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惊弓之鸟 (第6/8页)
共死,隐瞒下去只对少侠有害无益,年少丰已吐出那信物来历?” 韩仲屏冷笑道:“那年少丰更必死无疑,目前年少丰何在?” “去寻找龚不平的下落!” “他无信物,就算找到龚不平也是无用!” “少侠不知龚不平已失踪了么?”于冰正色道:“显然五行院内藏有内jianian,不然何至于有人竟知内情隐秘,先一步下手掳去龚不平,那黑袍老鬼大有可疑!” 韩仲屏骇然惊讫道:“你是说黑袍老叟也是五行院中人?” “少侠误会老朽的话了。”于冰摇首答道:“五行院潜伏内jianian系黑袍老叟眼线,黑袍老人逼令我们绘出五行院确址图形不过是障人眼目之计罢了,倘凤郡主疑心少侠生心背叛,诬指少侠就是黑袍老鬼的眼线,梁丘院主的性情少侠是知之甚深的,为了平息群愤,即是爱徒也不得不诛之以法。” 韩仲屏不禁机伶伶打一寒噤,面色大变道:“家师真能下此毒手么?” 于冰道:“老朽相随院主多年,怎么不知,少侠只当院主仅有你这一名心爱弟子么?” “怎么?”韩仲屏诧道:“在下尚有师兄么?” “有三位!” “现在何处?” “骨已成灰,无迹可寻!” “他们是如何死的?” “少侠不要多问,稍加思考老朽话中含意不言而知。” 韩仲屏骇然失色道:“难道是家师赐死的?于堂主可否请详细见告?” “少侠最好不要问。”于冰面色一沉,厉声道:“当作没有听过这回事就是,否则稍-露风声,为院主知情,不但少侠有非常之祸,即使老朽也将性命不保!” 韩仲屏从未见过于冰对他如此疾言厉色过,知此事隐秘严重,不禁又机伶伶打了一个寒噤。 只见于冰长叹一声道:“幸亏老朽在凤郡主面前苦苦哀求,才使凤郡主回心转意,飞讯狄院主暂不把少侠掠攫年少丰信物之事不告知令师,否则令师必深信不疑少侠生心离叛,杀身之祸害不旋踵而至。” 韩仲屏胆寒心惊道:“这如何可能?” 于冰冷笑道:“有什么不可能,老朽久已熟知信物来历,梁丘院主与年少丰先人乃刎颈之交,一次梁丘院主约斗江湖凶煞,不幸中伏,致遭围袭身负重伤垂危,得年少丰先人救助背负冲出重围,令师得以活命就是那位神医之赐!” “年少丰先人可是与神医大有渊源?” “有无渊源,老朽就不清楚了。”于冰答道:“但年少丰先人身怀三枚信物,为了令师用去一枚,后数年,一个深夜年少丰先人身罹绝毒暗器逃回五行院,已然无救,临终前托孤与梁丘院主,并取出两枚信物分赠梁丘院主与年少丰。”语声略略一顿又道:“此乃前情不提,闻听那位神医乃世外高人,隐逸林泉从不过问武林之事,身怀旷绝奇学,胸罗渊博,令师曾有意拜在他门下,却为他婉拒,试想…” “试想什么?” “令师闻及少侠意欲杀害年少丰,将信物攫为已有,令师的想法将是如何?” 韩仲屏闻言面色大变。 于冰接道:“所以,老朽也坚信少侠另有图谋!” 韩仲屏叹息一声道:“不瞒于堂主,人生短暂,莫不是为名利所牵,在下并无他意,只欲藉机亲近,或蒙那神医垂爱,传授绝学武功扬名武林而已。” 于冰冷冷一笑道:“少侠认为令师就断了这念头么?数十年来明查暗访,却无法侦出神医隐迹之处。” 韩仲屏诧道:“家师不会利用那枚信物么?” “谈何容易,龚不平不过是联络人罢了,辗转接引,也许龚不平从未见过神医其人,因此投鼠忌器,恐弄巧成拙。”于冰说此又道:“少侠请永别提此事,慎言慎行,以免招惹杀身之祸,今晚那黑袍老人定会侵入此庵搜觅你我,老朽坚信郡主自有退兵之策。”说着举杯相敬。 邻室两人突悄然掠出屋外,掠入一座长草侵膝的废园中,清朗月色映照之下,正是那叶一苇与一身着长袍老叟。 叶一苇含笑道:“老人家,你也听清楚了,目前合丰吉糕饼店不是安居之地,请暂避地为良!” 这老人正是龚不平,只见他深深望了叶一苇一眼,颔首微笑道:“小友,老朽年逾古稀,并不畏死,多承相救,有生之年当有以报德…” 叶一苇急道:“老人家休说报德之言,救危扶困乃理所应为。” 龚不平摇掌微笑道:“小友,老朽应允不回合丰吉糕饼店,-七日之内绝不会离开夏口,老朽决心查明侵袭老朽的凶邪是何来历,所以七日之内老朽极愿与小友再见一面!” 叶一苇道:“请老人家指定时处,在下准时赶来恭聆教诲!” 龚不平似颇称许,点了点头道:“这七日期中老朽每日正午在鹦鹉洲上望月亭内等侯小友。”说时在怀中取出一只血玉葫芦。 那葫芦小巧玲珑,镌琢精巧,细如拇指,色泽晶莹,宛如羊脂,却带有淡淡胭脂霞彩,极为悦目,悬有一串丝练。 龚不平将葫芦递向叶一苇,道:“老朽身上别无长物,聊以奉赠,望珍藏于怀,日后或能给小友莫大助益。”言毕振臂如鸟掠去,转瞬身影如豆,渐消失在迷蒙月色中… 蓦地—— 天际遥处风送入耳一声嘶裂长啸,回荡在如水宁静夜空中,啸音宛如狼嗥,令人不寒而。 叶一苇仰首眺望了星宿一眼,知三更将残,那黑袍老叟必会再度前来搜觅韩仲屏于冰,啸声定系他所发,暗道:“卫前辈智比诸葛,料事如神,虽此人来历如谜,但知其与梁丘皇有强仇宿怨,有此人在可与梁丘皇莫大的无形威胁。” 只见郊野人影纷纷如豆,疾行如风,掠至近处,果见为首者正是那面目难辨的黑袍老叟。 老叟倏的身形停住,暗黑中突掠出一人躬身禀道:“那两人迄未发现,似未离开夏口。” “老夫知道,-老夫尚须打草惊蛇,如料测不错,两人必藏身在尼庵内。”手掌一挥,随来诸人纷纷隐去,仅五人随定黑袍老叟疾腾而超扑向夏口。 这时,叶一苇却比他们先一步由捷径回五尼庵。 片刻,尼庵佛殿外先后落定四条身形,庵内一无灯火,沉寂如水。 忽闻殿外传来苍老女声道:“老尼一向闭门自守,从不问武林之事,四位施主为何夜闯小庵?” 黑袍老叟道:“深夜打扰,深感歉疚,-为事所逼,身不由主,望予见谅,老朽来此是为了一双江湖宵小而来。” “请问施主,一双宵小关贫尼何事?” “老朽追踪一双宵小至宝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