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燃烧吧长安 (第2/3页)
,来,干!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干!”高清泰和马致中端起酒杯,与陈晚荣碰了一下,一口喝干,美滋滋的亮了亮酒杯,咂吧着嘴巴,美不可言。 大事已经谈完,接下来就是等待,等着看长安夜景。众人放开了吃喝,杯来盏去,高声说笑,不亦乐乎。 太阳还没有落下去,曲江附近就**通明了,照耀如同白昼。郑宛如甚是健谈,指着曲江给陈晚荣解释起来:“等会皇上赐宴时,百戏助兴,火把游走,整个长安一片明亮,好象燃烧起来似的,因而长安又叫火城,那才叫一个壮观呢!” “是啊,不是亲眼看到,听人说都没意思。”高清泰附和一句。 陈再荣突然想到一事,问道:“郑兄,你们是从官。为什么不去参加皇上的赐宴?” 唐因隋制,国子监地生员都有品衔,国子学是从七品,太学是从八品。四门学是从九品。唐朝对教育很重视,国子监地生员享有特权,有资格参加皇上的赐宴。他们没有去,反而跑到这里来观夜景,陈再荣不能不奇怪。 斑清泰他们也想到了,一齐看着郑宛如。 司马煦笑道:“陈兄有所不知,胡兄喜爱这里地清幽雅静,我们有幸作为他地好友。不能不陪他。” 胡大可虽是波斯人,唐人并没有岐视他的想法。高清泰赞道:“郑先生,司马先生真是仗义,为了同窗之谊,宁愿不去赴宴,佩服。佩服!” 要知道皇帝赐宴是何等的荣幸,一个人一辈子有一次机会那也是祖辈修来的福气,他们居然为了胡大可不去参加,这着实让人钦佩。 胡大可眼里闪过一丝痛苦之色,一闪即隐,抱拳行礼道:位学友高情厚谊,胡大哥没齿难忘。” 陈晚荣看在眼里,心想胡大可不去参加皇上赐宴肯定另有隐情,绝不是他说地好这里的风景。连皇帝赐宴都不参加。其隐情可想而知,必是惊天动地。至于是什么隐情,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正转着心思,只听曲江边上传来惊天动的声音:“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是睿宗驾到。群臣迎驾。 陈晚荣朝曲江望去。隐隐约约中只见群臣跪了一地。睿宗在太监的引导下行走在群臣中间,来到御座前坐了下来。 “谢皇上!”群臣的谢恩声传来。想是睿宗要他们平身。 “万国使者朝天子!”洪亮的吼声传来,应是数十人一齐呐喊才有这等声势。 郑宛如眉飞色舞的解释起来:“太宗皇上北灭突厥,东征高丽,西败吐谷浑,威慑大食,拯救波斯,天可汗旨意所至,莫敢不从。吐蕃、南诏纷纷纳表称臣,实为华夏事。天竺这些极远之地派使者驻于长安,倭国来朝,在长安的使者更是多达三百多人。皇上今天赐宴,也没有忘了他们!” 这是外交上地基本礼节,没什么好吹嘘的。郑宛如之所以兴奋是感于唐太宗地莫大功业,号令万国的霸业。隐约可见几百人小心前行,跪在地上叩首,直到过了老长时间,这才起身退了出去。想必是自报家门,一个一个的报来,费时也不短。 “他们见完天子,就该去杏园赴宴了。今天赴宴的人实在是太多,曲江坐不下,皇上这才下旨在杏园赐宴给万国使者。”司马煦忙着给陈晚荣他们解释。 又过了一阵,只听群臣齐道:“谢皇上!”想必是宴会正式开始了。 郑宛如兴奋不已:“百戏马上开始,火把也要出来了。等着瞧好了喽!” 丙如他所言,曲江边上一派笙歌声传来。以曲江为头,火光飞快的向长安各处蹿去,好象火龙一样飞舞,没多久功夫整个长安到处都是火光,照耀如同白昼。 从原上望下去,整个长安陷入一片火地世界,好象在熊熊燃烧似的“火城”之名不虚传!陈晚荣感慨无已。如此奇观,要不是亲眼见到,就是最伟大的文学家写来也不能尽得其美,此行不虚!此行不虚! 久久没说话的胡大可兴致也提起来了,长声吆喝起来:“放爆竹喽!”话音一落,长安各处传来砰砰声,响成一片,好不热闹。 唐朝没有鞭炮,每到节庆时只能烧竹节来发出砰砰的响声,达到制造喜庆气氛的目的。我们现在还把鞭炮叫爆竹,就是由此得来。 陈晚荣突发奇想,要是在唐朝卖鞭炮肯定会大发。火葯不是问题,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火葯的三成份:硫磺、木炭、硝石。陈晚荣这个化工学院的高材生知道最先进地火葯配方,制造出来的火葯威力不小,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也不是问题。 正转着念头,只听城内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大唐万岁!皇上万岁!”具体有多少人在欢呼,陈晚荣不知道,至少也有几十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