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鱼骨 (第2/3页)
” “那你怎么没那样做呢?” “开花袄年纪太大,不是养孩子的年龄了。别的男人呢,有媳妇的有媳妇,没媳妇的都盯着花姑娘看,我也不能做损人的事。” 旗旗大婶说的时候毫无怨恨之情。我想那是痛苦埋得太深,就把它看得平淡了。 旗旗送来了晚饭。旗旗大婶分一半给我,然后就顾自坐在冰堆上,围着火盆吃起来。 这一宿我们都要守在江面上。一般的渔汛期,要接连几天不合眼。每隔半小时就要起一次网,那种紧张感和幸福感,就像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一个小时过去后,旗旗大婶打算起第一片网了。起网前,她先让旗旗远远地走开。因为旗旗的外号叫“猫咪”镇里的人都忌讳捕鱼时带上这样的孩子。 “旗旗,你先到江岸上玩一会儿。” “江岸上有什么好玩的?我要看起网。” “你到那里拿两根树枝来。” “拿树枝做什么呢?” “起网用。” “起网要用树枝呀?”旗旗惊叫了一声,就欢呼着去拿树枝了。旗旗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赶上捕鱼。 旗旗大婶冲我笑笑,把棉巴掌脱掉,抽出冰眼中的木杆,然后解下网头。借着火盆的猩红的火苗,我见旗旗大婶的脸紫红得像鸡冠花。 “这网头很轻,好像是…”旗旗大婶顾自说着,蹲在冰眼前熟练地拽起网来。 银白的鱼网从黑沉沉的江水中被提出来了。一出水面,它们就变成了一块大花布。网上有的地方恰恰被火光照着,就成了一片霞光;有的地方隐在夜色中,就变成了灰蓝。旗旗大婶沉默着,我沉默着,寒风也冷峭地沉默着,只有火盆热烈地响着,那些贪婪的火舌活跃地添着夜色。 整片网起出来了,没有一条鱼。旗旗大婶一屁股坐在冰上,阴郁地抽起烟来。旗旗大婶抽烟抽得很凶。 “你骗我!”旗旗看到网已经起出来了,就把两根树枝扔在江上,哭着跑了。 “旗旗,回来!”我起身去撵。 “别管她,让她跑吧。这只小猫咪,在这会把鱼吓跑的。” 旗旗大婶掐灭了烟,又把网抖搂着下到江里。我担心着旗旗,便起身去寻。 开花袄佝偻着背,正被旗旗驱使着起网。旗旗见了我,竟理都不理,那神情,分明是说我和旗旗大婶合伙骗了她。 “旗旗,要逮不着大的,你可有个啥看头?”开花袄说她。 “逮条小鱼也行,这不着也行!”旗旗带着哭腔执拗地说。 结果,这一网比旗旗大婶要幸运一些,有一条筷子般长的狗鱼撞上了网。漠那小镇的人戏称狗鱼是穿花裙子的,因为它的身上全是斑斓的花纹。 “我有了一条穿花裙子的鱼了!”旗旗提着鱼,在江面上跑着,呼喊着。 开花袄今年八十岁了,年轻时一直是淘金汉。解放后,他在合作社里喂牲口,闲时出去打鱼,是远近闻名的捕鱼能手。人们说他的金子多得可以再建一个漠那小镇。从六十岁开始,一听说没儿没女的老太婆没人要了,他就把她背回家。这样,一共背了七个老太婆,他为她们送了终,然后把她们埋葬在一片坟地上,竖起木碑。我倒觉得开花袄有些侠义之举。 开花袄见了我,就问城里的女人都像我这样单薄么。我摇摇头,他就笑着说: “漠那小镇的女人才叫女人。” “你是说她们胖,是吧?” “不光是胖。”开花袄诡秘地笑了。夜色中他的笑声显得很凄厉,有点像猫头鹰叫。 “听说你的金子足足可以再建个漠那小镇。” “那是鬼话,我有什么金子。” “可你给七个老太婆送了终。” “只要我有口气,没人要的老太婆我仍要去背。” “你背她们有什么用呢?” “女人不能孤零零地一个人死。”开花袄坐在江上,捅了捅火盆。火盆腾起一束璀璨的火星,烟花似的闪耀。 “是女人把我带到这世上的,不能亏待了她们。” 旗旗展览够了那条狗鱼,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开花袄跟我们说,这条江现在没开怀,旗旗大婶的判断错了。 “旗旗大婶是最精明的人,怎么会说错呢?” “我熟悉这条江就像熟悉女人一样,这不是渔汛。” “可那堆鱼骨怎么说呢?” “那鱼骨是鲜的不错,可那不是这条江的。” “你怎么知道?” “我说了,熟悉这条江我就跟熟悉女人一样。”开花袄说。 “那你为什么还要守在这里?” “因为这是我最后一次守江了。” 开花袄说得够庄严的。我不知道他这一辈子守过多少次江了,但我想他每次的守江历史一定是辉煌的。 我走上江岸,把皮袄裹紧,站在黑沉沉的柳毛丛中。此时的漠那小镇,在风雪中静静地沉睡了。镇子中听不见狗吠,所有的房屋都融在蒙蒙的夜色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这条冰封的大江,却渔火点点,人影绰绰,全然一幅原始村落的平和的生活图画。 旗旗大婶起了三片网,都空,她忽然怀疑起那一堆鱼骨来。旗旗终究还是孩子,现在早就跟旗旗大婶说个不休了。旗旗大婶让她回家睡觉,她说什么也不肯。她说她长这么大了,还没有得着像我这块这么漂亮的鱼骨。 后半夜是最难捱的时光。寒冷、饥饿、疲乏同时袭来。我觉得双腿已经冻得麻木不堪,真想带着旗旗回镇子了。夜空中的繁星好像高我们这般的近,又那般的远。 开花袄喝了一瓶白酒,坐在江上对着火盆唱起沙哑的歌子。歌词大意是讲一个女人思夫的情绪。那歌子虽然很低沉,但却饱含着一种深沉的韵味。旗旗便又跟我说: “开花袄爷爷不光爱睡女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