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邯郸遇奇缜言慎行 (第3/4页)
,吕不韦长吁一声,顿时靠在了劲软的大垫上,轻跺一脚,这辆四面铜格垂帘的特制马车便轻盈驶出了街巷,直向南门外飞去。暮色时分,这辆缁车又飞出山谷营地,进了邯郸南门,便向灯火灿烂马鸣萧萧的胡坊而来。 邯郸胡坊,便是胡人聚居的区域。赵国胡风源远流长,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相继征服北方诸胡,林胡羌胡东胡等诸多崩溃星散的胡人部族便纷纷移居赵国北部草原,胡人商旅便也纷纷进入了赵国腹地城池。其时人口便是强盛根基,任何邦国都不会拒绝外族进入定居,一时间邯郸胡风极盛,胡人聚居区几乎占据了整个邯郸的西北城区。胡人商旅以从大草原输入马匹牛羊皮革兵刃,从赵国输出盐铁布帛五谷烈酒为主要生意。久而久之,这邯郸胡坊便成了中原列国对草原胡人商路的一个根基之地。胡人商旅淳厚粗砺,最认打过交道又守信用的老客,加之酒风极盛,于是这胡坊之中便多有胡地酒肆客寓。举凡大宗生意,胡商便将客商邀入酒肆先痛饮一番,成交之后,便再以热辣辣的胡女将客商留宿一夜。次日双方皆大欢喜,生意便磐石一般稳固。邯郸市谚云:“胡酒胡女,伊于胡底,泱泱胡坊,热风荡荡。”说得便是这胡坊区的特异风景。 缁车驶进了最宽阔的一条石板街,又拐进了一条风灯摇曳的小巷。 进得小巷半箭之地,便见“岱海胡寓”四个大字随着风灯摇曳闪烁。缁车到得门前,便见门厅风灯下肃立着四名红色胡服的金发女郎。当先两人笑吟吟走了上来,一人打起车帘,另一人便伸手搀扶车中贵客。 “免了。”吕不韦拨开了那只雪白丰腴的手臂,跨步下车“云庐。” 一名胡服虬髯的男子殷勤迎来:“云庐在后,主人请随我来。” 胡寓散漫宽敞,与中原寓所大异其趣。进了灯火煌煌的门厅,便是一条宽约三丈长约一箭之地的竹篱甬道,胡人呼为箭道。常有客商酒后技痒,便在尽头栽一草靶炫耀箭法。穿过甬道,便是一片数十亩地大的绿油油草地,挺拔的胡杨疏密有致地围出了大大小小诸多“院落”一盏盏风灯在林间院落闪烁飞动,风灯之后的帐篷便是胡寓独特的客房。 穿过一条幽静的林间小径,便见两盏风灯吊在两根拙朴的青石灯柱上“云庐”二字随风摇曳,恍惚间便是阴山牧场一般。进了灯柱一箭之地,便是一大三小四顶帐篷。虬髯男子在中间一顶白色大帐前停下脚步,昂昂拱手道:“禀报主人:云庐六亩草地,右帐三名侍女,左帐两名炊师,后帐是主人家老仆役。若有不时需求,摇动帐前风灯,奴仆即刻便到。禀报主人,禀报完毕!” “胡人也学得周章。”吕不韦笑着一挥手“三侍女退去,右帐留下。” “主人!”虬髯男子顿时红脸“三女白得像阴山雪,嫩得像岱海草,温顺得象绵羊,酸热的马xx子像汩汩泉水!主人要退,便是瞧不起我岱海林胡!” 哈哈大笑一阵,吕不韦突然压低声音道:“生意成交之后再要。不少你金。” “嗨!”虬髯男子昂昂一声,便大步去了右帐。此时安置好车马的黄衫老者正好赶来,便在右帐外与虬髯男子嘀咕得几句。片刻之后,三名胡女便欢天喜地地跟着虬髯男子去了。 