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六节 (第2/4页)
窝儿吃了一个。才说吃那一个,刚咬了一口,又想起老夏。他说:“给老夏留着吧!好东西不能一个人吃!” 江涛向老夏传达了学联的意见,决定:在半天半夜的时间里,饱吃饱睡,养养精神,准备好鞋脚。明日午夜三时开始行动! 两次购粮的斗争,从这座小城市传开去,传到工厂,传到乡村。把斗争传说成奇侠风度:来无影,去无踪,窜房越脊,出奇制胜… 这天夜里,天还闷得厉害,黑云笼罩了城市、乡村、树林和土地,笼罩了整个世界。在这黑暗的世界上,人们在做着各种不同的梦:朱老忠和严志和,走在秋日的田垄上,掂着沉甸甸的谷穗儿微笑。涛他娘,象失去孩子的母亲,还把**塞进孩子嘴里。衙门口里没出息的狗,摇着尾巴,流着口涎,盯着主人筷子上的骨头。刽子手,穿着韧鞋、灯笼裤子,咧着嘴耍起大刀,对观众的喝彩颇为满意。被围困的人们,在黑暗的恐怖里,止不住地愤怒和惊悸…各式各样的梦,不同的梦。 午夜以后,十四旅的骑兵,开始从东郊兵营出发了,人闭着嘴,马衔着嚼口,没有一点声音。象一条黑色的链条,从东郊拉向西郊,向第二师范前进。 江涛睡了长长的一觉,因为过度兴奋,心上还不断地跳动。爬起身来,打了个舒展,抖动了一下身子又站住。他在夜暗里,走到楼栏前看了看。眼前漆黑,听得有猫头鹰在对过育德中学的枯树上,狰狞地笑着。笑声刺激了他,打了一场寒噤,头发都竖了起来。cao场上篮球架子底下,有两个人影对立着抽烟,烟头上闪着通红的光亮。他走下楼梯一看,是老刘和老曹。老刘手里拿着红缨枪,老曹腰里插着一把刀,他们在等待着突围时刻的到来。 在夜暗里,看得见岗位上有人在巡逻。抬起头看了看天上,象漆染过的一样,看不见一点光亮,低下头还是黑暗,象是气压低闷得出不来气。一时心上不安起来,仄耳听听城外的村落上还没有鸡啼,心里感到异常烦躁与不安。 老夏早就起来,听得江涛下楼,也从寝室里走出来,在背后攥住他的手问:“天有什么时候了?” 江涛迟疑说:“过半夜了吧?”当他讲这句话的时候,下意识地想到:“我们想到的,敌人也会想到…” 老夏问:“饭也该做好了吧?” 江涛说:“昨天晚上,嘉庆一切安排好了。”说着又打了个呵欠,说:“啊!斗争真是熬人啊!”老夏说:“我也只是困,放倒脑袋睡,又睡不着,心上老是不干净。” 老刘走过来说:“白天睡不着,我就站着岗看小说,看了《铁流》、《夏伯阳》和《母亲》。斗争再闹一个月,我还要看更多的书!” 江涛说:“你倒有这种心情,我总是看不随梦去,心上老是象有多少事情没有做完。” 老夏说:“斗争就象读书,参加一场斗争,就象读一本书。斗争的多了,就有了经验!”他又走过来,问江涛:“准备好了没有?” 江涛说:“我们去问问。”两个人走到北墙角上,见没有人,主动喊了一声:“从那里来的?”冯大狗走过来说:“从锁井来的。”江涛问:“怎么样?”冯大狗说:“没有什么变化,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他们谈话的声音很低,几乎听不出来。两人挪动脚步,同时向南走。江涛说:“下了这样大的雨,天还这么闷!”老夏说:“好象有更大的暴风雨吧!” 天黑,对面不见人影。江涛一脚深,一脚浅,奔奔坷坷地走着。过了图书馆前的穿衣镜,看了看标准钟,十二点早过了,他心里又急起来。走到斋舍里一看,人们起了床,整衣服的整衣服,绑鞋子的绑鞋子,正在做着准备。 江涛走到窗前问:“都起床了?” 小王说:“早起来了,那里睡得着?老是觉得心上压得慌!” 江涛说:“不睡还行,身上没有力气。” 小王说:“昨儿下午就睡下半辈子的!也吃下半辈子的!” 江涛问:“那边是干什么?” 小王说:“他们磨枪哩,把枪磨快了,好上阵!” 江涛走到厨房里,张嘉庆正在那里看着煮面。他又走回来,说是走,其实撒开腿跑起来。走到北cao场,他又站住,心里冷不丁地曲连了两下,觉得心慌,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 黎明很静,远远村落上鸣了第一声鸡啼。一阵驼铃声,叮叮地响着,从墙边走过。是驼队背负着人们的希望走向远方?走向没有边际的沙漠?他停住呼吸,静听这尖脆的音响走远。猛地一阵脚步声,从街道远处嚓嚓地走过来,在围墙外面散开来。在夜影里,看见老夏机警地走过去看,岗上的人们,不约而同地举起刀枪,走到墙根下张望。老夏刚走到墙根,猛地有一个人影,从墙外爬上来,举起刺刀向老夏刺,仿佛还看到敌人凶恶的样子。老夏向后退了两步,看敌人要跳墙过来,他大喊了一声:“看刀!”一下子砍下对方半个脑袋。 这时,吓得敌人忽地向后闪了一下,退回去了。敌人军官立时喊起来:“真妈的巴子孬种…上!后退的砍脑袋!”喊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江涛头上打了个机灵,心里说:“咳呀!一定是敌人上来了!”又下意识地想到:“不,也许有人来接我们,不要发生误会。” 这时墙外敌军官又唬起来:“妈的巴子!怕什么?谁后退砍谁的头!” 恐怖的声音,冲破了凌晨的安静,喊得森人。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