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初到德里 (第4/6页)
过,北京的广场上可不会有猴子。” “哈哈,很多人都说印度像个天然动物园:骆驼、猴子、鸽子、松鼠、孔雀,甚至大象满街走。”辛哈笑着告诉我,印度教崇尚自然崇拜,人和动物是平等互敬的关系。所以,人和动物不但可以和平相处,共同生活,甚至还可以彼此zuoai。克久拉霍的性庙壁刻上,就有很多关于人兽交的雕塑。 我有些脸红,幸亏小辛的这番话是用英语说的,否则我更不知道如何接腔了。就在这时,窗外走过一头牛。典型的印度牛。瘦而耸起的脊背、温驯的眼神、悠闲的步伐。我兴奋地尖叫起来:“牛,看啊,牛!” “牛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辛哈不以为然“中国没有牛吗?” “中国的牛不会在大街上散步。”我继续大叫着“这才是印度啊!我想象的印度就是这样的,神牛满街走,不怕车子,不躲行人,到处都是牛粪,和咖喱一样多。” 辛哈皱起了眉头,我忽然想到自己刚刚吃过饭,真不应该把辛妈的咖喱和牛粪相提并论,连忙道歉不迭:“我不是说咖喱和牛粪一样,我是说…唉,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一男一女流落荒岛,又冷又饿,男人巡查了一圈后,回来告诉女人:‘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喏,你想先听哪个呢?” 小辛很认真地想了想:“中国人常说‘先苦后甜’。那就先说坏消息吧。” 我忍住笑,说:“坏消息是:这岛上除了牛粪,什么吃的也没有。” “啊?那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牛粪多得是。” 小辛大笑起来,不知道是褒是贬地说:“Chinesegirl。” 我立即惶愧起来,生怕给“中国女孩”带来坏影响,正想解释说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女孩都像我这样,忽然看到对面有几个印度女孩说笑而来,穿着鲜艳轻薄的纱质衫裤,那身姿可真是曼妙,并不见得怎样扭动腰肢或举手投足,只是迤逦而行,已如舞蹈。我不觉噤声,印度女孩,的确具有中国女孩所没有的柔美婉约。 “美女。”我赞叹,看着那些印度女子额上的吉祥痣与鼻上的钻环,忽然想明白小辛的眼睛像什么了。不只是小辛,还有那些美女,他们都有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又大又温柔,分明就像是温顺的神牛的眼神啊。 我问小辛:“你有女朋友了吗?” “没有。” “可是在印度,像你这样的年龄,不是应该已经可以成亲了吗?” “但是我不想一直留在印度。我大学毕业后,是要去北京的,还可能留在中国,娶一个中国女孩做老婆。嗯,你们中国人管妻子,是不是叫‘老婆’?很可爱。” 跟一个半陌生的异国少年讨论“老婆”的问题让我有些羞涩,这时候忽然发觉,存在于我们之间的差异还不仅是宗教、文化、习惯、口味这些,还有最细微的无法准确界定的一些话题。比如他不能接受我将“咖喱”和“牛粪”共提,而我无法与他畅谈“老婆”和“人兽交” 进入老德里,街面上的牛多起来,同汽车争着道,对它按喇叭也听而不闻。据说这是因为在神话传说里,牛是湿婆神的坐骑,所以被恭称为“神牛”地位尊贵。 但是小辛告诉我,并不是所有的流狼牛都叫“神牛”牛就是牛,就和这路上寻常出没的流狼狗、猴子、骆驼一样,是与人类并行共存于这世上的一种生物而已。人们对牛的尊重,是因为牛供给人类牛奶、rou、牛粪等多种财富,是印度人民视为母亲的五种动物之一。至于神牛,则特指湿婆的坐骑牛“南迪” 我趁机提出困惑已久的疑问:“湿婆不是破坏之神吗?为什么印度教徒会这样崇拜湿婆,难道是崇尚破坏?” “当然不是,破坏神是诸神中法力最强的,信徒也最多,但他并不是破坏一切,而只是破坏掉不好的、不对的事物,这样才可以重新建立更好的、对的、新的世界。这就和你们的盘古开天辟地一样,盘古打破了混沌,才开辟天地。” 我想了想,说:“其实,创造神梵天才更像是盘古的角色,破坏神的作为,倒像是中国人常说的‘破旧立新’、‘不破不立’。” 这真是一个微妙的循环,创造——保护——破坏——再创造——再保护——再破坏,周而复始。也许这就是一种轮回与平衡吧?我有些理解为什么印度教徒那样崇拜破坏了,因为破坏的内核,是渴望创造。 我忽然又想起辛哈大哥出家的事,不禁问:“我听说佛教起源于印度教,那么你大哥放弃湿婆神而转信佛陀,岂不也很符合湿婆的精神吗?” 小辛又开始皱眉,我不理他,继续追问:“跟我说说你大哥的事嘛。他怎么会想到要学佛的呢?” “他说自己听到佛的召唤。” “什么意思?” “强德尼丘克大街到了。”小辛答非所问“要不要下车逛逛?” 强德尼丘克大街可以说是最有旧德里特色的印度街市了,虽然只是一街之隔,然而新旧德里就好像两个国度,一个整洁文明如任何一个中国开放城市,正配得上首都的名号;而另一个则混乱拥挤,仿佛时空倒退五十年,比我国最落后的乡镇集市还要污糟混乱。难得的是,热闹、泼辣、有生活气。车多,人多,垃圾更多,而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三轮摩托,喇叭吵得震天响,却既不能挥赶人群,也不能驱散牲畜,只会使本已混乱的秩序与喧嚣变得更加逼挤。然而流狼牛与流狼狗一起在垃圾堆里怡然地翻捡食物,流狼汉则躺在不远处歇凉,都丝毫不为所动,仿佛早已与这尖锐的鸣笛声、与周围破败的环境浑然一体。 我说想与真正的印度交手,现在强德尼丘克大街以它的喧嚣和拥挤给了我迎面一击,整条街道充斥着挥之不去的腐臭味道,是遮也遮不住的贫穷。赤脚的小孩子成群地涌上来讨钱,手心向上一直伸到人的眼皮子底下,口里嚷着:“ONEDOLLAR!ONEDOLLAR!”有的还不住地指指嘴又拍拍胳膊再连连点头作揖,意思是口无食,身无衣,请大爷可怜可怜吧。整套动作连贯纯熟,自成体系。小辛警告我千万不能给钱,不然会招来更多的乞丐。但已经来不及了,我已经本能地取出零钞分给眼前的几个小孩子。 就仿佛听到一声无声的口令,呼啦一下子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那么多小乞丐,拥上来牵手扯衣,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