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五章御书房 (第1/2页)
第一四五章御书房 林沐风苦笑无语。说是赐宴,但他饭还没吃一口,酒也没喝一杯,就又被朱元璋召唤到了御书房去。走出东宫的时候,天色已经黑蒙蒙了,放眼望去,四周寂静无声,这万千的宫阙深处***闪烁摇曳着,给人一种阴森冷漠之感。 看着林沐风跟着朱元璋的贴身太监之一、绰号叫小六子的内侍走出了大殿,朱嫣然突然眉头一皱,吩咐一个宫女端着一盘小点心就追了出去。 淡淡的夜幕中,小六子手执粉红色的灯笼在前面引路,林沐风高大挺拔的背影影影灼灼晃动着。朱嫣然看的痴了,见林沐风渐行渐远,这才醒过神来,边追边高声呼道:“沐----林生员!” 林沐风心头一颤,停下了脚步。昏暗的月光下他慢慢转过身来,躬身道“公主殿下!” “你,你在这路上用些点心吧…”朱嫣然从宫女手中接过那盘点心递了过去“小六子,你且在一旁等候!” 朱元璋的御书房在后庭。其实,就是一间小型的殿宇。进得御书房,林沐风心里颇为感叹,难怪史书上说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勤政皇帝,事无巨细皆要亲力亲为,每天都要批阅奏章上千条,几乎不知道休息。皇帝能做到这个份上,也实属难得可贵了。 书房内到处都是书籍,桌案上摆满了一摞摞的奏章,朱元璋埋首在奏章之中,手执朱笔全神贯注的批阅着。一侧地烛台上。红烛透亮。将他那张苍老地面容映照的格外清晰。此时此刻,他才真正像一个年迈的老者,而不是一个皇帝。 林沐风心中感慨,一时间忘了礼仪。小六子惶恐地在一旁扯了扯他的衣襟,他这才醒悟过来。跪倒在地高声呼道“皇上圣安!” 朱元璋伸了伸后背,抬起头来,温和的一笑“平身,赐坐!”朕何以要赐宴东宫了?”朱元璋放下手中地朱笔。从小六子手中接过精细的青花瓷茶杯。小啜了一口。林沐风看得清楚,这一定是景德镇一带瓷窑所产的青花瓷,瓷质比北方瓷要来得细腻圆润,而且造型带有浓郁的江南风情。青花瓷在明初还不流行,直到后世的宣德年间,才渐渐走上顶峰。所以,明朝的青花瓷以宣德青花瓷最为有名,是现代社会收藏家们趋之若鹜的瓷器精品,林沐风家里就有一件精美地宣德青花瓷碗。价值超过了十万元人民币。 “沐风明白了。”林沐风地眼神从朱元璋手中的青花瓷杯上收了回来。 “哎…允汶年轻气盛,一心要裁撤藩属,他岂能明白朕的苦心…林沐风,你给朕说说看,这裁撤藩属护卫军马之事。朕准还是不准?”朱元璋叹息一声。 “皇上英明。沐风以为,藩属护卫裁撤不得。”林沐风梳理着思绪。小心翼翼的回道。 “哦,为何?” “皇上,藩王是皇上的亲子,有皇上天威在此,他们绝不会有贰心。” “这,朕也知道。但,朕要是归天之后呢?各地藩王一个比一个势力强悍,以允汶这柔弱的性子,岂能压制的住?都是朕的子孙,一旦离心离德,大明山河不稳哪!” “沐风觉得,可以徐徐图之…” 林沐风的话刚说完,见朱元璋缓缓从座椅上起身“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又在煽动允汶裁撤藩属了吧?此二人,可做忠臣,但绝不宜做重臣。他们地目光太狭隘,书生气太重,成不了大事。” “倒是你…”朱元璋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意“颇有几分见识。那个,什么煮青蛙来着?” 林沐风暗暗心惊。尽管他心里有数,朱元璋的耳目甚多,但没想到,就连他深爱的皇太孙宫里也布下了他的眼线----这大明朝廷,这宫里宫外,还有多少事情他不知道?还有多少事情他不想过问? “回皇上,是温水煮青蛙。”林沐风也起身躬身道。 “不错,不错,这个典故很好,很妙。”朱元璋赞许地投过一瞥“日后,你就用此等典故对允汶细加开导…” 朱元璋地目光落在墙壁上的一幅画上,目光游离着“朕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