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第2/3页)
尼犹太教堂里的骄傲而忧伤的圣坛变成的劈柴,我丈夫装做不言而喻的样子。 记得有一次我爸爸的犹太贸易伙伴来到我们家,我爸爸原来是很喜欢他的,可是他却对我说,让我告诉那犹太人我爸已经走了,可我却对犹太人说我爸在家。我妈便出·来,一开门便对那犹太来访者说我爸不在家,出门做生意去了从我和我丈夫开始到犹太墓地走动的那时候起我便已经爱上了这个犹太墓地,有时甚至我一个人也跨过铁栅栏到里面去,坐在已经倒下、扎在地里的墓碑上,环顾四周,又从一块墓碑走向一块墓碑。有时候我不得不跪下来以便能从墓碑上看清楚是谁躺在下面。从那些仍然竖着的墓碑上我读出了所有美丽姑娘的名字,不禁感到一阵忧伤,因为犹太人作为一个民族已被驱散,这对胜利者来说还觉得不够,他们又从驱散之中把他们收容起来,从整个欧洲把他们运进集中营、煤气室。我怎么也琢磨不透,为什么德国人、尤其是捷克人为什么仍旧那么仇视犹太人,为什么我仍然能听到说希特勒杀他们杀得还少了,应该把他们都杀光。我坐在一簇黑丁香丛下面,坟地上方不断开来通向下面一个火车站的列车,蒸汽一直喷到下面我这地方,整个墓地被笼罩在火车头冒出的滚滚浓雾之下。 我一个个地重复念叨那些犹太姑娘的名字:莱阿、密丽扬、莉芙克、恰维、西剑莱、戈尔玳、姆丝卡特、列贝莱、瑞赫莱、昆德尔、布露麦奈、黛尔赛、芮特。所有这些名字在我听来就跟以下这些名字差不多:杰克夫、马列克、艾莉阿丝、恰耶、杰芙达、门德尔、卡德尔、扎钦德、苏丝钦玳、施马耶、麦娜切姆、阿谢尔、桑德、玛纳赛。实际上这都是些走了样的德文名字,我却觉得这些名字的这块墓地比所有其他墓地更亲近,这些墓碑对我来说如此亲切。因为谁也不去管它,谁也不来换换水和花,这块利本尼墓地是如此荒凉,就像有一段时间的我一样孤苦伶仃,也像我爸爸一样孤独。实际上我们对犹太人所作的恶已经遭到回报,我们也跟犹太人一样被迁走,我们也跟犹太人一样挨了揍和遭到羞辱。为什么?大概我们所有的德国人也包括我爸爸、莉莎和乌利叔叔,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我们都不得不承受这个报应,我们也已经得到了这报应。就像在集中营门前发生的事情那样。我丈夫说连这个犹太墓地也会被毁掉,说已经开始在拆除围墙、拉·巴拉马小酒店和旧货店,已经开始在铲除那座我还从来没上去过的漂亮小山冈,在巴尔莫夫卡街对面,那里有一块像桌面一样平的地方作为排球场用,我常常看到那排球飞到小山冈上方,然后落下来一直滚到铁轨那儿。连这个小山冈也要被挖掘机和刮土机削掉,说所有这些挖出来的土和石头都要用大卡车运到离这不远的地方,山坡下的犹太墓地上去,因为这个墓地说是什么用处也没有,填平之后可以多出一块平面,将来用来建造一个观赏用的果园和小公园,让劳动人民能在工作之余坐到这里的小长凳上休息休息。而我最初还以为这个坟地上的这些墓碑将被虔诚地挖出来迁到另一个地方去呢,可是我丈夫对我说,犹太区无权销毁自己的墓地,因为埋了犹太人的地方,谁也不许碰一下这泥土,于是村政府、民族委员会决定用土将它原封不动地填盖起来。 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像我看到我丈夫用斧子在犹太教堂里乱砍圣坛和窗框,把个犹太王冠、大卫国王的王冠拿回家来一样。谁也不去保护这个王冠,因为犹太人直到今天也是无力自卫的。他们甚至默默地品尝着这些基督教徒们如何对待他们、如何对待他们的教堂、坟墓、墓碑残块的滋味。就这样我独自一人第一次地去看了犹太人墓地,我在这些石碑间走着,细读了那些不是用希伯来文刻写的碑文。我还感到惊讶难解的是,德国人为什么成为,以及怎么样地成为犹太人不共戴天的敌人的。恰恰当犹太人用了微微走点儿样的德文名字。这些走了点儿样的德文名字对于我来说恰恰比经典的德文更有意思。 这一走了样的德文使我觉得犹太文就跟维也纳、伊赫拉瓦,还有布尔诺的方言一样令人感到愉悦和甜美。后来我又在宾卡索犹太教堂门前停步,正是在这里我曾挨打受伤,在两只眼睛之间,为我mama、为莉莎和乌利以及所有德国人受的伤。现在那里有四个年轻人、四位青年男子坐在人字梯上绕着圈在墙上刻写犹太人的名字,那些在以前的共和国时期被处死的所有犹太人的名字,周围还刻上他全家人的名和姓以及生死日期。我咳嗽了两声,然后,等他们完成工作,我才有勇气问他们,这名字总共有多少,其中一位对我说总共有十四万个名字,他们都是被毒气熏死或被打死的。接着我像在梦中一样走进教堂,那里有一些犹太城、犹太人区的照片,我像在梦里一样从一张照片走到另一张照片跟前,又为这么漂亮的犹太人区而感到十分激动、兴奋。仅仅为改善布拉格王城的环境卫生而毁了它们是多么地可惜啊!我感到太遗憾了。可后来又不知不觉明白过来,其实改变环境只是迫害犹太人的一个借口,为的是让犹太人比在对他们的大屠杀时期更加蒙受耻辱。后来我站在一组人如何用十字镐和铁锹捣毁一个大的犹太区的照片前面。关于这个犹太人区我丈夫曾经说过,要是这个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区保留下来,数百万旅游者都会来这里参观,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跟阿尔卑斯山之于奥地利、海之于南斯拉夫一样。 可是我却在机敏地看着,我看到像我现在这样,那一回,成千的捷克人都在看着,并为每拆掉一个屋顶、每一条被挖坏并运走的大街小巷而欢欣鼓舞那样,就像我和我丈夫坐在霍尔克犹太人酒馆的窗子旁喝着啤酒,跟别人一样看看如何在继续摧毁利本尼犹太人区的残骸那样,就像我们看到那些坐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