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剑影凌空逝 (第5/6页)
讷的脸上,带了一丝笑容,说道:“你用不着害怕,拿人钱财,为人消灾,你这条命,就算是值一万两银子吧!” 李知府乍闻此言,才算是定下心来,一个劲儿地点着头,说道:“谢谢…谢谢…” 白衣人原本要举步迈出,却又回过来! 李知府这时神色稍定,只是用一双惊吓的眸子打量着他,不知道他又要玩些什么花样。 白衣人冷声道:“我姓过,过之江,人称冬眠先生” “是…过英雄。” “在大名府,我大概还有三天的逗留,如果你心有未甘,尽可以来找我…” “下官不敢…万万不敢。” 白衣人过之江微微点了一下头,道:“那最好,因为那样可以少死几个人。” 李知府打了一个寒颤。 “冬眠先生”过之江露出白牙,一笑道:“对你来说,这些实在是无妄之灾,我很抱歉。” 李知府只是傻瓜似地点着头。 过之江正要迈步,忽然怔了一下,冷笑道:“看来你的部下还不死心…” 李知府勉强镇定地站起来道:“不会吧?” 姓过的看着他微微一笑,遂向门外步出。 就在他踏出门坎的一刹那,两口钢刀由外门两侧闪电般地猛劈下来! 在此同时,冬眠先生的手竟然更要快上他们一筹,在两口刀的刀锋眼看已将落向过之江头顶的刹那间,他的一双手已分别递出,点在了两名阻击者的前胸之上。 两阻击者顿时停刀不动,宛若泥塑木雕一般的不再移动! 两口刀距离白衣人过之江的头顶不及一寸,却连他的头发也未曾伤着一根。 姓过的鼻子里哼了一声,道:“纣犬吠尧,各为其主,罚你们在这里站上三天三夜,到时xue道自解,以后你们大概一辈子也不敢再暗算了!” 边说着他已经步出外室。 李知府眼巴巴地看着他。 姓过的走了约六七步,慢慢地又转过身来。 李知府顿时又是一呆。过之江徐徐地点一下头道:“有几句话忘了问你,你要实话实说!” 李知府道:“过英雄请说,下官知无不言。” “这样就好!因为你要是说得不实在,我还会回来找你的,那时只怕你再想活命,可就难比登天了!” 李知府吓得脸色一青,不住口地道:“下官不敢,下官不敢!” “我问你,适才为你助拳的那个老头是什么人?” “过英雄问的是…柳老先生?”李知府道。 提起了柳鹤鸣,李知府心里浮起了一阵伤感,一汪泪水在眸子里打着转儿。 过之江点点头道:“不错。” 李知府道:“他是下官一个多年相交的朋友。” “这人是什么门派出身?” “这个…下官实在不知。” “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这个…” “说!” 李知府与对方眸子交接了一下,自信实在没有勇气敢于折冲。 然而白衣人眼神里的杀机,已经昭然若揭。 李知府已经猜出了他的心意,心里禁不住冷冷打了一个寒噤。 柳鹤鸣一腔正义,为友而死,李知府亦非天性凉薄之人,实不忍再出卖他的后人。 顿了一下,他凄凉地摇了一下头道:“下官实在不知他家里还有什么人。” “他有儿子没有?” “不曾听说过。” 挝之江身子一闪,已到了他的身前。 李知府心中一惊,闭上了眸子。 过之江冷森森地道:“你们既属知交,怎会不知他的底细?” 李知府频频摇着头,内心惊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下官实在不知…过英雄你不要…逼我太甚!” “好!”过之江点点头道:“那么他家住在哪里?” “在城南青…” “青竹堡?” “不…不是…” 过之江冷冷一笑,倏地转身步出。 李知府追上一步,颤声叫道:“过英雄…” 白衣人倏地回头。 李知府双膝一弯跪倒在地。 白衣人过之江冷冷一笑,说道:“干什么?” 李知府一面叩头,热泪滂沱道:“过英雄…万请网开一面,饶了他家中的人吧!” 过之江停了一下,灰白的面颊上带一丝冷笑,摇了摇头道:“我不会放过他们的。” 李知府膝行一步,再想求情,过之江退后一步,身形微晃,已掠窗而出。 等到李知府扑向窗前向外望时,对方快速的身影早已掠上了对面屋檐。 光天化日,众声嘈杂里,这个人颀长的身子,有如长烟一缕,接连闪了几闪,已然消失无踪。 李知府长长吁了一口气,身子一软,坐落在地。 为官十数年,不要说见,连听也没听说过的怪事,竟会被他遇见了。 在“生”与“死”的一线边沿上,他侥幸地逃得了活命,现在想起来,这条生命却是弥足珍贵了。 站在木桥上,远看着家门。 柳青蝉忽然兴起了一片悲哀,眼圈儿一红,流出了两行泪水。 她身旁的田福亦不禁呜咽出声。 柳青蝉痴痴地道:“莫非我伯伯真的遭到了毒手,回不来了?” 田福忍住悲痛道:“主公生平言出必践,他老人家说过未时以前如不转回,就要我们投奔‘天一门’去,现在未时已过,只怕他老人家…已是凶多吉少…” 柳青蝉秀眉一挑,道:“大伯一身武功,已是登峰造极,我不相信他老人家真的会遭人毒手…” 田福用袖子擦了一下眼泪,道:“我也不信,可是…可是…听主公口气,好像那个人是他老人家平生所仅遇的一个大敌似的。” 柳青蝉冷冷地道:“我不管,我绝对不相信他老人家会死…我要在这里等下去!” 田福叹了一声道:“这地方太显眼,天又冷,我们到前面的小茶馆去等吧!主公要是回来一定会经过那里。” 青蝉默默地点了一下头。 田福就把一副简单的行囊背起来,主仆二人正待踱过木桥的当儿,即听见一阵吱吱哑哑车轮声,传自竹林之内。 即见一个汉子,推着一辆独轮车,正向桥上行来。 这附近居民来往,常以独轮车代步,当然不足为奇,只是来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