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恩威并施 (第3/3页)
口气,郑国又是磕头。 嬴政瞧他几乎要昏厥过去的虚弱样子,道:“你下去罢,好生将养,把身体养好,才能张罗修渠的事情。” 郑国谢了恩,被侍从搀扶着退了出去。 李斯见郑国走出去,跪下来道:“王上,郑国的家人…” 嬴政抬手制止了李斯的话头,道:“王绾曾经和寡人谈及过韩王,这个韩安阴险至极,想要讨来郑国的家人,不能以常规之道,寡人已经有了计较,先生现在的事情,就是将郑国照看好,先生才识博大精深,水力的事情,也要麻烦先生照看才是。” 李斯听嬴政这么说,当即应了一声,道:“卑臣定当尽心竭力。” 嬴政点了点头,摆了一下手,示意李斯可以退下去了。 等到李斯走后,刘彻道:“你的好办法是什么?” 嬴政道:“当年讨回郑国的家人,寡人派了王翦前去,带了一封李斯拟写的书信,大意就是韩王欺诈在先,如果把郑国的家人送还,秦国可以不计前嫌。” 刘彻笑道:“韩安一定拒绝了。我若是韩安我也会拒绝,郑国可是水力人才,把他送给势力强大的秦国,若是秦国反过来翻脸不认人怎么办?” “是啊。”嬴政笑道:“韩安拒绝了,而且很皮赖,说韩国不是他说了算,需要老贵族一起决定。所以单单是派人出使,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刘彻收敛了笑容,道:“就像对付郑国,要恩威并施,对付韩国,必须要文武兼施。” “正是。”嬴政道:“我需要一个会恰谈,又会指挥千军万马的人到韩国去。”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目光注视着刘彻。 刘彻心里微微一动,笑道:“说话头头是道儿,李斯王绾甘罗都行,用兵的话,王翦蒙恬蒙毅也行。” 嬴政也笑了起来,道:“奈何他们只能转其一,不能专全,还有一个好人选,你方才落了说。” 刘彻点了点头,笑着说了两个字“是我。” 嬴政道:“是你。” 二人说完,正堂上一片寂静,顿了好久,嬴政才道:“如何?” 刘彻道:“什么如何?你若让我去,我自然去的,一个小小的韩国而已。” “可是虎符在吕不韦手里,能调动的兵马肯定不会多,对付韩王必须出兵,来真把式施压他。” 刘彻等他说完,立刻道:“把蒙恬和蒙毅借给我,王翦留在蓝田大营。” 嬴政皱眉道:“蒙恬和蒙毅没有真刀真枪的上过战场,他们虽然往后不可一世,但是现在还太年轻,况且当年就是王翦领兵攻打的韩国,他…” 刘彻抬起手制止了嬴政的话,道:“话虽如此,但是如今已经不是当年了,你的年纪已经可以亲政,吕不韦对你的芥蒂也越来越深,我若是离开咸阳多少不放心,如果带走王翦,更是不放心,王翦在军中混迹的已经有勇有谋,让他留下来驻守蓝田大营,若有事情,也可以解一解近火。” 嬴政没有再说话,只是盯着刘彻看了一会儿,刘彻笑道:“韩安还能不比匈奴人更可怕么?况且有秦国雄厚的实力做辎重,王翦之前又打下了韩国的二十多座城池,现在的韩国根本不堪一击。” 嬴政语气淡淡的,介于少年的稚嫩与青年的硬朗的脸上,有些复杂的表情,最后道了一句“随你罢。” 嬴政在泾水停留了两日,很快就返回了咸阳,李斯拟草了一份奏本,吕不韦过目之后不能说什么,但是又不希望嬴政为了郑国的家人,真的派兵去攻打韩国。 并不是吕不韦不知道水力的重要性,而是如果这次出了兵,那就代表着嬴政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实权,他的话已经举足轻重了。 吕不韦像模像样的廷议了一下,最终的结果仍然是出兵,水力对于秦国来说太宝贵,东六国不可能再往秦国派送水力人才,想要强国,必须要兴水力。 刘彻为主将,蒙恬和蒙毅第一次出征,辎重部队很快就准备完全,李斯跟随嬴政留在咸阳,王绾随同刘彻一同出征韩国。 刘彻临行的时候,嬴政坐着马车,送到咸阳城大门。 刘彻一身戎装,腰上别着青铜宝剑,骑在高头大马上,一股意气风发的样子。 嬴政下了车,为临行的将士们敬了践行酒,天上开始飘起毛毛雨来。 刘彻低声笑道:“快回去罢,你身子还没缓过来呢,淋着雨该生病了。” 嬴政抬起手,最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旗开得胜。” 嬴政说罢,转过身,头也不回的登上马车,刘彻也翻身上马,扬手示意队伍出发。 马蹄的辘轳声越来越远,嬴政站在马车上,这才回过头去,刘彻的影子已经被队伍淹没了,看不见了。 嬴政长身而立,手扶着马车的伞柱,看着队伍的方向,兀立了良久。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伊伊尔尔扔的一个地雷蛋蛋,大么么=3= 谢谢桃林风扔的一个地雷蛋蛋,大么么=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