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六 (第2/5页)
于塞下。世祖遣黄门徐世荣乘传赍周书问韶。韶以周 人反覆,本无信义,比晋阳之役,其事可知。护外托为相,其实王也,既为母请和, 不遣一介之使申其情理,乃据移书即送其母,恐示之弱。如臣管见,且外许之,待 后放之未晚。不听。遂遣使以礼将送。护既得母,仍遣将尉迟迥等袭洛阳。诏遣兰 陵王长恭、大将军斛律光率众击之,军于邙山之下,逗留未进。世祖召谓曰:“今 欲遣王赴洛阳之围,但突厥在此,复须镇御,王谓如何?”韶曰:“北虏侵边,事 等疥癣,今西羌窥逼,便是膏肓之病,请奉诏南行。”世祖曰:“朕意亦尔。”乃 令韶督精骑一千,发自晋阳。五日便济河,与大将共量进止。韶旦将帐下二百骑与 诸军共登邙阪,聊观周军形势。至大和谷,便值周军,即遣驰告诸营,追集兵马。 仍与诸将结阵以待之。韶为左军,兰陵王为中军,斛律光为右军,与周人相对。韶 遥谓周人曰:“汝宇文护幸得其母,不能怀恩报德,今日之来,竟何意也?”周人 曰:“天遣我来,有何可问。”韶曰:“天道赏善罚恶,当遣汝送死来耳。”周军 仍以步人在前,上山逆战。韶以彼徒我骑,且却且引,待其力弊,乃遣下马击之。 短兵始交,周人大溃。其中军所当者,亦一时瓦解,投坠溪谷而死者甚众。洛城之 围,亦即奔遁,尽弃营幕,从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物弥满川泽。车驾幸洛 阳,亲劳将士,于河阴置酒高会,策勋命赏,除太宰,封灵武县公。天统三年,除 左丞相,永昌郡公,食沧州干。 武平二年正月,出晋州道,到定陇,筑威敌、平寇二城而还。二月,周师来寇, 遣韶与右丞相斛律光、太尉兰陵王长恭同往捍御。以三月暮行达西境。有柏谷城者, 乃敌之绝险,石城千仞,诸将莫肯攻围。韶曰:“汾北、河东,势为国家之有,若 不去柏谷,事同痼疾。计彼援兵,会在南道,今断其要路,救不能来。且城势虽高, 其中甚狭,火弩射之,一旦可尽。”诸将称善,遂鸣鼓而攻之。城溃,获仪同薛敬 礼,大斩获首虏,仍城华谷,置戍而还。封广平郡公。 是月,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五月,攻服秦城。 周人于姚襄城南更起城镇,东接定阳,又作深堑,断绝行道。韶乃密抽壮士,从北 袭之。又遣人潜渡河,告姚襄城中,令内外相应。渡者千有余人,周人始觉。于是 合战,大破之,获其仪同若干显宝等。诸将咸欲攻其新城,韶曰:“此城一面阻河, 三面地险,不可攻,就令得之,一城地耳。不如更作一城壅其路,破服秦,并力以 图定阳,计之长者。”将士咸以为然。六月,徙围定阳,其城主开府仪同杨范固守 不下。韶登山望城势,乃纵兵急攻之。七月,屠其外城,大斩获首级。时韶病在军 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 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 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范等面缚,尽获其众。 韶疾甚,先军还。以功别封乐陵郡公。竟以疾薨。上举哀东堂,赠物千段、温 明秘器、辒辌车,军校之士陈卫送至平恩墓所,发卒起冢。赠假黄钺、使持节、都 督朔并定赵冀沧齐兖梁洛晋建十二州诸军事,相国、太尉、录尚书事、朔州刺史, 谥曰忠武。 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重以婚媾,望倾朝野。长于计略,善于御 众,得将士之心,临敌之日,人人争奋。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教训子弟,闺 门雍肃,事后母以孝闻,齐世勋贵之家罕有及者。然僻于好色,虽居要重,微服间 行。有皇甫氏,魏黄门郎元瑀之妻,弟谨谋逆,皇甫氏因没官。韶美其容质,上启 固请,世宗重违其意,因以赐之。尤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 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长子懿嗣。 懿,字德猷,有资仪,颇解音乐,又善骑射。天保初,尚颍川长公主。累迁行 台右仆射,兼殿中尚书,出除兖州刺史。卒。子宝鼎嗣。尚中山长公主,武平末, 仪同三司。隋开皇中,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大业初,卒于饶州刺史。 韶第二子深,字德深。美容貌,宽谨有父风。天保中,受父封姑臧县公。大宁 初,拜通直散骑侍郎。二年,诏尚永昌公主,未婚,主卒。河清三年,又诏尚东安 公主。以父频著大勋,累迁侍中、将军、源州大中正,食赵郡干。韶病笃,诏封深 济北王,以慰其意。武平末,徐州行台左仆射、徐州刺史。入周,拜大将军,郡公, 坐事死。 韶第三子德举,武平末,仪同三司。周建德七年,在邺城与高元海谋逆,诛。 韶第四子德衡,武平末,开府仪同三司,隆化时,济州刺史。入周,授仪同大 将军。 韶第七子德堪,武平中,仪同三司。隋大业初,汴州刺史,卒于汝南郡守。 荣第二子孝言,少警发有风仪。魏武定末,起家司徒参军事。齐受禅,其兄韶 以别封霸城县侯授之。累迁仪同三司、度支尚书、清都尹。孝言本以勋戚绪余,致 位通显,至此便骄奢放逸,无所畏惮。曾夜行,过其宾客宋孝王家宿,唤坊民防援, 不时应赴,遂拷杀之。又与诸yin妇密游,为其夫觉,复恃官势,拷掠而殒。时苑内 须果木,科民间及僧寺备输,悉分向其私宅种植。又殿内及园中须石,差车牛从漳 河运载,复分车回取。事悉闻彻,出为海州刺史。寻以其兄故,征拜都官尚书,食 阳城郡干,仍加开府。迁太常卿,除齐州刺史,以赃贿为御史所劾。属世祖崩,遇 赦免。拜太常卿,转食河南郡干,迁吏部尚书。 祖珽执政,将废赵彦深,引孝言为助。除兼侍中,入内省,典机密,寻即正, 仍吏部尚书。孝言既无深鉴,又待物不平,抽擢之徒,非贿则旧。有将作丞崔成, 忽于众中抗言曰:“尚书天下尚书,岂独段家尚书也!”孝言无辞以答,惟厉色遣 下而已。寻除中书监,加特进。又托韩长鸾,共构祖珽之短。及祖出后,孝言除尚 书右仆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