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谁知快意举世无三之下 (第1/3页)
第二十九章 谁知快意举世无(三之下 七月二十日的清晨。 鼓城。 慕容谦勒马停在路边,望着身旁大道上一队队悄无声息地列队东行的骑兵,又 看了一眼与他的参军裨将们一道紧跟在他身后的刘延庆,心里面不由得又是一阵犹 疑。他应唐康之邀东下牵制韩宝,本就是为大局计迫不得已之举,他幕府中的诸参 军、书记官大都十分反对,众人皆以韩宝锋芒正盛,而武骑军如同绣花枕头,慕容 谦鹰下能战之兵实际不过数千,此时东下,无异于替唐康、李浩做替死鬼—而中 路的局势如何,并非他们的责任。但是慕容谦深知冀州、永静军之重要,仍然力排 众议,毅然率军倾巢而来。依慕容谦原定的计划,他到达鼓城之后,若是束鹿辽军 有可趁之机,他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束鹿之敌,然后大张旗鼓,使韩宝难 断虚实,不敢轻举妄动,再慢慢与之周旋。 不料阴差阳错,半路之上,他才知道不瞻己与刘法主动出兵—这实是大出慕 容谦意料,在武骑军诸将中,他虽高看不瞻一眼,却也未想到他有如此胆识。况且 从他此前掌握的情报,王瞻与刘法的关系并不算好,更不想二人竟能如此齐心协 力。但这个变故,虽然几乎可以肯定要打乱慕容谦的计划,他却并没有半点责怪之 意。在慕容谦看来,这也算是一件好事—他的部将要是全都呆头呆脑,非要他下 令做什么才去做什么,一点应变都不懂,那就是他们一点差错都不出,慕容谦也要 头疼。 这不过是运气欠佳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 因此,虽然韩宝的大军竟比他更早抵达束鹿,慕容谦依然觉得他尚可随机应 变。然而,慕容谦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的大军刚到鼓瀚,刘法与刘延庆又给他出 了这么一个大难题。 刘延庆言辞虽然恭顺,可改变不了事实的本质。 刘法与刘延庆要将他卷入一场他完全不了解的战斗。 他才是这个战场上的主帅,理所应当,该由他来掌握所有的信息,控制战场的 局势与走向。而如今的局面,却是几乎所有的情况,都是由刘延庆转叙给他的。他 还没得及亲眼看见过一个辽军,也没有亲自踩遍战场的每一条的河流、村庄、树 林一刘延庆与刘法便将这样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战机摆在他面前。 倘若理军确实不知道他的侄叮来,倘若刘延庆与刘法的计策成功,能一举歼灭辽 军五千精骑,这将是能改变战争局势的一仗。 慕容谦也曾派出过不少探马侦察深州的辽军,他深知五千宫!骑军的覆灭,对 辽军绝不仅仅只是心理上的沉重打击,若能成功,虽然仍旧是敌众我寡之势,但韩 宝休说南下冀州,既使堂堂正正交战,慕容谦也有足够的信心可以不输给韩宝。 然而,刚到鼓城的慕容谦,便如同一个瞎子、聋子。他所见、所闻,都是刘延 庆与刘法描绘给他的。若然刘延庆与刘法的判断稍有偏差,后果亦可能截然不同。 所以,他要选择的,实际上是信任亦或不信任此二人。 对为将者来说,这其实算是家常便饭。故此相人之术,亦为许多将领所重视。 他们常常要在战机与陷阱之中做判断,不得不赌博式的相信或者莫名其妙的怀疑许 多他们完全不了解的人所提供的情报—而且通常这种情况下,都不会留给他们多 少时间去从容决断。 未到鼓城之前,不瞻便已经在公文中说了刘延庆不少好话:到鼓城之后短短的 时间里,不瞻只要一有机会,便不忘替刘延庆美言。而刘延庆的诸多事迹,慕容谦 更是早有耳闻,毕竟那是天子亲诏褒奖的忠勇之将。而且,毋须他人多言,对于王 瞻能与刘法同心协力主动出兵,慕容谦心里也明白这多半是刘延庆之功。刘延庆明 明官衔高于刘法,却甘于替刘法做送信这种差使,币计慕容谦平添好感—刘法的 那点心眼自然瞒不过他慕容谦,自古以来,军权专一,这事固然亦不尸深怪,但难 得的却是刘延庆甘愿接受而无半句怨言。而在亲眼见着刘延庆后,慕容谦幕府中一 个素以相术出名的参军又私下里对他称刘延庆后背平阔丰满,背脊有骨隆然似伏 龟,乃是相书中的官运亨通之相—这无疑也算是一个好消息。慕容谦自己亦从刘 延庆的言谈举止中,感觉到此人尚属谨慎小G。绝非那种徒好大言的犬趁2至于刘 法,慕容谦早在益州平叛之时,就已听过他不少的好话了,称得上是西军中一位颇 有令誉的后起之秀。 这样的两名将领,应当是值得给予一些信任的。 因此,慕容谦在与众将商议之后,最终还是决定,不能放弃这次战机,连夜便 遣人给刘法ig去回信,约定次日依计行事。 为了谨慎起见,慕容谦又兵分两路,让武骑军都指挥使荆岳率六千武骑军,衔 枚摘铃、僵旗息鼓,绕道疾行,插到刘法的东边,一旦刘法伏兵尽起,荆岳便率军 夺了辽军的营寨,既可扰乱辽军军心,同时还可防范辽军另有他计。倘若韩宝闻讯 来救,荆岳只要挡得一时三刻,慕容谦便能集中精兵,先歼灭突前的五千辽军,便 可与荆岳合兵一处,击退韩宝。 这番部署,再配合刘延庆与刘法所献之策,纵不能称天衣无缝,亦算得上十分 周密。慕容谦思前虑后,也找不出什么毛病来,就算是韩宝有何诡命巴‘他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