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鸽子:1-5 (第2/6页)
二、宁萱的信 廷生: 我刚刚从一个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地方回来,从死亡的边缘回来。 你的两封信都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像是上辈子发生的事情。 原谅我没有告诉你我的行程。因为在启程前,我就决定不告诉任何人,包括爸爸mama在内。 我去了一趟西藏。不是坐飞机去的,而是跟探险队的朋友一起开车去的。我们从青海进入西藏,专门挑险路走。一路上,我们遇到了好几次千钧一发的险情。就连那些常年登山和探险的壮汉,在生死一线牵的时刻都吓得魂飞魄散,人人都以为真的回不来了。 然而,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刻,在那泥石流向车队涌来的时刻,在不远处的雪山崩塌的时刻,我也没有丝毫的惊慌。别人都惊叹:你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定力,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说,真是不可思议。 其实,电光火石之间,我突然想起了你,我远方的知音——你在干什么呢?在图书馆里"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吗? 我去西藏不是为了看风光、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寻找信仰、为了体验死亡。我想看看西藏那些有信仰的农民是怎样生活的,我想看看他们的笑容和眼泪。我甚至想跟他们一样,高高兴兴地葬身在那冰川之上。 记得你写过一篇《徐志摩:我想飞》的文章,我很受感动。徐志摩想飞,他终于让自己的灵魂飞翔在天空中,他终于不再受到世俗的牵累和羁绊了。他离开的那一瞬间,快乐一定多于恐惧。 我不想飞,我只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地呆着,尝试着过一过那种没有遭到污染、没有受到腐蚀的生活。我只想重新定义"健康"、"幸福"和"充实"。 在去西藏之前,我写下了一段潦草的文字。本来是想万一我回不来了,给亲人们看的。现在,既然我又回来了,我想把它烧掉。它代表着我那段阴晦的生命,幸好都已经成为过去。 在烧掉之前看,我抄几段给你: 我想要去西藏,吃苦受累也要去西藏。 今年,我二十四岁,我从大学毕业已经三年多了。 在我的灵魂遭受一次创伤之后,我的身体是多么的疲惫和虚弱,我的精神压力是多么的巨大和沉重。我吃不好,睡不沉,整日惶惶然没有着落。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无论是佳肴、医药还是健身,都已不能再拯救我了。我必须去过简单的生活,劳动、阳光、空气,不想乱七八糟的事情,饿了吃得香,累了睡得沉,不是心累,而是体力劳动的累,那样酣畅淋漓的累,酣畅淋漓的睡。 我总是看书,看了无数的书,没完没了地看,以至于有时厌倦到了极点,只想呕吐,再也看不下一个字,对一切书都厌倦,只觉得它们像沉重的石块压在我的心上。 我却从来没有写过什么。其实,我想写,也应该写,我觉得心中淤塞着真难受。 我太寂寞了,我渴望交流,却容易瞧不起人,那么最好的就是以文字写出来给人看,作这种单向的、安全又真实的交流吧! 其实,我从来不想做虚伪的人,我比谁都真诚、热忱,是容易扒心扒肝地对人的人。可是我却看不到值得我信赖的人,总是令我失望,总是让我更加失去希望,让我越来越厌倦这个世界。如果有一天我真的那么幸运,遇到了我真爱的人,我就把我的一切都告诉他,把我最羞于见人的"坏"告诉他,把一切一切我苦苦掩饰的秘密全部都清清白白地告诉他。我一定要在真爱的人面前做最彻底最真实最轻松的我!绝不对他有半点的保留,就这样给他一份最真实最诚挚的爱!我渴望! 我马上就要去西藏了,如果我回不来,这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文字,爸爸mama和弟弟会看到。廷生却看不到。爸爸mama和弟弟都不知道我有这样一个没有见过面的朋友。痴心热爱文学这么多年,却一直疏于动笔,好歹这也算一篇作品吧。 虽说天空不会留下翅膀的痕迹,可是匆匆飞过的小鸟却依然希望地上有一瞬注视的目光啊! 写着写着,我又想流泪了。为什么一再发誓永远不哭之后,我仍然那么容易流泪?我恨自己,总是要哭,要流泪,真恨不能去做个手术把泪腺切除了!再不准哭了! 这大概算是我的"遗书"吧。但愿里面那些厌世的、冷漠的情绪不要感染和影响你。 我已经平安回来了,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身心都舒畅了许多。 当我在西藏仰望到以前无法想象的那么高、那么蓝的天空时,就感到个人小小的痛苦实在算不了什么。当我站在地球上离天空最近的一块土地上时,我躁动的心灵开始安静下来。 在这里,时间就像转经轮一样,永恒不变、亘古如一。 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朝圣路。我要让自己的心胸像高原一样空旷、像天空一样清澈。 我在西藏两个月,认识了不少藏族的朋友,有老人,有少女,也有孩子。我在墨脱的一户牧民家里住了整整一个月,我跟他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劳动,一起祈祷。 我苍白的脸颊被高原的阳光照耀得脱了一层皮。我学会了喝酥油茶,学会了吃羊rou,学会了挤羊奶。累了就在草地上打几个滚,与大地的胸膛亲密接触,我听见了大地的心跳。 满脸皱纹的藏族老奶奶说,好姑娘,我看到了你的心里有一处伤口。不过,不用担心,我们这里的地气是最好的药物,连你心口上的伤也能医治。 跟我相好的藏族女孩,还给我取了一个藏族名字——"格桑美朵"。 你说这个名字好听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我在西藏的故事,两天两夜都讲不完。有的感受,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复述的。以后,我会一点一滴地告诉你。那些浮光掠影的关于西藏的游记,千万别去看,它们就像是腐败变质的食物,会败坏你的胃口。说到底,西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特殊,它不是一个"世外桃源"。在西藏寻找不到纯洁与安宁,因为纯洁与安宁只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 我在布达拉宫的大殿里,看到了不少脑满肠肥的老板,有来自沿海的,也有来自港台和东南亚的。他们将大把大把的钱塞进香火柜里,但他们脸上的神态,依旧是贪婪、焦灼和傲慢。他们捐香火钱,不过是想求得更多的钱罢了。对于他们来说,西藏跟上海、广州、香港、新加坡又有什么差别呢? 回来以后,我更深刻地体认到,只有心灵自由了,才能在不自由的外部世界寻觅到自己身体的自由;只有心灵透明了,才能用一双透明的眼睛透视暧昧的、不透明的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