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5/7页)
好吗?”看着他的眼神,让我有一种被逼入陷阱的感觉,令我好想逃开。 “是吗?如果你不想接下这份工作也可以,我怎能像你的家人一样,令你感到害怕呢?毕竟冤有头债有主,想当年你也曾好心的帮过我,不是吗?我若想要报仇泄恨,应请要找正主儿才是。听说娉娉现在是某大企业的少奶奶,不知道她对于往日情人的出现是否——” “你不必说了,我非常明白你的意思。”我打断温天丞的话,因为我真的了解他的手段,他正在用威胁的方式来说服我。“我答应当筱昭的家庭教师,但我必须把话说在前面,筱昭的情形我并不是很了解,因此你必须抽出一些时间,仔细地对我说明。另外,我想问你…你知道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脑部功能异常的疾病吗?” 对于温天丞的摇头,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于是我简略地对他说明自闭症儿童的病因、征兆和行为。“温先生,我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正确资料,希望你确切地把它看完,用心去了解发生在筱昭身上的事,她已经在你的身边错失了两年的治疗机会。我知道她对你而言或许是个意外,但既然你有心收善她,请你真的花一些心思在她身上,就算她不是自闭症儿童,毕竟也只是个孩子,爱心、关怀比金钱更有实质的意义。” 温天丞想要反驳我的指责,但有些事却是不争的事实。他确实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知道筱昭有轻微的自闭症,却没有实质去探究这个病源,单以他所知道的常识去认定,那是儿童一种孤僻的行为症状。若两年前他有实质去医院为筱昭检查一下,而不是单方面听筱昭祖父的说法,或许筱昭今日异常的行为就得以改善一些。 “对不起,我真的疏忽了。”他很诚恳的道歉,知道不管是哪一种先天性的智障,只要经过后天的医疗和教导,或多或少对孩童都有帮助,但他却因工作忙而疏忽筱昭的病情。“那现在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想了一下“首先,我会带她去医院彻底检查,为她做一些心理测验和智力测验,明白她是属于哪一程度的自闭儿。接著,依她的程度,我会设计一些行为改变的训练治疗课程,而在治疗的过程中,身为家长的你也必须全程参与。还有,一旦她的行为达到某种程度的改善,你可以为她申请就读一般学校或启智学校,到时候你必须接受我的请辞,另聘一名家庭教师——” “mama…mama…”靠在我怀里睡觉的筱昭突然低喃著,她的声音打断了我的话。她将身体更用力地贴入我的怀里,仿佛怕我被空气蒸发掉,双手紧紧环抱著我的腰。 “昭昭,醒了吗?”我轻声地问,耳朵仔细地倾听她细如蚊蚋的声音,眼睛看到温天丞对我比了时间已经十二点的动作“昭昭,饿饿,吃饭饭?”我反覆问了几次。 等了一会儿,感觉到她在我怀里点了点头,我也朝温天丞点点头,但这个动作又引起他的不悦。 “用说的。以后你有什么需要,都必须用说话来传达,不许你再用那种微乎其微的动作对著我比画比画,就期望我必须懂你的意思,你不是筱昭,知道吗?”温天丞以命令的口气对我说,他一定要我用语言将情绪表达出来,不希望我老是将情绪藏在心里,担心我的忧郁症说不定哪天又会发作。只是…他到底哪根筋打结了,居然那么关心我? 我被温天丞骂得莫名其妙,但他期望我了解的眼光令我顺从的点了点头,只不过这又引起他气恼的瞪视。 “说你知道了!”他忍住怒气,却控制不住声量的大吼起来“开口说,说你知道了!” 我真的不明白他为什么生气,但他的大嗓门却吓著我怀里的小宝贝,于是我赶紧说:“我知道了!” 温天丞对我的表现满意极了,他忽然站起来,弯身横过桌面,快速地在我的唇上轻啄了一下,然后僵直著身子又说:“好,去吃饭。” 他迅速走开,留下还不能反应的我,和在我怀里的筱昭。 *** 对于我才回台湾两年又要搬出去住,家里掀起了颇大的风波,但不管他们怎么反对,我还是坚持搬出来,至于搬到哪里去,我不敢说,最后只好骗他们,我是接了一件插图的工作,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搬到公司住,留给家人的是公司的联络地址。 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说谎骗mama,以前不想说时,她通常不会勉强我说。但这次一反往常,她无论如何一定要我对去处有个交代。对于她的改变,我的心里这样猜想,她可能是认为我在国外生活了六年,加上回国的这两年几乎没有和家人相处和说话,令她觉得我快要不是梁家的人,如果我这次再这样无声无息的离开,大概会真的一去无回。 “婷婷!”mama站在楼梯上叫我。 我把整理好的东西拿了两件到门外,进到屋内后才看向她。 “你…什么时候搬回来?”玉凤——我的mama缓缓走下楼梯,坐到客厅的沙发上,看着和她年轻时长得有几分神似的女儿没有回答地拿著东西出去,一会儿又折回客厅。“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呢?” 对于mama温柔的请求,我一向无法狠心拒绝,但这也是我认为她比家里其他人厉害之处。她的温柔让每一个人都认为,应该更小心地保护她、照顾她,所以也就相当顺应她的心思和要求。事实上,我却认为这是她想要得到自己所要东西的武器,用她的温柔使人软化和投降。 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尊敬她,而且我想,她还是很爱我、很关心我的。 “不知道。有空会回来看你,工作完了就搬回来。” “那…大——”她看见我拿著最后的东西走出去,知道我和家里的人很生疏。 在我小时候,辅导老师总说那是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但事后证明我不是自闭症儿童,而是个天才资优生,只是不管我是怎样的孩子,我都是她的女儿。 尽管我有很多事没有对她说,但她心里早就猜到,我的行为源自我小时候,家里的人都太忙于自己的事而疏忽了我,等我长大一点,大家想弥补时,我的沉默、不理人的个性,又将家里的人全都拒绝在外,一直到我去外国读书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