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背叛的遗嘱_第五章寻找失去的现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寻找失去的现在 (第6/6页)

(把象和不受欢迎的婴儿相比较颇为牵强,这不是海明威的而是教授的;它大概是为了准备对小说作情感化解释)。它成为讨论的一个内容,并且引起了富有想象力的、被景色所感动的女人与头脑实在、拒绝加入前者观点的男人之间的对立。…短篇的主题由一系列的两极发展起来:自然的对立于人为的,本能的对立于理性的,思考的对立于闲谈的,活生生的对立于死气沉沉的(教授的意图变得清楚了:使女人成为积极的一极,男人则是道德的消极一极)。男人,自我中心(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人认为男人是自我中心),对女人的情感完全不能接受(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人这样讲),试图促使女人去做人工流产以便能够完全地像他们以前那样。…女人,对她来说,流产是完全违反自然的,很害怕杀死孩子(她不可能杀死孩子因为孩子还没有出生)并伤害自己。男人所说的一切都是虚伪的(不,男人所说的话都是寻常的安慰的话,在这类情景下唯一可能说的话);女人所说的一切都是讽刺的(还有许多别的可能性来解释姑娘的话)。他强迫她同意做这个手术("我不想你在不愿意时去做它",他曾两次说,而且什么也不能证明他不是真诚的),为了使她能够重新获得她的爱情(什么也不能证明她对这个男人的爱,以及她已经失去了这个爱),但是他向她要求这样的事本身已经导致她永远不会再爱他(什么也不能使得我们说出火车站这场戏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她接受了这个自我摧毁的形式(毁掉一个胎儿和毁掉一个女人不是一回事),做到了,像陀斯妥耶夫斯基所描写的在地底下的男人或像约瑟夫·K那样,她的个性的分家,这只不过反映了他的丈夫的态度:那我就去做,因为我无所谓。(反映另一个人的态度不是一种分家,否则所有服从家长的孩子都变为个性分家并与约瑟夫·K相像;还有,男人在短篇中没有任何地方被指为丈夫,因为在海明威那里女主人公始终都是姑娘(GIRL);如果美国教授把她全都称为"WOMAN",这是有意蔑视:言下之意两个人物便是海明威自己和他的妻子)。然后,她远离他并且…在自然中得到安慰:在麦田、树木、河流和远山中。她的平静的注视(我们对于看到自然在姑娘身上唤醒的情感一无所知;但是无论怎样他们并不平静,因为她紧接着说出的话是苦涩的),当她抬起眼睛向群山寻找求助的时候,让人想起圣诗篇121(海明威的风格愈是简练,他的评论者愈是浮夸)。但是这一精神状态却被固执地继续谈话的男人所破坏(让我们认真来读小说:不是美国人,而是姑娘在短暂离远之后,又重新说起话来并继续讨论;男人没有去追着讨论,他只是想让姑娘安静下来),并把她带向神经质危机的边缘。她于是向他作出发狂的呼喊:你可以为我做什么事情吗?…那么,请住嘴吧,我求你。这使人想到李尔王的永远不,永远不,永远不,永远不,永远不(引用莎士比亚毫无意义和引用陀斯妥耶夫斯基与卡夫卡一样)。"

    我们来做一个概括:

    一、在美国教授的解释中,小说被改变成一堂道德课;流产被预先认为是一种恶,人物被根据他们对此的关系而受到评判:因此女人("有想象力的","为风景所感动")代表自然、生机、本能、思索;男人("自我中心的","实实在在的")代表人为、理性、饶舌、暮气(顺便提一下在当代的道德报告中理性代表恶而本能代表善)。

    二、与作者传记靠拢(狡猾地将GIRL改为WOMAN),

    让人以为消极的和不道德的主角是海明威自己,他通过这个短篇作中介,作了一番自供;在这种情形下,对话失去了它的全部的高深莫测的特点,人物没有了神秘,对于读了海明威传记的人来说,这些人物已完全被限定而且一目了然。

    三、短篇小说原来的美学特点(它的无心理性,人物的过去有意地被掩盖,非戏剧性特点,等等)没有得到重视;更糟的是,这一美学特点被取消。

    四、从小说的基本因素出发(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动身去做流产),教授在发明他自己的小说:一个自我中心的男人正在强迫他的妻子去做流产;妻子蔑视她的丈夫,她永远不会再爱她。

    五、这另一个小说绝对平淡并充满陈腔滥调;然而,经过先后同陀斯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圣经和莎士比亚相比较(教授成功地在仅仅一个段落里聚集了所有时代的最高权威),它仍保留着自己的伟大作品的地位,并因此而证明,尽管作者道德贫乏,他仍使教授对他感兴趣。

    十一

    这样,媚俗化的翻译将艺术作品置于死地。早在美国教授把这种教诲式的含义强加给这一短篇之前四十多年,在法国,《白象般的群山》在《失去的天堂》题目下译出,题目并不来自海明威(在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中这个短篇都未曾采用这一题目),它提示了同样的含义(失去的天堂:流产前的无辜,怀孕所许诺的幸福,等等,等等)。

    媚俗化(KISCHIFIANTE)①的翻译,事实上,不是一位美国教授或一位本世纪初布拉格指挥(继他之后其他和其他的乐队指挥都准许了他对《杰努发》的修改)的毛病;这是来自集体的无意识的一种诱惑,形而上学台词提示者的一个命令,一个持久的社会要求,一种力量。这一力量所针对的不仅仅是艺术,它首先针对的是现实本身。它所作的与福楼拜、雅那切克、乔伊斯、海明威所作的正好相反。它将那些陈词老调的面纱抛在现在一刻之上,使真实的面貌消失。

    为的是你永远不知道你有过的经历。

    ——

    ①KISCHIFIANTE:使媚俗化;本书作者创造的法语词,由KISCH派生而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