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剑动天外 (第4/5页)
白衣少年却趁机而动,手中大笔连连震颤,飞速点向年青人头部的太阳xue、曲池xue、迎香xue,抬笔点画之际,竟像是挥洒了一座高山。 年青人微一仰身,白衣少年大笔一压,又转点他腹部的气海xue、关元xue,便如同点了几片绿意昂然的林丛。 但年青人仰身的同时,右腿已经踢向白衣少年的腹部。白衣少年只得旋身到年青人右侧,笔锋直向他右臂尺泽xue、孔最xue、列缺xue,却是在画流水向东,一泻而下。 年青人右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拍向白衣少年的前胸,迫得白衣少年不得不退。年青人腰一挺,这才直立而起,可就在他刚刚站直之时,灰衣人手中的三枚棋子却无声无息地打向他的肺俞、心俞、身柱三大要xue,年青人竟似早有所料,左手一握,三枚棋子已经被他扣在手中。 琴声猛地停了,青衫人惊疑地看着年青人,白衣少年和灰衣人见琴声停止,也只能放弃再次攻击的意图。 看了看手中的棋子,年轻人的目光缓缓扫过三人,眼中露出一丝了悟:“原来是蜀中石家三才子。” 目注着抱琴的青衫人,年青人淡声说:“你是琴绝石君。” 再转向手执棋盘的灰衣人:“棋痴石潇。” 这才凝视着握笔的白衫少年:“画圣石湘。” 石君却惊疑地看着年青人腰侧的配剑。那是一柄非常华丽的剑,剑鞘上镶着黄、红、青、蓝、绿、紫、黑七色宝珠,亮如天上的星子,晶莹剔透,色彩明丽。 如此绚丽的剑实在少见,可是刚才石家三兄弟却因为光注意人了,竟没有一人注意到这把剑。 年青人目注石君:“你们可知这是什么地方?” 石君惊疑地回答:“庐山。” “庐山在哪里?” 石君脸色一变,退后一步:“江西。” 年青人皱眉:“你既知道,怎么还敢放肆?” 石君陡地面色如土:“你当真是…” 年青人往棺中看了一眼,漠然地“哼”了一声:“能不能告诉我,你们的目的?” 石君为难地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弟弟,石湘却大声反驳:“我凭什么要回答你?” 年青人淡笑:“只凭这里是江西。” 石湘突然大笑一声:“哈哈!江西又如何?我石湘执笔走天下,这万里江山何处不可去得?尤其这庐山胜地,更需要我的画笔去为其添色!” 年青人淡淡一笑:“画圣石湘,果然是狂狷无状?” 石湘脸色一变:“你说什么?你可知我石湘的画千金难得?你可知多少丽人在渴望着我去描绘她们的姿色?” 石君急忙给石湘递眼色,让他不要多话,石湘却只装作看不见,仍然盯紧了年青人:“我倒是想请教,兄台又是何方神圣?却怎么一副占地为王的口气?” 年青人沉默了下:“你既然自称画圣,我就来和你以画为赌。当前景色任你选画,若真能画出庐山灵秀,我就回答你的问题,否则,你就要回答我的问题。” 石君石潇对看一眼,没有说话,但眼中的含意却很明显:他也太自不量力了,别的不敢说,但若以画为赌,石湘根本没有输的可能! 石湘也来了兴趣,右手一背一抬,一支大笔就已经拿在手中,他凝视着年青人:“好!但你可不要反悔!” 年青人背过手去:“你可决定要画什么?” 石湘毫不犹豫,伸手一指,嘴里吐出一个字:“你!” 他手指的竟然是年青人。 年青人意外地一挑眉:“我说的可是景色?” 石湘理所当然地说:“人便是景之极至!” 年青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可以!” 石湘不再说话,他竟然又从棺中拿出了一个画板,先把一张上好的白绢平铺在上,再将支架插进地下。这时,石潇已在研墨,石君则坐在地上,将琴重新装好琴弦,横放膝面,面容沈静而雍容。 石湘沉思了一会儿,才轻声道:“大哥,《潇湘水云》!” 石君一怔,潇湘水云?原来石家三兄弟从小就感情特别好,一起读书习字,形影不离。直到各有成就时,仍然三人一起,石君练琴,石潇就研究棋谱,石湘在一边做画。到后来竟成了习惯,石湘每次做画时,石君都会在一旁弹奏他喜欢的曲子,来帮他进入画境。但是所弹奏的曲调必与石湘所画意境相同,才能促使他尽快进入状态,混忘身外之事。 《潇湘水云》是南宋浙派琴师郭楚望所作,意为“每**九岭,为潇湘之云所蔽,以寓倦倦之意也。” 但现在画的却是人… 石君又看了一眼年青人,却有些明白了,这人的形貌举止无不现出一种飘逸之态,尤其在这山水之间,更似夺了云山之净,水天之韵… 于是,石君点了点头… 琴声起处,便如同见了云水掩映,烟波浩渺,琴声缓缓地流淌在这山青竹翠之间,与奔腾的水雾和在一起,水花在不断地飞溅,琴声在不断地飞扬。 石湘手中的笔也在和着乐声的节奏上下挥动,他的眼神专注极了。这时的他早不见了平时的跳脱不羁,却现出一种真正的书画大家才有的风度。 年青人挺立不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凝视着水流的去向,竟似看出了神!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终于,石湘抛下了笔,疲惫地长吁了一口气,但目光仍然没有离开画布,还在拧眉思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