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_卷二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一 (第3/10页)

,并令朝士与季式亲狎者,就季 式宅宴集。其被优遇如此。

    翼长兄子永乐、次兄子延伯,并和厚有长者称,俱从翼举义。永乐官至卫将军、 右光禄大夫、冀州大中正,出为博陵太守,以民事不济,自杀。赠使持节、督沧冀 二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冀州刺史。子长命,本自贱出,年二十余始被收举。猛暴 好杀,然亦果于战斗。初于大夏门拒尔朱世隆,以功累迁左光禄大夫。高祖遥授长 命雍州刺史,封沮阳乡男,一百户。寻进封鄢陵县伯,增二百户,武定中,随仪同 刘丰讨侯景,为景所杀。赠冀州刺史。延伯历中散大夫、安州刺史,封万年县男, 邑二百户。天保初,加征西将军,进爵为子。卒,赠太府少卿。

    自昂初以豪侠立名,为之羽翼者,呼延族、刘贵珍、刘长狄、东方老、刘士荣、 成五彪、韩愿生、刘桃棒;随其建义者,李希光、刘叔宗、刘孟和。并仕宦显达。

    孟和名协,浮阳饶安人也。孟和少好弓马,率性豪侠。幽州刺史刘灵助之起兵 也,孟和亦聚众附昂兄弟,昂遥应之。及灵助败,昂乃据冀州,孟和为其致力。会 高祖起义冀州,以孟和为都督。中兴初,拜通直常侍。二年,除安东将军。寻加征 东将军、金紫光禄。以建义勋,赐爵长广县伯。天平中,卫将军、上党内史,罢郡, 除大丞相司马。武定元年,坐事死。

    叔宗字元纂,乐陵平昌人。和谨,颇有学业,举秀才。稍迁沧州治中。永安中, 加镇远将军、谏议大夫。兄海宝,少轻侠,然为州里所爱。昂之起义也,海宝率乡 闾袭沧州以应昂,昂以海宝权行沧州事。前范阳太守刁整心附尔朱,遣弟子安寿袭 杀海宝。叔宗仍归于昂。中兴初,高祖除前将军、廷尉少卿。太昌初,加镇军将军、 光禄大夫。天平初,除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二年卒。赠使持节、仪同、定州刺 史。

    老字安德,鬲人。家世寒微。身长七尺,膂力过人。少粗犷无赖,结轻险之徒 共为贼盗,乡里患之。魏末兵起,遂与昂为部曲。义旗建,仍从征讨,以军功除殿 中将军。累迁平远将军。除鲁阳太守。后除南益州刺史,领宜阳太守,赐爵长乐子。 老频为二郡,出入数年,境接群蛮,又邻西敌,至于攻城野战,率先士卒,屡以少 制众,西人惮之。显祖受禅,别封阳平县伯,迁南兖州刺史。后与萧轨等渡江,战 没。

    希光,渤海蓚人也。父绍,魏长广太守,希光随高乾起义信都。中兴初,除安 南将军、安德郡守。后为世祖开府长史。武定末,从高岳平颍川,封义宁县开国侯, 历颍、梁、南兖三州刺史。天保中,扬州刺史,与萧轨等渡江,战没。赠开府仪同 三司、西兖州刺史。子子令,尚书外兵郎中。武平末,通直常侍。隋开皇中,卒于 易州刺史。希光族弟子贡,以与义旗之功,官至吏部郎,后为兖州刺史。坐贪暴为 世宗所杀。

    显祖责陈武废萧明,命仪同萧轨率希光、东方老、裴英起、王敬宝步骑数万伐 之。以七年三月渡江,袭克石头城。五将名位相侔,英起以侍中为军司,萧轨与希 光并为都督,军中抗礼,不相服御,竞说谋略,动必乖张。顿军丹阳城下,值霖雨 五十余日,及战,兵器并不堪施用,故致败亡。将帅俱死,士卒得还者十二三,所 没器械军资不可胜纪。萧轨、王宝事行,史阙其传。

