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初到德里 (第6/6页)
是传说,连孩子也知道那不是事实。 但佛教是不同的,佛祖释迦牟尼不但有父有母,还有名有姓。 他的本名叫做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蓝毗尼花园,父亲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族长净饭王,母亲是拘利族王国的摩耶公主。 那必然是一个阳光明媚花香馥郁的春天,临近生产的皇后摩耶夫人按照风俗回娘家待产,路过蓝毗尼花园时,看到一株鲜花盛开的无忧树。当她伸出手来摘取头顶最美的一朵花时,王子自她的腋下诞生了。 他一生下来就会走路,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七步,步步生莲,霞光万丈。他站下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地之间,唯我独尊。 ——这当然是传说。真相是,纵然贵为王子,他的种姓却从出生那天起,已经注定是刹帝利,并不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改变。也许,这在他小时候曾经引起过他的不快与深思吧?他无疑是智慧慈悲充满了人格魅力的,也无疑受到臣民的景仰,可是,他仍要对婆罗门低声下气,以次等种姓之礼相待。在当时,难道不会使他思考,使他质疑,为什么同为人类,却生而不平等吗? 尤其是,在他出生第七天,摩耶夫人便不幸去世,虽然姨母给予了他充分的疼爱,却仍不能让王子觉得满足。他总是问父亲与老师们:为什么花开了要谢?为什么美好的时光不能常驻?为什么人生下来要分为四种姓? 净饭王为了安慰儿子,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建筑了一座美丽的四时宫殿,并在宫中堆满了奇珍异宝,以此来抵御春去秋来。但是这些都不能使王子觉得快乐,他娶了邻国美丽的公主为妻,还生下一个可爱的王孙,却只觉更加困惑:生老病死,究竟意味着什么?爱憎痴欲,怎么样才能真正解脱?它能让这座华丽的宫殿永远不朽吗?能让美艳的妻子永远不老,让可爱的儿子永远不死吗?此时愈快乐,彼时便越悲伤;今日再美丽,他日也难永恒;要想战胜这一切,需要怎样的修为? 现有的宗教与知识不能解答他的疑问,于是他决意离家苦修,并最终在菩提树下顿悟,参透真谛,提出“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主张,建立了佛教。 与其说佛陀是一位创造者,毋宁说是一位革命家,勇于反抗婆罗门教的压迫束缚,而大胆地提出“众生平等”在根本上,这与农民起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一样的,都具有振臂一呼,群起响应的力量。是被压迫者奋起反抗压迫者的一种声音。事实上,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改教活动,正是发生于社会地位最低卑的“不可接触者”阶层中,充分显示出佛教对于心灵的安抚作用。 只是,陈胜、吴广为的是一己之欲,为的是称王称相、富贵荣华,终究是凡人贪念;而释迦牟尼却为的是万千百姓,为的是度万众脱苦海,永生极乐。他要战胜的,不只是强权和压迫,还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贪嗔痴欲循环不已的小我私欲,所以,他成了佛。 后世尊称这位释迦族的智者为释迦牟尼,而将佛门弟子称为“释子”印度人惯称作“比丘”而中国人称之为“和尚” 但是小辛的哥哥大辛,又是受到什么样的触动,才决定断发出家,投身佛门做一名释子的呢? 晚上,我睡在辛哈大哥的房间。据说,自从五年前大辛出家,这房间就一直空着,但始终保持原样,因为辛妈相信,儿子总有一天会还俗归来。 大辛品位不俗,房间布置得雅洁明朗,既没有印度家庭惯有的描金细密画,也没有佛门子弟供奉的佛龛香炉,只是架上累累的佛教书籍才可以透露出房间主人的信仰。最特别的,是其中还有很多中文书,包括唐僧玄奘主持编写的《大唐西域记》,赵朴初的《佛教知识问答》,以及中英文对照的《六度集经》、《大正藏》、《菩萨本缘经》等,还有几本笔记。 我随手抽出,翻开,发现竟是一本手绘册子,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满满的都是莲花。 原来,这个家里最喜欢莲花的人是大辛。 我着迷地看着那些莲花,有些是水彩,有些只是简单的素描,然而了了几笔,已经临摹出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仿佛吹口气,就可以迎风摇摆。它们或者一枝独秀,或者成群联袂,或者顺流而下,或者只是供在水盆里,或粉或白,甚至还有几幅蓝莲花,但是,都那么艳而不骄,风骨清扬。 有些页码上,除了莲花外,偶尔还会有些简单的句子,是英文,语法并不准确,表达的情绪却极特别而且浓烈,似乎绘画人并不打算让任何人看懂它们,而只是随意地记下自己当时的心情—— “世事如河水沉浮,莲花漂在水上,是不沉的思想,或许,这便是佛性吧。” “人生短暂,苦难如汪洋无边,曼殊莎华在彼岸开放。莲花在这里,莲花不语,莲花是谁的知己?” “佛说: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莲花笑了。莲花是无忧亦无怖的——是因为莲花无根吗?” … 我有些好奇,一个什么样的人,会将莲花画得这样传神?他明明出生于传统的印度家庭,自幼接受湿婆教的灌输,家里四壁挂满了象头神和印度神话故事的描金画,为什么,他却会与世隔绝般地独立生长,将自己变成一株佛台的莲花? 这天晚上,我又做梦了,梦见自己在茫茫原野中踽踽独行,天地寂寥无垠,远处却有一株高大的菩提树傲然独立,我走过去,看到一个和尚身披袈裟,在树下打坐——那是佛祖,还是大辛? 然后,我又听到那声音轻轻呼唤:娜兰。 梦在这时候醒了,静夜里,仿佛有清风送来花香,我睁开眼睛,看见墙上奇迹般地绽放着一朵巨大的白莲花,倩影轻盈,暗香浮动。 白天我打量过这个房间的,明明记得墙上没有任何装饰,怎么会突然多出这朵晶莹的白莲花? 我疑心自己是幻觉,忍不住走近仔细端详,这才发现墙面有轻微的凸起,看来是某种特殊的荧光涂料,可以在黑暗中发光并且有极轻微的香味。这朵花,也是大辛的杰作吗? 远处,依稀有钟声长鸣,悠远沉静,直抵人的内心。 我不觉一动:这是大辛的房间,莫非,当年,他也是常常在夜里醒来,听到这样的钟声的召唤,所以才会离开自己的家庭,投入佛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