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苍茫_第179章军舰不是白卖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9章军舰不是白卖的 (第3/3页)

国大陆的交手方略,既能保护资源与市场不被列强把

    能壮大自身此消彼长,到时候列强越来越难以控权、租借、海关等等,甚至是香港与澳门,收回只是早晚的事情。

    资源自己开发,市场自己满足,列强在中国就失去了吸血的能力。

    李秉衡当初大力扶持国内的机械行业与轻纺行业,甚至帮助国内的航运业,就是出于这两点。

    开发资源需要技术与设备,还有资金占领市场需要优质的商品,或者说能造的出,造的比列强好。

    这需要整个完备的工业体系支撑,不是一蹴而就。

    即便是兰芳,到:在也没有完成整个工业体系,初步预计要到三年后。

    而目前兰芳最紧缺的就人力资源,还有煤铁。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一直就有,随着扩张的速度急剧加快,缺口一直补不上。另外虽然兰芳目前的领土并不缺煤铁,但开发不易,需要时间,但势头极猛的工业化进程使得钢铁异常紧缺。

    明年的钢产量预计可以达到一百八十万吨,仍有超过百万吨的缺口,去年一年从大陆进口了十多万吨的钢,四十多万吨的生铁,基本大部分都成为各种特种钢。普通钢铁都是从美国进口,每个月都有将近十万吨的钢材从美国运到兰芳。

    后年的情要好一点,兰芳的几家钢铁公司括最大的复兴钢铁公司都将完成产能大规模升级,加上德国与美国帮助开发的钢铁公司,预计后年钢产量可以达到两百六十万吨。

    目前受到兰芳在重工尤其是造船与铁路上的大规模投入的刺激兰芳与国内陆续有财阀世家开始投资于钢铁企业。

    “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过讲求有效率的利伯维尔场经济,‘造不如买不如租’,我们的祖辈商人早就用切实行动证明了来自西方的这一理论。南洋商人为什么富因为他们讲究利益与效率。钢铁工业投入大,见效慢不定就赔钱甚至身家俱毁。我们华人很难让他们自己站出来兴办重工业,我们兰芳如果不补贴制铁造船兵工各厂,不坚持采用国产武器,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技术储备,也就不可能建立自己的工业永动机,对其他产业如纺织和机械工具等旁支产业的提携作用也就无从谈起。这一点,日本比我们做的好。”李秉衡正为目前兰芳所产生的问题而时常陷入沉思,不知不觉就是长篇大论。

    载洵与萨镇冰欧美去过两次,也有了些见识,对他的话虽然不全明白,但听在耳中却是觉得极为有理。

    “兰芳起步晚,建国时间短,在多方面有所不逮。比如建一个年产五十万吨铁矿石的开矿公司,三年还算是快的。汉冶萍累计用银三千多万两,即便去年得了兰芳入股,得了兰芳的技术与设备,预计明年年产钢二十万吨,产铁矿一百一十万吨。这已经殊为不易,兰芳也投入了一千五百多万两,才有如此局面。就算在兰芳,兴办一家年产钢二十万吨的工厂,没有一千万两白银也是万万不能的,况且还需时需力。”

    程璧光长叹一声道:“如今我们兰芳在这煤铁上所费甚多,由于造船用去无数,钢铁紧张,只能大规模向美国与德国进口,成本多出不少。

    如果我们仿照汉冶萍的成例,在国内合作开矿,合办冶钢与炼焦工厂,到时候可以以这些资产作抵押,向兰芳银行申请贷款,或者以大清的矿产、地产等资产入股兰芳的造船厂,不论是订购军舰还是自造军舰,岂不两全其美?”

    李秉衡意外的看了他一眼,只不过在他面前略提过兰芳将来在国内的钢铁构想,他便能无师自通的想出这几个办法,看来一直在动脑筋如何振兴中国海军。

    载洵与萨镇冰互相看了一眼,心想这倒比英国与日本等列强巧取豪夺要公平上不少,而且还为大清设想,委实是诚恳之谈。

    两人又是高兴又是迟,吃不准对方这么殷勤的背后是否有什么阴谋与不可告人的目的,毕竟大清跟列强打交道吃的明亏暗亏着实太多了。

    这兰芳能把列强玩弄于股掌之上,也有许多了不得的人物,比如这洋人都推崇备至的李光华,硬是在南洋创下了一番基业,将一盘散沙又不肯投资重工业的富商们集合起来,将这兰芳几年功夫就换了新颜,的确是个人才。

    两人与他都没有打过交道,不知道对方的脾性,心是动了,只不过就是有些忐忑不安。

    “换做从前,此法定然阻力许多,难以实行。但如今正当变局,我兄长也是致力于改革的,说不得可以一试。”载洵迟疑着说道。

    摄政王载今内外交困,自己兄弟的话是肯听的,只要说动了载洵,说不定就成功了一半。

    李秉衡高兴的说道:“那好,今日且为二位洗尘接风,等明日我等仔细商议。”

    萨镇冰与程璧光都是满脸喜色,从对方的眼神中都看到了几分希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