    裴英起,河东人。其先晋末渡淮,寓居淮南之寿阳县。祖彦先,随薛安都入魏, 官至赵郡守。父约,渤海相。英起聪慧滑稽,好剧谈,不拘仪检,仁魏至定州长史。 世宗引为行台左丞。天保中,都官尚书,兼侍中,及战没,赠开府、尚书左仆射。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之蓚人也。父回,魏司空。隆之性宽和,有度 量。弱冠州郡主簿,起家奉朝请,领直后。汝南王悦开府,为中兵参军。

    初,延昌中,道人法庆作乱冀方,自号“大乘”,众五万余。遣大都督元遥及 隆之擒获法庆,赐爵武城子。俄兼司徒主簿、河南尹丞。时青、齐二州士民反叛, 隆之奉使慰谕,咸即降款。永安中,抚军府长史。尔朱兆等屯据晋阳,魏朝以河内 要冲,除隆之龙骧将军、河内太守,寻加持节、后将军、假平北将军、当郡都督。 未及到郡,属尔朱兆入洛,庄帝幽崩。隆之以父遇害,常怀报雪,因此遂持节东归, 图为义举。时高乾告隆之曰:“尔朱暴逆,祸加至尊,弟与兄并荷先帝殊常之眷, 岂可不出身为主,以报仇耻乎?”隆之对曰:“国耻家怨,痛入骨髓,乘机而动, 今实其时。”遂与乾等定计,夜袭州城,克之。乾等以隆之素为乡里所信,乃推为 刺史。隆之尽心慰抚,人情感悦。

    寻高祖自晋阳东出,隆之遣子子绘奉迎于滏口,高祖甚嘉之。既至信都,集诸 州郡督将僚吏等议曰:“逆胡尔朱兆穷凶极虐,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捐弃,今 所在蜂起,此天亡之时也。欲与诸君剪除凶羯,其计安在?”隆之对曰:“尔朱暴 虐,天亡斯至,神怒民怨,众叛亲离,虽握重兵,其强易弱。而大王乃心王室,首 唱义旗,天下之人,孰不归仰?愿大王勿疑。”中兴初,拜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 尔朱兆等军于广阿,十月,高祖与战,大破之。乃遣隆之持节为北道大使。高祖将 击尔朱兆等军于韩陵,留隆之镇邺城。尔朱兆等走,以隆之行冀州事,仍领降俘三 万余人,分置诸州。

    寻征为侍中。时高祖自洛还师于邺。隆之将赴都,因过谒见,启高祖曰:“斛 斯椿、贺拔胜、贾显智等往事尔朱,中复乖阻,及讨仲远,又与之同,猜忍之人, 志欲无限。又叱烈延庆侯念贤皆在京师,王授以名位,此等必构祸隙。”高祖经宿 乃谓隆之曰:“侍中昨言,实是深虑。”寻封安德郡公,邑二千户,进位仪同三司。 于时朝议以尔朱荣佐命前朝,宜配食明帝庙庭。隆之议曰:“荣为人臣,亲行杀逆, 安有害人之母,与子对飨?考古询今,未见其义。”从之。诏隆之参议麟趾阁,以 定新制。又赠其妻祖氏范阳郡君。隆之表以先爵富城子及武城子转授弟子孝琬等, 朝廷嘉而从之。后为斛斯椿等构之于魏帝,逃归乡里。高祖知其被诬,召赴晋阳。 魏帝寻以本官征之,隆之固辞不赴。仍以隆之行并州刺史。魏清河王亶为大司马。 长史。

    天平初,复入为侍中,预迁都之议。魏静帝诏为侍讲,除吏部尚书,加侍中, 以本官行冀州事。阳平民路绍遵聚众反,自号行台,破定州博陵郡,虏太守高永乐, 南侵冀州。隆之令所部长乐太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