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含冤莫白 (第5/5页)
这面目狰狞的怪人,竟是和天外三圣、宇内一君、南北双奇齐名的檐迦耶弥,闻说这位西漠怪杰天生神力,武功惊人,他远从西漠来中原做什么?打听“黑心居士‘和”千毒委’田烈,又有何目的? 这些疑问,充斥脑中,使他深感迷惑,喃喃自语道:“但愿他别是万毒教的朋友才好- 一。” 他颤巍巍从地上爬起来,舒展手脚,胸口痛楚尽失,只有一丝轻微的痒麻感觉,再检视伤口,居然在顷刻之间,便已生肌结疤,痊愈了大半。 这时,东方天际,微露出一线曙光,林间树梢,轻雾蒙蒙。 韦松怔惘地望着檐迦耶弥倒挂过那株枯树,回忆这宇内奇人的古怪行径,心头有如压了一串铅块般沉重。 好半响,才霍然想起东方莺儿和凌鹏都不见踪影,不觉暗吃一惊,失声道:“他们怎么全不见了?” 连忙拔步欲追,但,在他眼前,却是一个令人无所适从的“三岔路口”-一。 口口口 “唉!又是讨厌的三岔路口!”苗真飞身下马,俯首向地上审视片刻,紧皱着眉头道:“两条路上都有蹄印,不知那贼向哪一条路去了!” 鲁克昌恨声自怨道:“他们两人只有一匹马,快也有限,咱们三人三骑,紧追一夜,竟然连影子也追不见了,唉!真是该死…。” 东方小虎急道:“别管它,咱们分路,苗大哥和鲁哥哥追左边一条路,我追右边一条路。” 苗真摇头道:“不妥,咱们三人联手,尚且胜不了那姓凌的,再要分开,追上也无济于事。” 东方小虎道。“只要能够追上,管它济事不济事,舍了性命,也要救jiejie出险,快追吧!”说着,一抖丝缰,催马便向右边大路驰去。 苗真慌忙闪身拦住,铁臂一探,紧挽着辔口,硬生生将马儿拉得定止下来,沉声说道: “这不是舍命不舍命的问题,一着行错,反而断绝了令姐接手,岂不是更对不起她?小弟弟,浮躁不得!” 鲁克昌接口叹道:“事已如此,空急无益,咱们务必要冷静些,想一个万全之策才好- 一。” 东方小虎焦急道:“你们有什么万全之策,快些商量决定,不能再延误时间了!” 鲁克昌飘身落马,凝神细心地将两条大路上所遗蹄印都仔细看了一遍,剑眉一皱,静静沉思起来。 他生性沉着机智,此时陡然从心底升起一个疑团,向东方小虎招招手道:“小虎弟弟,快下马来。” 东方小虎正感不耐,见他不但无意追救jiejie。反要自己也下马去耽误时间,心里大大有些不悦,懒洋洋地下了马,问道:“鲁哥哥想到什么万全妙计吗?” 鲁克昌却不回答,径自接过东方小虎马缰,牢牢地系在自己马鞍后面,然后压低声音,悄悄对两人说道:“咱们不必追了,依我看,那贼就在附近,并未远遁。” 苗真和东方小虎齐吃一惊,不约而同问:“你从何见得?” 鲁克昌道:“你们想想,那贼只有一匹马,而两条路上,却都留下清晰蹄印,除非他会分身邪法,决不能同时走两条路。” 东方小虎接口道:“其中一条路上,也许是另外有人经过!” 鲁克昌冷静地摇摇头:“不,我仔细看过,左边路上蹄印完整着力,四蹄相距较近,那是有人骑马缓驰经过,留下来的痕迹,右边一条路上,蹄印距离既远,轻而不全,踢土甚多,分明是空马疾奔而过,马上根本没有乘骑的人。这就显见得有诈了。” 苗真轻呼道:“说得对!夜静荒郊,空马奔驰,的确值得怀疑。” 鲁克昌插手示意他轻声一些,继续又道:“假如我猜得不错,那贼必是见咱们紧追不舍,而他掳着莺meimei,两人一骑,无法太快,经过这儿的时候,见另一条路上已有蹄印留下来。临时想出‘金蝉脱壳’诡计,弃马步行,却在马上做了手脚,使它发劲飞奔,如果我们不察,随便拣哪一条路追下去,都难免上他的恶当。” 这番话,听得东方小虎和苗真连连点头不止,东方小虎急道“那么,咱们快些搜吧!别被他逃了!” 鲁克昌道:“那贼武功不弱,更有毒针暗器,不用智计,断难胜他。”于是,附在两人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二人点头答应,各自翻身上马。 鲁克昌向他们挤目示意,故意大声说道:“别忘了,不论追上追不上,明日定要在朱家镇高宾客栈碰头!” 东方小虎和苗真同应一声,立刻扬鞭分途苗真独自向左边大路驰去,东方小虎带着一匹空马,八只马蹄翻动,急若骤雨,奔向右边大路。 马蹄声渐去渐远,终于杳不可闻,三岔路口,又恢复先前一般宁静。 鲁克昌目光迅疾一扫,见路北面仅有三四尺高草地,不便隐匿,南面一带却草高五尺,距离大路三十丈以外,更有七八个大石堆零乱罗列,正是藏身匿迹最理想的地方。 但是,他却不选择南方,身形疾闪,掠到北面短矮的草丛中,全身俯伏地面,像一只机警的野兔似的,双目炯炯,瞬也不瞬注视着对面那几堆隐约的大石堆。 这时天色尚未全明,二十丈外景物只能朦胧分辨,夜风吹拂着草丛,发出沙沙声响。 这声音对鲁克昌来说,简直不能忍耐,因为此时目光无法及远,一半要靠耳朵倾听动静,如果在疏忽中错过了目标,将会使他遗恨终生,永难弥补。 不多一会,他仿佛望见一堆大石旁边,似有人影一闪即逝。 鲁克昌心神一振,凝目顷神而待,又过了片刻“唰”地一声轻响,果见一条黑影冲天拔起,岸然飘落在草尖之上。 那人就在草上迈步,宛如御风而行,霎眼工夫,便已越过三十丈草地,到了三岔路口。 鲁克昌一颗心卜卜狂跳,匆匆偷扫了那人一眼,连忙屏息卧伏,不敢再扬头张望。不过,只这一眼,已经使他足感安慰了,因为那正是他等待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