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章温泉旅馆的大火 (第7/9页)
不起,请问这一位尊姓大名?”警察指着顺子问海野。因为登记本上没有三泽顺子的姓名。 “她是…这个…”海野辰平显得很狼狈:“东京都…”他结结巴巴地说出了一个地址和姓名。当然啰,都是三泽顺子不知道的地址和姓名。 警察按照海野辰平的口述记录下来。海野辰平又加上一句: “我们对旅馆什么要求也没有,以后也不会来找麻烦。这些登记下来还不行了吗?” “总之,您是不是说,我们没有必要再联系了,是吧?”警察笑笑,点了一下头。 “是的。我们本来就是受害者,又无求于你们。反倒如此耵住我们象查户口似的,有什么必要?” “哎呀,我想请您不要误会。作为警察,只是想把工作做在前头,不留后遗症。”警察也有点火了。“对不起,请问职业。” “公司的…不,自己做些小买卖。” “做买卖。好的。哪一行业?” “这个…是电器商。…还有完没完?” 警察陪着笑脸离开了海野辰平和三泽顺子。 海野辰平的脸拉得老长。三泽顺子也感到气愤。但她不是对警察。她认为海野辰平在与警察对话时,自卫和隐瞒身份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该把三泽顺子视为路人。她觉得海野辰平似乎想甩开自己。这种情绪无论从腔调上还是表情上,都明显地表示出来了。 离开了温泉旅馆的海野辰平,现在已穿上了一身又脏又皱的旧西服。让人感到滑稽的是,他这身装束,使他这位财界的显赫巨头宛如一个土头土脑的乡巴佬。三泽顺子不敢正视他。为了避免看到这身打扮,她把脸朝着车窗,观察着窗外的景色。 从昨晚旅馆失火到现在,海野辰乎的冷漠表情和态度一直缠绕在顺子的脑海里。她百思不解。海野辰平没有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爱的表示。自从在机场遇到那个叫原口的男人后,他提出让三泽顺子给自己当秘书的话题再也没有下文。那可能是他一时高兴,3秒钟一过,就烟消云散了。有谁知道,这是否就是他暂时取悦于女人们的策略和手腕呢? 顺子又想,是不是仅仅因为这场大火,海野辰平的思想和情绪才发生急剧变化的呢?这是一个活跃在事业中的男人,他头脑灵活,又有手段,而且还具有与他的激情、野心相适应的活动能量。当让他从自己运筹帷幄的战场上退下来,整整逃避了两天,他是不是开始后悔了?或许现在的他,正在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愚蠢的举动呢? 海野辰平的冷漠与沉默,明显表示出了他已经觉得三泽顺子是多余的,极力想避开她。三泽顺子对着车窗独自笑了起来。海野辰平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还是没说什么。 车子在行进途中,三泽顺子看到个小小的拦河坝堵在河中央。拦河坝的一边,河水满满的,而另一边,河里的水急剧衰落,并接近于干涸。看到这种情景,三泽顺子又一次笑出声来。 出租车驰进了博多。在服装店里,海野辰平提出给三泽顺子买一套西服,顺子拒绝了。幸亏她在逃难的时候,抱了一套衣服出来,虽然有些皱,也就行了。海野辰平给自己买了一身价钱很高的成衣,当场就穿上了。衣服穿好以后,他没等顺子上车,就自己首先钻到停在服装店门口的出租车里,等着顺子。 “我要回东京去!”三泽顺子走过来,站在车外对海野辰平说。 “噢。那么,我给你买一张机票。”海野辰平说。 “不,不用了。…我一个人乘火车回去。”说完,三泽顺子转身而去。 4 一个月以后,顺子所在的R报社终于到了不得不倒闭的地步。虽然报社的社长多方筹措,甚至连自己私有财产也搭了进去。但是靠他个人的努力去挽救报社衰亡的命运,就象企图撑住即将倾斜的大地一样,已经无济于事了。在管理上,社长就是再下功夫也无法使报社的经营起死回生。银行方面也对他们施加压力,并且对他们说:“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照顾你们了。”其实这已经意味着,他们拒绝再贷款给R报社。不仅如此,银行为了收回贷款,还极力唆劝他们,同意让海野辰平收买他们的报社。银行方面从表面上看是规劝,实际上也是最后通牒。如果R报社不服从银行的意旨,也只有倒闭。 R报社的职员们早已预感到,这种悲惨的命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终日惶恐不安。为了安身,不少人积极活动着往其他单位调动,但是成功的只是少部分人。绝大多数人没有头绪。有点名气的报社并不愿意接收中途转过来的、他们认为有污点的人。只有那些有才干的青年人路才多些。有的进了周刊杂志社,有的进了其他报社,被报社录用为编辑的也大有人在。上了年纪的职员就没人欢迎了。 R报社编辑局局长川北良策,此时也感到困窘难堪。他央求过先辈们和知己们,但他们是含糊其辞地应酬他。他们说什么:“我们这里不太需要人啦;”“这个单位已经满员了”;“过些日子再说吧”等等,都没有中肯的答复。以前,在外神气活现地盘踞在编辑局长这个职位上时,依靠局长的身份交结了不少熟人,但是报社一解体,这个显赫的职位将不复存在。即使存在,也临不到他的头上了。渐渐地,那些熟人对他也冷淡起来。社会上的人对他也另眼相看了。加之川北良策在R报社没有人缘,由于他的吹毛求疵,并且从他爬上局长宝座开始,报社的大船就日渐下沉,职员们很憎恶他。他也没有能力挽救R报社复灭命运。 海野辰平总算还有兴趣接收R报社的成员。但打开他的“葫芦盖”一看,那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所谓的“对等条件”按照他的对等条件,让人不能不承认R报社的惨败。被他接收到新公司的R报社职员,总共还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几乎都被安排到印刷厂。 川北良策依然装出一副坦然自若的模样。就在报社宣布破产后的第三天,在全社举行的散伙纪念会上,他照例把那肥胖的身躯沉到雪白罩子罩着的椅子上。参加会议的全是报社的头头,什么专务啦,常务啦,各业务局长啦,都聚集来了。他们内心都很焦躁,但谁也不愿让别人看到内心不安和窘态。并且都在试探对方,打听别人的出路和安身之计。他们谈笑风生,简直象是在开茶话会,根本没有散伙那悲戚的气氛。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后一秒钟内的“自尊”吧! “听说海野辰平一个月前突然消声匿迹、下落不明了。有人说他到大阪出差,整整两天无影无踪。”一个专务突然扯起这个话题。反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