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在褐海下 (第2/5页)
头丸、吸毒的地步吧!” “合着你说,是有人在陷害他!” “无聊!” 七嘴八舍。 张卓群更深更深地沉下去。那个念头早就蹦出来了,从在这个屋子里见到潘景家的第一眼起,他就想到了榛。这个女孩子,苍白着唇,伫立在那,孤苦伶仃,或者是那些她坐在艺体馆门前的日子,他远远地看着她,而她的视线总是被一个人牵掣着,这个人就是潘景家。他从他身边经过时,张卓群觉得头皮发紧,发胀,喘不过气来。他故意去铲他,而不是他带在脚下的球,就是这样,两个男孩子,时隔多年,在褐海中学的绿色塑胶cao场上,再次邂逅。他们本来可以互不相识,像两条曾经交叉过的直线,奔相各自的未来。可是,在这个cao场上,他们又一次别过头,彼此倾轧和纠缠。球斜着飞了出去,滚落到cao场的一侧,已经卧倒在地上的张卓群向远处看去,除了一瓶矿泉水在那,空空如也。不知道为什么。一阵凉意油然而生,他无力地趴在地上,等待着潘景家,那个被他故意铲倒在地上的男孩来揍他,这样他就有借口和他打上一架了。 ——他想,他是需要打架的。他似乎很少打架。记忆如此稀薄,几乎成为真空。这就是一个由头,他看不惯维系在眼前男孩和坐在艺体馆门前的女孩之间神秘的眼神。 潘景家骂骂咧咧地从地上爬起来,张卓群拉回视线,看站在自己面前的男孩,只是觉得似曾相识而已,他理着短发,一身橙色球衣停在了张卓群面前。 没有说任何话,开始厮打。 像两头野蛮的小兽。 真正动手的时候,张卓群才知道自己制造了一个如何棘手的难题。这是一个极富进攻性的人,他出手之狠使张卓群难以承受。这么多年来,唯一对张卓群构成恐惧的就是孩提时代在孤儿院的那次流血事件——他和一个叫做潘景家的男孩打架,原因仅仅是因为张卓群不服从他的命令,想穿过栅栏看一个穿公主裙的女孩。他霸道地对张卓群以及其他的孩子们说:“除了我,你们都在后面站着!”张卓群不甘示弱,向前走了一步,他们先是虎视眈眈地对视,后来,就打了起来。 他的脑袋被敲出了鲜血,泅浸了视线。他记得,那是一个红色的秋天。 他看见飞鸟斜斜地从空中飞过。 他虽不愿回头面对盛大曲折的过去,却有力地记住了一些细节,细微的,比如说,坚硬砸在头上时,眼前的电光火石,恍恍然被光线所折掉的白天和夜晚,天空笔直陷落,天光大灭,荒无人烟。 ——他和潘景家就如此重新成为仇人,站在爱和恨的两端,势不两立。他们最后都筋疲力尽地趴在地上,谁也不肯服输,即便张卓群的眼泪已经滑落出来。 潘景家忽然笑了:“你好像一个人。” “谁?” “像我小时候在孤儿院里的一个小伙伴。” 张卓群竖起了耳朵:“沈小朋?” “你是?” 张卓群靠在门柱上笑着:“我就是。” 潘景家用怀疑的目光看着面前的男孩,光线是暗暗的,在这个男孩的身后一跳一跳:“你真的是沈小朋?”他走过去,拉瘫坐在地上的张卓群。 望着伸过来的手,张卓群没有搭,自己站起来,对潘景家说:“这次又是你赢了!” 他背着书包,蔫蔫地敲开家门的时候,mama尖声叫了起来,她见到的儿子似乎是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浑身是血,他蹭了一把脸,对失魂落魄的mama说,理直气壮:“我打架了!” 我说:“潘景家在酒吧吃摇头丸和榛有什么关系?” 张卓群笃定地说:“有关系就是有关系!他还在酒吧里和人打架呢!据说是因为一个女孩,肯定是榛,他们…”张卓群低下了头,说不出话。 “为什么你就这么确信呢?” 静默的张卓群,在清澈的光线中顺着风吹的方向看去,看到一大片荒袤的天空。 我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你说一定是榛,潘景家才和那些人打架呢?” 其实,我是惴惴不安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的确有自己的私心。有些话,是我不敢对站在我面前的这个水晶一般透明的男孩说出口的,比如,在我看来,那个叫榛的女孩完全是放任自流的女子,就在昨天下午的雨中,我还看见她在便利店里买避孕药。而在她的身后站着的,就是她的弟弟,潘景家。 不难想象,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 可我不敢把这些对张卓群说。 “我觉得榛和潘景家不是一般的姐弟关系。” 张卓群叹了一口气说:“我倒愿意他们真的是姐弟,可他们不是,他们都是被人领养的孤儿。” 忽然觉得累了。 我说:“你该回家了吧。” “那你呢?” “我啊,我想随便转转,褐海这个地方,我想我呆不久的,再有一个月,我的实习就要结束了。” 张卓群笑了:“是不是想念你在澹川的小爱人了?” 这个小孩子,用一种幸福的眼神看着我,他还不知道我的童童已经死了,被碾在车轮的下面,死了。 我说:“大约是有点想了吧。” 我没头没脑地问了张卓群一句:“你知道去汉中路13号怎么走吗?” 他说:“知道,但不怎么好找。要不我带你去找吧。反正我也没意思,现在还不想回家,不想见到我妈,絮叨得要命。她要不是我妈,我非揍她一顿不可!” 我们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