苏眠心里咯噔一下。 她刚摸过他的戒指,还抱怨自己没有。他现在却忽然说有东西要给她? 而且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只有他俩,呆在这个远离尘世的水中央。 苏眠的心,突然就扑通扑通,加速了。 这么冰凉的夜色里,却有氤氲的热气,将她的脸笼罩。 难道他…要求婚了? 好突然啊。 眼见韩沉松开她,伸手进怀里,像是要从夹克里掏出什么东西。苏眠已经忍不住了,嘴大大地咧开。手机的灯还开着呢,韩沉望见她灿烂的笑容,倒是也笑了笑,问:“你笑什么?” 苏眠:“嘿嘿。你拿呀,拿呀。” 韩沉看她一眼,像是明白了什么,动作一顿,才从怀里缓缓掏出…一个档案袋。 苏眠:“…”韩沉将档案袋丢到她怀里,却将人搂得更紧,手指扣着她的下巴,低头看着她。那嗓音也是低沉蛊惑的:“以为我要拿什么给你?” 苏眠:“…滚蛋!”他那么聪明的人,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我不会求婚。”他却又说道。 苏眠睁大眼,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为什么?” 他任由她抗议,双臂摊开搭在椅背上,看着前方:“早求过了,你也答应了。你恢复身份后,直接领证。”说到这里,自己倒是笑了,侧眸看着她:“我缺心眼儿么,再求一次?” 苏眠扭头看着一旁:“不求就不求,稀罕!”过了一会儿,忍不住也笑了。 —— 韩沉拿给苏眠的,是一份她意想不到的资料。 原来当日许湳柏坠崖后,警方通知其在北京的家属同事,同时也对他的住所进行了搜查。韩沉在北京警局也有哥们儿,意外地发现了这份资料,今天让人带来了岚市。 其实不是许湳柏的资料。而是他的父亲、许慕华教授的一本残旧的日记。 许慕华。国内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也是苏眠曾经就读国家公安大学的教授。数日前,韩沉和苏眠回北京时,还在公安大学看到了他的档案。而根据档案记录,他在4。20案件当年,就因病逝世了。 但是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许慕华也参加了当年的七人团案件调查——这大概也是北京方面保密的内容。 直至今天,看到了这本日记。 这晚回到宿舍后,苏眠就独坐在灯下,将这本日记,详详细细地读了一遍。 “2008年10月9日,我收到公安部邀请,加入最近一系列连环杀人案调查组…” “犯罪分子极其凶残。我与我最得力的弟子一起,作出了其中几人的画像。但他们不是普通连环杀手,他们还是极有组织性和计划性的悍匪。即使有画像,也找不到他们…” 看到这里,苏眠心头一动。一方面,之前她和韩沉就怀疑,当年警方与七人团爆发血战,很可能跟许湳柏的叛变有关。现在看到其父原来在案件调查中处于这么重要的位置,更加证实了原本的猜测。另一方面,不知道许教授提到的“最得力的弟子”会不会…是她呢?而许教授描述的当年的困境,跟现在她所遇到的,如此类似。 犯罪心理,并不是万能的。他们已经有了a的详细资料;对于l和r,她甚至能描述出他们的喜好和特征。但他们太训练有素,太擅长隐匿。你知道l连喝口水都要用带着香味的手帕擦嘴又怎样,他躲起来了,你找不到他。 再往下看,苏眠却更加相信,自己当年就是许教授的弟子。因为他对几名杀手做出的画像,与她之前所做的,如出一辙。连语言和措辞都很近似。想必她当年就是受教授耳濡目染。 这让她稍稍有些感伤。 又一个陌生而熟悉的人。 又一个在案件后不久去世的人。尽管档案记录是病逝。 再往下翻,除了为她的画像,补充了一些更详尽的细节,就没有其他收获了。日记终止于2009年3月15日。也即420大案发生前一个月。当天,许教授只是记录了一下天气和自己的饮食。 但他最后写的几句话,却吸引了苏眠的注意。 “以前,国内从未出现这样团队性质的连环杀手。国外即使有,也绝不像他们这样训练有素、能力素质优秀。我之前一直想要做出每个人的精准画像,帮助专案组抓住凶手。一张、两张、三张…我已经做了十多张画像,却没抓到几个人。我最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的思路错了? 如果他们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团队,我要画的,到底是几个人?到底是谁?” —— 这晚苏眠睡得一直不太安稳。模模糊糊的脑子里,许教授日记中的话,总是反反复复地出现。隐隐感觉到有个念头就要破茧而出,但又抓不住。 结果这天天没亮,沉睡的韩沉就被这女人摇醒了。一睁眼,就看到她黑着两个眼圈,炯炯有神地望着自己。 “韩沉!我读懂许教授的话了!我有新想法!我要画的,到底是几个人?到底是谁?不是三个人,是一个人!不是他们各自的画像,而是画出这个组织的画像!” 韩沉微蹙眉头:“组织的画像?” “对!”苏眠的目光变得幽沉“还记得许湳柏的话吗?’我的人生早已结束。直至遇到他,才开始真正的燃烧’。这个组织只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一个人的灵魂。做出了组织的画像,就做出了那个人的画像…” 她顿了顿:“第四个人,s的画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