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尾声 (第1/1页)
尾声 又过了二十年—— 世居京城的赵家以经营布庄为业,三代单传,到了这一代,唯一的儿子已经七岁,却不曾开口说过半句话,甚至出生时,也不像其他婴孩那般哇哇大哭,请过不少大夫,都诊断不出原因,让夫妻俩忧心忡忡。 “景玉,我可怜的孩子…”赵母含泪望着长相俊秀的独子,年纪虽小,个性却十分沉稳,不但能专心凝听教书先生上课,还会认真习字,完全不用别人cao心,不过她宁可孩子不是哑巴,会叫爹娘。 见母亲潸然泪下,景玉用袖口为她擦拭,让赵母更回自责和难过。 “娘对不起你…”是她害得孩子一出生就带着残缺。 景玉望着伤心的母亲,有些内疚,于是牵起她的手,母子俩一同步出寝房,来到外头的院子,接着举起左手,指着一墙之隔的周家。 不是他不想说话,而是时辰未到。 这是自己许下的承诺。 即便喝下孟婆汤,也无法令他忘怀。 “你是在说周家吗?”赵母猜测着他的意思,想到隔壁周家世世代代都从事米粮买卖,两家的交情也颇为深厚。 “自从周夫人确定有了身孕,你这孩子就成天往隔壁跑,是希望有个伴可以陪你玩吗?只怪娘的肚子不争气,这么多年来,无法再帮你生个弟弟或meimei,让你一个人这么寂寞…” 话未说完,就有婢女前来通报。 “夫人,隔壁的周夫人已经生了…” 赵母不禁讶然“这么快?不是说还要等个两、三天才会临盆吗?” “听说昨天傍晚就开始阵痛了,今早天还没这,就顺利生下了个女儿。”婢女把大致的经过说完。 “只要母女平安就好…景玉…你要上哪儿去?景玉…”她边唤了几声,儿子的身影却愈跑愈远,脚步更不曾停歇。 婢女笑着点醒主子“少爷一定是上周家去了。” “不过这时候过去会不会打扰到人家?”说着,赵母连忙跟在儿子身后“我去把他带回来…” 于是,当赵母也来到周家,门房见到是隔壁的赵夫人,便立刻开门。 “景玉少爷刚进去。”对于这个常到府里来走动的隔壁小少爷,周家上下都很喜欢,也很心疼他的遭遇。 “这孩子真是性急…”她一面摇头笑叹,一面跟着周家的婢女来到周夫人的寝房,就先听到婴孩的哭声。 只见周母抱着襁褓中的女儿,不住地安抚着“不哭、不哭…” “景玉…”跟着婢女进房的赵母,连忙要将儿子带走“要看小娃儿,明天再过来,别吵她睡觉…” 景玉还是站在床头,两眼直盯着女婴,不肯离开。 “景玉很乖,一点都不吵,倒是我这个女儿哭个不停,怎么哄都没用,明明已经喂过奶了,不像是肚子饿…”周母初为人母,实在有些手忙脚乱“真不知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病了?” “先别慌,让我瞧瞧。”于是,赵母往床沿一坐,两手小心地接过不断啼哭的女婴“好乖好乖…不哭了…” 看着被母亲抱在怀中,皱着小脸蛋的女婴,景玉怯怯地伸出一只手指,轻轻抚着她红通通的面颊。 “来世开口第一句话,便是唤你的名,这是我对你的承诺…” 他蠕动嘴唇,努力发出声音“明…明…” 一旁的赵母不禁又惊又喜,跟着泪流满面“我的儿子…不是哑巴,他会说话了,他开口说话了…” “明…明月…”因为不曾开口说过话,有些吃力,景玉必须用力才能发出声音“明月…” 而原本哭个不停的女婴听到他的叫唤,仿佛知晓声音的主人是谁,哭声渐渐地止住,最后安心地睡着了。 “不哭了?”周母有些不可思议地望着女儿的睡脸,嘴角微扬,似乎很开心,不禁笑叹道:“看来这两个孩子很有缘。” 赵母点头附和“你说得没错。” 两位母亲相视一笑,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 “明月…”景玉凝视着小小的可爱的睡脸,舍不得移开,在心中发誓,这一世轮到自己给她幸福。 “我一定会找到你…”“我会等你…”“就算菩萨不让咱们在一起,我也会找到你…”“就算不是我,也希望那个人比我更爱你,能给你幸福…” “下辈子我会娶你为妻,给你一个家,再生几个孩子…” “就这么说定了…” “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这不是为了使命,而是因为…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