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二 (第2/2页)
留下的痕迹微乎其微,英俊依旧,并不比皇族的年轻子弟逊色分毫,他的神态沉和,自有一种威严,远胜他人。 睿定的声音微微带了丝哀求:“若连陛下都不信儿臣,那天下人都不会信儿臣了。” 皇帝看着他,目光深邃,叫人猜不透他的想法,他缓声道:“凡事面面俱到,礼与下士,让有野心的人聚集到身边,甚至让有心人对你怀有期待的人——正是你自己。” “可儿臣已经做出证明——儿臣娶妻了。”睿定望着他的父亲,面满诚恳。 皇帝不置可否,过了许久怅然道:“你还年轻,年轻时做傻事总是少不了的。可是以后很快就会发现,想要通过傻事达到目标,简直是梦幻一场。” 子虞听到这里已经不愿再听下去,她猜想自己的面色一定很差,所以杨公公立刻带她离开。走出殿外,她深深吸了口气,目光冷淡地看着他,问了一个很久以前就想问的问题:“我哥哥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你甘愿冒此大险?”如果被人发现,她会怎样不得而知,而他必死无疑。 杨公公对她的提问并不意外,毫不犹豫地答道:“罗郎将对我有救命之恩。” 这个理由没有说服子虞,可是她以后有机会向罗云翦印证,她又问第二个问题:“让我知道这些,你的用意是什么?” 杨公公抬头直视她,言辞恳切:“娘娘曾不愿听从罗郎将的安排,入主后宫。而是选了一条捷径,想摆脱这个宫廷…” “你只是让我看到结果,”子虞冷笑着接口“我以为的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做任何取巧的事都要付出代价…你让我看到,我付出的代价——非但没有摆脱这个宫廷,反而还落入其中的漩涡。” 杨公公低下头:“娘娘睿智。” 子虞看着他谦卑的姿态,眼里露出疑惑,可她再也没有精力去猜测其中的意思。她已经花了整整一日揣摩他人,最后这一点精力,她想留给她的丈夫——晋王。 睿定来接她时,暮色已降,宦官们提灯为他们引路出宫。 子虞默不作声,睿定见她一脸疲惫,温和地握住她的手,又察觉到她出了冷汗,眉头微挑,问道:“让你等久了,是不是着了风寒,要不要让太医看一看?” 子虞见他满面关切,心下也是一动,淡然道:“没事,只是今日的事多,回去休息一下就好了。” “宫里规矩多,”睿定握紧她的手“以后就会习惯。” 子虞笑了笑,对这话似乎并不上心。睿定看看她面色,问道:“是今天玉城的事让你闷闷不乐?” “没有,”子虞道“玉城公主还是个被宠坏的孩子,我怎么会和她置气。” 睿定点头,缓缓道:“除了已嫁的玉衡,宫中就只有玉城一个待嫁的公主,难免娇宠了一些。” “公主让我想起了meimei文嫣,她也是个娇气的孩子。”子虞抿唇一笑道。 “哦?”睿定温和地凝视她,想起她极少提起以前。 子虞笑道:“以前在家的时候,文嫣年纪最小,夫人特别喜爱她,就连我娘,对她也格外好。每年春季,娘亲就要蒸花糕,一房一笼。文嫣最喜欢吃这个糕点,吃完了自己的,还要来抢我的…我那时候总不服气,和她争吵不休。夫人和娘亲知道了,却总偏帮她…” 睿定静静地听她说,唇角勾起,笑道:“难道你就没有一次抢过她吗?” “只有一次,”子虞回思道“那天我生气出走,从石上摔下来,磕了一嘴的血,夫人和娘亲都吓坏了。文嫣也不来和我争了…可是那时候,我躺在床上静养了一个月,听大夫的吩咐也不能随便进食——抢来了也不能吃,要知道代价这么惨重,我就不和她争了。” 睿定笑容敛去,听完后沉吟不语,过了半刻,容色稍稍和缓:“想不到你小时候的性子会是这么激烈。” 子虞的睫毛颤了一下,垂首说:“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笑。其实我并不是那么喜欢吃花糕,只是不服气好的东西都给文嫣占了,才会那么做。” 睿定握住她的手稍稍一紧,他却无所察觉,转头笑问:“如果是喜欢的呢?还会抢吗?” 子虞道:“不会了。人家不是说‘万般皆是命’,不是命里注定的,抢来了也不会属于自己。” 睿定忽然脚步一停,前方引路的宦官还未发觉,走了几步便和他们拉开了距离。 子虞黑暗中瞧不清他的面色,只觉得他的目光灼灼地定在她的脸上,她对他露出秀丽的笑容。 他轻轻叹了一声,沉声道:“那大概是你还没有遇到更珍贵的东西。” 前头提灯的宦官回头张望了一眼,神色恭谨地等待两人。睿定牵着她继续走,神色平静,体贴地说道:“看你,怎么又出汗了,回去要让大夫好好看一看。” 子虞心知他已结束了刚才的谈论。忽然地,从心底深处涌上一股倦意,幸好夜色深重,无人得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