进得大帐一踏上六寸厚的羊毛地毡,吕不韦周身便是一阵酸软,不由分说便躺倒在地长长地伸展了一番。黄衫老者轻步进帐,叹息一声便道:“先生实在该有个女仆也。老朽之意,这便物色一个胡女进来。”吕不韦骤然翻身坐起,笑道:“展个懒,却于女仆何干?”黄衫老者歉疚道:“先生万金之身,出行唯带老朽一人,身边诸事多有不便。老朽之见,一剑士、一女仆必不可少。”吕不韦思忖片刻道:“女仆作罢。剑士倒是有一个也好,只是一时尚无适当之人。” “老朽之见,荆云义士便最好。” “荆云?大材小用也。”吕不韦摇摇头却又恍然“对也,请他举荐一个。” “好,此事老朽办理。”黄衫老者笑道“先生疲惫若此,晚餐用些甚个?” “疲惫个甚?”吕不韦心不在焉地一挥手“胡饼羊骨汤,薛甘醪。”老者转身正要走,吕不韦却又突兀一句“今日之事办得好!居所清楚了么?”黄衫老者恍然笑道:“些许小事,先生竟如此记挂?一切都清楚了,老朽明日禀报。”吕不韦摇摇手:“不,晚餐用完便说。”老者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便出帐去了。 片刻之后,一大盆浓稠雪白的羊骨汤、一盘黑厚劲软的燕麦饼、一桶异香弥漫的甘醪便捧进了帐篷。吕不韦狼吞虎咽一阵,顿时便是周身汗水,起身在后帐用热水一番沐浴,换上一领宽松的丝绸大袍,便唤来老总事会商。半个时辰后,黄衫老者匆匆出了云庐。吕不韦也漫步出了白色大帐,悠悠然进了树叶哗哗的胡杨林。 虽是初秋,邯郸的清晨却已经有了几分萧瑟的凉意。 一辆极是寻常的两马缁车出了岱海胡寓,几经曲折便辚辚驶进了一条隐秘幽静的长街,长街将尽,又骤然折进了一条石板小巷。小巷尽头又是一折,缁车便戛然刹住了。驭手回首低声道:“禀报先生:巷套巷,道窄不能回车。”车中一声咳嗽,一个白衣散发人走下车来,对驭手低声吩咐了几句,缁车便丢下白衣人辚辚折了回去。 白衣人站在巷口一番打量,不禁便皱起了眉头。这条深藏长街之后的小巷煞是奇特:两侧是一色清森森的石板墙,高得足以遮挡四周屋顶的视线,原本便只有一车之路的小巷,在高墙夹峙下便成了一条深邃的峡谷;小巷口守着两棵冠盖硕大的老榆树,枝杈伸展相拥,将深邃的巷道峡谷变得一片幽暗,若是路人匆匆而过,站在老树之外绝然看不进巷口一丈;老榆树的叶子已经开始飘落,零星黄叶在巷中随风飞旋,沙沙之声更是倍显出落寞空旷。 思忖片刻,白衣人终是踏进了幽暗的巷道。 走进小巷丈许,一股腐叶气息便扑面而来。分明是石板巷道,脚下却没有丝毫声息,静得使人心跳。低头打量,年复一年的落叶已经堆起了两三尺深,惟有中间的腐败落叶有隐隐足迹,算是一条不甚明显的小径。几乎用不着揣摩,便知这条小巷极少有人进出。白衣人无声无息地走得一阵,蓦然便见右手石墙中一个门洞,一片黝黑的物事牢牢镶嵌在两边石墙之中。仔细一看,黝黑物事竟是两扇坚实的木门,门厅入深三五尺,外边还有三级台阶。 白衣人略一思忖,便用力拍门:“开门,我是债主——” 连喊数声,黝黑的铁包木门才咣当打开一方小窗,一个红衣小吏模样的中年人探出头来将来人端详一阵,便拉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