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_卷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六 (第2/4页)

,每二年之内各举一人。冬十月丙子,以尚书令、彭城王 浟为太保,长乐王尉粲为太尉。己酉,野雉栖于前殿之庭。十一月甲辰,诏曰: “朕婴此暴疾,奄忽无逮。今嗣子冲眇,未闲政术,社稷业重,理归上德。右丞相、 长广王湛研机测化,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内瞻仰,同胞共气,家国所凭,可遣 尚书左仆射、赵郡王睿喻旨,征王统兹大宝。其丧纪之礼一同汉文,三十六日悉从 公除,山陵施用,务从俭约。”先是帝不豫而无阙听览,是月,崩于晋阳宫,时年 二十七。大宁元年闰十二月癸卯,梓宫还邺,上谥曰孝昭皇帝。庚午,葬于文靖陵。

    帝聪敏有识度,深沉能断,不可窥测。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望风表,迥然 独秀。自居台省,留心政术,闲明簿领,吏所不逮。及正位宸居,弥所克励。轻徭 薄赋,勤恤人隐。内无私宠,外收人物,虽后父位亦特进无别。日昃临朝,务知人 之善恶,每访问左右,冀获直言。曾问舍人裴泽在外议论得失。泽率尔对曰:“陛 下聪明至公,自可远侔古昔,而有识之士,咸言伤细,帝王之度,颇为未弘。”帝 笑曰:“诚如卿言。朕初临万机,虑不周悉,故致尔耳。此事安可久行,恐后又嫌 疏漏。”泽因被宠遇。其乐闻过也如此。赵郡王睿与厍狄显安侍坐,帝曰:“须拔 我同堂弟,显安我亲姑子,今序家人礼,除君臣之敬,可言我之不逮。”显安曰: “陛下多妄言。”曰:“若何?”对曰:“陛下昔见文宣以马鞭挞人,常以为非, 而今行之,非妄言耶?”帝握其手谢之。又使直言。对曰:“陛下太细,天子乃更 似吏。”帝曰:“朕甚知之,然无法来久,将整之以至无为耳。”又问王晞,晞答 如显安,皆从容受纳。性至孝,太后不豫,出居南宫,帝行不正履,容色贬悴,衣 不解带,殆将四旬。殿去南宫五百余步,鸡鸣而去,辰时方还,来去徒行,不乘舆 辇。太后所苦小增,便即寝伏閤外,食饮药物尽皆躬亲。太后常心痛不自堪忍,帝 立侍帷前,以爪掐手心,血流出袖。友爱诸弟,无君臣之隔。雄断有谋,于时国富 兵强,将雪神武遗恨,意在顿驾平阳,为进取之策。远图不遂,惜哉!初,帝与济 南约不相害。及舆驾在晋阳,武成镇邺,望气者云邺城有天子气。帝常恐济南复兴, 乃密行鸠毒,济南不从,乃扼而杀之。后颇愧悔。初苦内热,频进汤散。时有尚书 令史姓赵,于邺见文宣从杨愔、燕子献等西行,言相与复仇。帝在晋阳宫,与毛夫 人亦见焉。遂渐危笃。备禳厌之事,或煮油四洒,或持炬烧逐。诸厉方出殿梁,骑 栋上,歌呼自若,了无惧容。时有天狗下,乃于其所讲武以厌之。有兔惊马,帝坠 而绝肋。太后视疾,问济南所在者三,帝不对。太后怒曰:“杀之耶?不用吾言, 死其宜矣!”临终之际,唯扶服床枕,叩头求哀。遣使诏追长广王入纂大统,手书 云:“宜将吾妻子置一好处,勿学前人也。”

    论曰:神武平定四方,威权在己,迁邺之后,虽主器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 出。文宣因循鸿业,内外叶从,自朝及野,群心属望,东魏之地,举国乐推,曾未 期月,遂登宸极。始则存心政事,风化肃然,数年之间,朝野安出。其后纵酒肆欲, 事极猖狂,昏邪残暴,近代未有,飨国不永,实由斯疾。济南继业,大革其弊,风 教粲然,搢绅称幸。股肱辅弼,虽怀厥诚,既不能赞弘道德,和睦亲懿,又不能远 虑防身,深谋卫主,应断不断,自取其咎。臣既诛夷,君寿废辱,皆任非其器之所 致尔。孝昭早居台阁,故事通明,人吏之间,无所不委。文宣崩后,大革前弊。及 临尊极,留心更深,时人服其明而识其细也。情好稽古,率由礼度,将封先代之胤, 且敦学校之风,征召英贤,文武毕集。于时周氏朝政移于宰臣,主将相猜,不无危 殆。乃眷关右,实怀兼并之志,经谋宏远,实当代之明主,而降年不永,其故何哉? 岂幽显之间,实有报复,将齐之基宇止在于斯,帝欲大之,天不许也?

    译文

    孝昭皇帝高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文宣皇帝的同母弟弟。小时候才智超群,很早就有能成大事的器量,武明皇太后早就宠爱看重他。魏国元象元年,封为常山郡公。等到文襄帝执掌国政,派遣中书侍郎李同轨到霸府作弟弟们的老师。皇帝阅读图书,弄清它的本旨而不喜欢辞采。常常感叹说:“虽然盟津的军队,左边的马震动而不致挫败。”认为能够做到。于是专心阅读《漠书》,读到《李陵传》,一直赞赏他的行为。聪明过人,和他交游过的人,一旦知道了他们祖辈的名讳,终身不再不慎冒犯。李同轨病死,又命令开府长流参军刁柔代替他,刁柔性格严厉偏狭,不适合诱导训诲人,中途被遣送出来。皇帝送他出门,表情悲伤,流下了眼泪,旁边的人没有不叹息的。他敬重学业重视旧交就像这样。

    天保初年,晋升爵位为王。天保五年,授任并省尚书令。皇帝善于决断,擅长文辞义理,省内的人害怕并服从他。天保七年,跟随文宣帝返回邺城。文宣帝认为尚书上奏政事,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命令皇帝和朝中大臣先讨论确定是非,然后陈述奏上。皇帝擅长执政的方法,分析判断都合乎道理,文宣帝赞叹器重他。天保八年,转任司空、录尚书事。天保九年,授任大司马,仍任绿尚书。

    当时文宣帝沉溺于游乐宴饮,皇帝忧伤气愤流露在表情上,文宣帝觉察到,对皇帝说:“祇要让你在,我为什么不放纵行乐?”皇帝祇是哭泣拜倒在地上,始终不说话。文宣帝也十分悲伤,把酒杯推到地下说:“你以此嫌我,从今以后敢送酒来的人,斩了他!”于是取来所用的酒杯全都砸坏丢弃。后来更加沉湎于游乐宴饮,有时到各皇亲国戚家比武搏击,不分贵贱。衹是常山王一到,裹裹外外都静了下来。皇帝又秘密撰写条例,将要进谏,他的朋友王晞认为不可。皇帝没有听从,藉机会竭力劝说,于是文宣帝大怒。顺成后本来是魏朝宗室,文宣帝想要皇帝离开她,私下为皇帝广泛寻求美好的女子,希望转移他对顺成后的宠爱。皇帝虽然接受旨意接纳,但和顺成后的情意更加深厚。皇帝的性格十分严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