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3/5页)
“我不是来寻欢,而是来找一个小男…”芊丫头话未完,鸨娘已拉开嗓。 “小保,你给我滚出来。”鸨娘的声音尖锐却不失温柔。 “娘…”名唤小保的小童应声出来,一见芊丫头脸色刷白。 “把钱袋还我。”芊丫头凶巴巴道。 “在这。”小保从腰间取出瘪如薄纸的钱袋。 “里面的钱呢?”芊丫头接过钱袋,立刻发觉里头空空如也。 “全花完了,我买了三个馒头。”小保一脸愧色。 “五文钱能买到三个!?”芊丫头感到生气。 城里的人真不老实,欺侮她是外地人,漫天喊价,这种没天良的jianian商,在她家乡,生出来的孩子可是会没**,总有一天,她要脱了那个卖馒头小孩的裤子瞧瞧…虽然小镇并非她真正的家乡,但她已习惯以苏府为家,以老爷夫人为爹娘,视宣、眉、朵、晴四个丫头为亲姐妹,一想到她们,她开始紧张,十五天了,不知道那四个丫头进展如何?是不是都已经开始赚钱了? 她一向自认是丫头中的老大,如今盘缠用罄,两袖清风,不思赚钱,却只想吃馒头,若宣、眉、朵、晴知道她如此不济,不知会如何取笑她? 急,她的心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一阵晕眩,分不清是急?是饿?芊丫头随手拉开椅子坐下。 “小保!你不是说你去帮朱爷糊纸灯…”鸨娘气急败坏的说道。 “我是去了,可是朱爷今天生病,没做纸灯。”小保辩解的说。 “就算如此,你也不能做偷儿!”鸨娘痛心地斥责。 “我是怕娘肚子饿…”小保眸里泛滥着泪光。 看样子,小保并不坏,至少他偷钱不是拿去买甜糖,而是为了孝顺母亲。这点的确值得嘉许,不过偷窃毕竟是不对的行为…但念在小保一片孝心,芊丫头也就决定不追究。 说来奇怪,她原本是气呼呼地来到媚香楼,但这对母子令她心生好感。 数落完小保后,鸨娘大义灭亲道:“客倌,小保任你处置。” “算了,我原谅他。”芊丫头挥了挥手,不计较的说。 “还不快向倌人道歉。”鸨娘压着小保的头,做出鞠躬的样子。 “对不起,不敢再有下次了。”小保毕恭毕敬。 “我只想知道,那三个馒头呢?”芊丫头肚子早饿得咕咕叫,只想快点填肚子。 “对不起,我刚才咬了其中一个馒头一口。”鸨娘不好意思的承认。 “我已经吃掉半个。”小保也认错的说。 “我的馒头…”芊丫头发出仿佛自己被咬了好几块rou似的惨叫声。 “小保,快去把那三个馒头拿出来还人家。”鸨娘催促着。 “不用了,还我那一个没吃过的就好了。”芊丫头网开一面,无奈地说道。 “为了弥补客倌的损失,我想以两个荷包蛋抵偿,不知客倌意下如何?” “那太好了。”茶叶蛋一颗三文,芊丫头知道自己不赔反赚。 “小保去把馒头拿出来,顺便多前两个荷包蛋。”鸨娘嘱咐。 “我可不可以在此吃完了再走?”芊丫头已经肚饿脚软。 “欢迎。”鸨娘洞悉道:“媚香楼空房很多,知不嫌弃,欢迎你留宿。”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芊丫头简直欣喜若狂,看来今晚终于可不必夜宿街头了。 她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好鸨娘,可是好鸨娘只是理想南曲要素中的一项,而媚香楼这么破旧,要做的事一定很多,能拿到钱也一定很少,这两项要素就已完全不合格,那她该不该留在媚香楼摘艳旗?还是到别的楼另谋发展? 不管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馒头夹蛋,此刻吃来胜过大鱼大rou,芊丫头几乎是狼吞虎咽。 已经吃饱的小保说:“娘,我可不可以出去玩?” “你再做小偷,我就不要你了。”鸨娘警告。 “娘放心,小保发誓,再也不做小偷。”小保保证后告退。 “你有个好儿子。”芊丫头微笑。 “在这乱世,好人命苦。”鸨娘感叹一声。 芊丫头跟着叹了声,老爷夫人也是好人,却命苦地生到了个败家子。 啜了一口茶后,芊丫头不由地纳闷说道:“坐了这么久,怎么不见其他姑娘?” 鸨娘的眼眶顿时蒙上一层薄雾,语带哽咽地述说着…她本名李丽,原本家有薄产,但由于其父嗜酒赌钱,在五岁那年,父亲挥尽家产,因而卖女至媚香楼做养女,她开始习舞学歌,十四岁成了南曲名妓,可谓风光一时。 至此,媚香樱每日车水马龙,来往多为王孙公子、达官贵人,但李丽都看不上眼,独爱侠义之士,二八年华不计金钱,与一侠客梳拢。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次日清醒,侠客不告而别,李丽以泪洗脸,珠胎暗结。 养母心疼,安排她到乡下产子,并将其子,也就是小保,托付亲戚收养。 回到媚香楼,李丽强颜欢笑,处以委蛇,终至风光不再,养母也因染上重病,撒手人寰。之后,她以钜资赎子,再也无心接客,从此媚香楼欲振乏力,姑娘散尽,媚香楼名存实亡,积蓄也掏空,院中养鸡,偶接熟客,以此维生。 虽然,曾有人欲出高金买下媚香楼,但她坚持不卖。 “为什么?”芊丫头百思不解。 “我相信他会回来。”李丽含羞带怯,含糊不清的说。 “他?小保的爹吗?”芊丫头虽没谈过爱,但她看过这种表情,苏府有一出嫁的丫头,归宁时回到苏府,一说到郎君就是这副娇滴滴的模样,不过婚后两年,再回到苏府,说起郎君却是咬牙切齿。 并耳提面命她们五位丫头──天下男人皆薄幸。 看来李丽的心上人恐怕也是如此,只是李丽太傻,还痴迷不悟。 “我怕他找不到我。”李丽眼凝忧色。 “他若有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