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分工非常明确 (第2/2页)
所支教的乡村更是全县最穷的地方,为了修缮校舍,我和梦遥还有老村长反反复复跑了多次县里,可最终都因没有这笔资金,或者资金紧张等其他理由给我们打付了回来。 学校不能授课就完不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国家的政策就是为了改善西部偏远山区的基础教育,为的就是让这里的孩子都有书读,有学上,同时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局面。 支教,一方面能为孩子们带去一份光明,一份希望,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表达能力,而且,与孩子们交流,能得到一份心灵的陶冶。 不是知识获取的多少,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的眼睛通过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体会到一种不用言语却可以深刻感受到的爱,眼看着下半年的学期过半了,在坐以待毙等下去也不是办法,既然政府拿不出钱,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我的初步计划是筹一些钱出来,然后让老村长在组织一些人上山伐些木头,在开采点石料。木材可以制作成房梁,又可以找木匠大写座椅板凳什么的。至于石料可以铺设墙体地面什么的,有了建筑材料,剩下的一些教学必须品用钱就能搞定了。 关于筹钱的事情,我只和梦遥商量了一下,她没有任何犹豫就将自己手里的几千块钱拿了出来。 而我也将手里的几百元也奉献了出来,至于老村长那我和梦瑶并没有强求,虽说老村长兼职着学校教师的角色,但乡里却没给他开过一分工资,说白了,全是义务的,况且乡里也真拿不出这笔钱。 老村长是个老党员,因为这件事情从来没和政府提过任何要求,我心里明白,他之所以义务的教书也完全是为了这里的孩子们,为了通过教育能让这里富起来。 要说老村长还是有一些工资的,毕竟是村长,乡政府一个月给开不到千元的样子,甚至还不够养活一大家子人呢,别说有余钱修校舍了,这种情况我和梦遥怎能忍心让他跟着一起承担呢,我把具体情况和老人家一说,也得到了他的响应,虽然他也想哪一点钱出来。 但被我和梦遥阻止了。接下来就是按照我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按照我的估计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校园的修缮工作。 说动工就动工,第二天一大早老村长带领着一大帮人到达了施工现场,分工非常明确,一帮做过木匠的村民上山砍伐灌木,找合适的木头制作座椅,一帮有瓦匠经验的村民负责采石垒墙,还有一些力工负责清理和搬运等等。 而我和梦瑶负责跑镇里购买一些建筑材料以及学校教学的必需品,一忙活又是半个月的时间过去,我们的校园也在预定的时间内修缮完毕,在等上几天就能正式使用了。 ***在修复校舍期间,我和梦瑶跑了几趟县城,借着购买建筑材料的机会,我们去了一次县教育局,不仅办妥了工作关系,并且申请领回了不少教学用品,顺便我还给父母报了平安,虽然我们领回的物品新旧程度不一。 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破烂不堪的小学来说已经算是宝贝了,有了在教育局领回的部分教学用品,自然手中宽裕了不少,我们利用余钱在校舍的东面加盖了三间房,一间用于教师办公室和厨房,剩下的两间作为我和梦遥的男女寝室。 校舍修复完了,剩下就是等着教室通一通风,在干一干就可以正式履行它的使命了,刚开始老村长并不赞同我和梦遥搬回学校里去住,因为小山村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他老人家担心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娃儿们吃不得大深山里的苦,万一坚持不住提前离开了怎么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