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杖门生_第六章恶枭惨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恶枭惨败 (第3/5页)

嫂、左婷、侍女、老苍头、老仆妇。

    雷少堡主一惊,心中一跳。

    甘姑娘突然弃剑,拜倒在地,娇喘着叫:“两位老前辈天恩,晚辈叩谢昔年救命大德。”

    左婷却尖叫:“是她,她刺了印哥一剑,迫杀不休,她…”

    甘姑娘大哭道:“老天爷,果然是印大哥,我…我该死。天哪!我百死莫赎…”

    池大嫂上前扶起她,点头道:“哦!你是千手灵官的孙女?六年不见,你长成了。那次印-救了你,你不认识他?”

    “晚辈该死,不该听信公孙和的话,加以夜色朦胧,晚辈…晚辈该死,我…”

    “过去的不提也罢,见到印-么?”

    “他…他…”

    “他落在虎牙双煞手中。老身被早年一位恶妇所引走,这时方能赶来,虎牙双煞呢?”

    雷少堡主冷冷地说:“在下已砍下他们的头了。”

    “你是…”

    “在下雷奇峰,绰号毒剑。”

    酒狂怪眼一翻,向雷少堡主走去,怪笑道:“你好像认识老夫,仍敢如此狂妄?”

    “哼!你们这些老一辈的人,都该进棺材了。长江后狼催前狼,世上新人换旧人;你们为何不早些退出江湖,也让年轻人出人头地?”

    “你要出人头地么?”

    “当然。”

    “你能打倒老夫,便可出人头地了。”

    雷少堡主徐徐举剑,傲然地说:“酒狂的名头,吓不倒在下雷奇峰,在下正要找你们这些老而不死的高手名宿…”

    话未完,酒雨光临。

    雷少堡主一剑振出,想迫散喷来的酒雨。

    “叮叮叮叮…”酒珠击打在剑上,声如金铁清鸣,剑气迸发,但仍有酒珠排空直入。

    “哎…哎…”雷少堡主掩面惊叫,骇然飞退丈外。

    酒狂举步逼进,怪笑道:“哈哈!再给你一口酒洗洗脸…”

    雷少堡主扭头狂奔,奔出十余步扭头厉叫:“老不死,咱们后会有期。”

    “哈哈哈哈…好走,不送了,哈哈…”六名青衣剑士,跟在雷少堡主身后狂奔。

    甘姑娘拖过俘虏,垂泪道:“这人是虎牙双煞的爪牙,他知道印大哥的…的…天!

    我…我不要活了,我…”

    俘虏将所知的事一一说了,最后哀叫道:“小的只是一个听候使唤的人,这件事与小的无关,饶命!饶命…”

    左婷已哭倒在地,声如中箭哀猿。

    酒狂沉思片刻,说:“你们都不要哭,印-水性高明,池塘怎淹得死他?你们哭什么?”

    左婷哀叫道:“老爷子,印哥受伤甚重,两名高手一同拖住了他,他水性再高明也是枉然…”

    酒狂屈指一算,摇头道:“不对,他对金创医术根底深厚,按理,他的创伤该已无妨。”

    池大嫂苦笑道:“如果创伤无妨,他为何不早些脱身?这样吧,到他落水处看看便知结果了,但愿打捞起来的尸体不是他。”

    酒狂怪叫道:“都是那老虔婆可恶,用她那该死的两头金鹰,把咱们引出十里外,不然也许可以赶上。我要去搜她出来,看她在此地搞什么鬼。”

    池大嫂叫道:“少发酒疯了,快去大湖找找看。”

    众人押了俘虏,扑奔印-落水的大湖。

    追魂使者到附近找来了十余名村夫,请他们下水打捞,村夫们却直摇头,说:“大爷,这是本地有名的鱼口湖,深不可测,水从黄盖湖潜流抵此,水力奇猛。这一面是湖水地底出口,据说是潜流三十里从陆溪口入江,下面有巨大的涡流,吸入便万无生理,怎能打捞?”

    “在下出一百两银子,请诸位试试。”追魂使者不死心地说。

    村夫直摇头,苦笑道:“如果不在此地,我们即使没有银子也要下去打捞,义不容辞。

    但此地却不敢冒险,碰上水怪老命难保,陷入水口同样没命。”

    最后说好说歹,找来了两具渔网,用巨绳沉石拖捞。岂知网一下水,便再也拖不起来了,最后绷断巨绳了事,人没捞上,倒赔了两具鱼网。

    众人凄凄惶惶离开了鱼口湖,心灰意冷。

    两位姑娘痛不欲生,两位老人家也感到心中酸苦。

    万般无奈,众人扑奔嘉鱼城。酒狂心情沉重,不再有兴趣去搜寻养有一双金鹰的老虔婆了。

    印-水性高明,创口无妨,而且早有准备,鱼口湖虽凶险莫测,但要不了他的命。

    他乘虎牙双煞众恶贼两面应敌的好机,出其不意突起发难,双肘一分,凶猛地撞在挟着他的两名恶贼胸胁要害,顺手拉着两贼滚落水中。

    他是双脚先行入水,突感双足受到无穷吸力向下拖拉,便知遇上了可怕的涡流,赶忙定下神,双手将两贼向下按,提气轻身借力上浮,向侧一窜,便滑抵岸壁,十指用劲扣入尚算坚硬的湖壁,平浮在水面贴壁藏身。

    不久,上面人声寂然。

    他爬上岸来,心中暗叫侥幸,乘晓色朦胧向原路退走,料想这些恶贼们,决不敢重回玄天大帝庙自找麻烦。

    他却不知,麻烦在等候着他。

    黎明时分,他到了一座小山脚下,小径绕山而过,突听前面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心中一动,赶忙向路旁一伏,隐起身形。

    不久,一队民壮大踏步而至,共有三十六人,分为三小队,每队十二人,每队前后相距各十五六步,前面有两名开路,中有四人控制两翼,后面两人断后,每小队有八名箭刀手,四柄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