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瓦砾堆下冒极端 (第2/2页)
就是玛丽三世,等玛丽三世再一死,没下文了,因为两人没孩子,于是就由玛丽的meimei即位,就是安妮女王。安妮在位的12年,英国在文学和艺术装潢方面达到了繁荣时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坚实而闪光的印记。但她个人生活却是灰色的,她的孩子不是流产就是夭折,没有一个能够存活下来。如果安妮女王一死,斯图亚特王朝绝嗣,也就是没有后代了。没有后代了怎么办呢?绕世界挑,一挑挑中了德意志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这个人是个德意志人。德意志,汉诺威,这个地方的选帝侯乔治,就挑中他了,你属于斯图亚特家族的,你来英国当国王得了。乔治说一句英语都不会,我怎么去英国当国王。英国那边又说,没关系,没关系,不影响你当国王,你就放心大胆地来吧。所以乔治兴高采烈地背着包包到英国赴任了,从此,英国开始了汉诺威王朝。 这个王朝在一战的时候改了名了,因为一战的时候英德两国是敌国,英国人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家的国王是德国人,所以这个王朝就赶紧改了名,叫温莎王朝。今天的英国仍然是温莎王朝,用王室的驻地温莎堡命名的。但实际上今天的英国的王室都是德国人的后代。乔治一世来到英国十几年,一句英语也不会说,五十大几的人现学也来不及了,所以他从来不参加国会的会议,不出席枢密院的会议,也不接见大臣,接见也没用,一句也听不懂,还搁一翻译,你知道这翻译有没有给你瞎说啊。本来英国的内阁是国王召集大臣,在一个小房间里秘密开会,叫内阁。国王他老不干这事,他不召集大臣,所以这些个大臣们就自个儿组织起来,由第一财务大臣召集人,后来第一财务大臣有一个专有的头衔,叫做首相(PrimeMinister)。英国的内阁制便形成了,内阁直接对国会负责了,国王就逐渐靠边站了。所以这个乔治一世他只能自动靠边站,他的儿子乔治二世酷爱打仗,当时正是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跟路易十四抢欧洲大陆霸权。乔治二世是英国最后一个御驾亲征的国王,他在欧洲大陆上待的时间远远多于在伦敦待的时间,在战场上待的时间也比在宫廷里的时间要长,所以英国人又没见到国王。到他们的第三代乔治三世,癫痫,神经病,接见大臣开始吐白沫,开始抖,咬手指头。这三个乔治统治时间特长,尤其乔治三世统治时间特长,一直到1820年,有一百多年。 英国的国王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应该干的事他不干了,所以等到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女王想恢复这个二元君主政体已经不可能了。今天的英国国王只有一个权力,就是同意权。内阁的法令拿来,你必须签字同意。内阁立法、国会立法判处国王绞刑,你也必须签字表示同意。你说你们判我绞刑,凭什么判我,我内心肯定不满,但是,我所有的权力,只有同意权,我签字同意,你不能不同意。所以你看今天的伊丽莎白二世陛下,每周二接见首相,她现在见的布朗首相,可能跟她孙子差不多大,最起码也比她儿子小,都是二战后出生的首相,每周二来拿着一堆文件,找女王来签字,女王连看都不看。你吃了吗?她签一张。吃的啥,几个孩子,上中学了吗?进实验班了吗?就签了,她只有这么一个权力。 记得有一次,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给朋友发了一个E-mail,在E-mail里说这个布莱尔首相过于关心外来移民了,从哪儿哪儿划着洗澡盆过来的那帮人,给他发现了,布莱尔首相对他们的关心,远远超过了关心本国的农民。查尔斯王子聊天说的这事,最后不知道怎么在网上给公布了。不知道是朋友给说出来的,还是被人截获的,一下子英国舆论哗然,你作为王储没有资格谈论政治,你管首相关心谁呢,你没事可以想想是戴安娜好,还是卡米拉好;你可以关心狐狸是大红的好,还是白的好,你就只能关心这个。事情一出来,当时王子就很尴尬嘛,皇室的总管就出来帮王子解释了,英国讲究言论自由,王子也有言论自由。结果英国公众马上拿出法律依据,你有言论自由你说什么都行,就是不能议论国事,没办法,王子只能出面道歉。其实他不是公开说的,是给朋友发E-mail,咱俩聊天在底下说的,但是不行,你的身份在那,你就必须考虑到,你就必须道歉。所以说今天的英国王室在政治上是不负任何责任的,他是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就有点跟咱们中国古代的孔圣人那个感觉似的,作为国家的象征,政权的象征,道统的象征而存在。所以英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不是德国人到英国当国王,可能没这么顺利,就逐渐地由议会君主制代替了二元君主制。这是我们说的英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