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太宗 (第4/10页)
上言事。丁酉,高士廉同中书门下三品, 平章政事。闰月丁巳,诏皇太子典左右屯营兵。丙子,徙封泰为顺阳郡王。七月丁 酉,房玄龄罢。八月庚戌,工部尚书张亮为刑部尚书,参豫朝政。十月丁未,建诸 州邸于京城。丁巳,房玄龄起复。十一月己卯,有事于南郊。壬午,赐酺三日,以 凉州获瑞石,赦凉州。十二月庚申,幸温汤。庚午,至自温汤。 十八年正月乙未,如钟官城。庚子,如鄠。壬寅,幸温汤。二月己酉,如零口。 乙卯,至自零口。丁巳,给复突厥、高昌部人隶诸州者二年。四月辛亥,如九成宫。 七月甲午,营州都督张俭率幽、营兵及契丹、奚以伐高丽。八月壬子,安酉都护郭 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以伐焉耆。甲子,至自九成宫。丁卯,刘洎为侍中,岑文 本为中书令,中书侍郎马周守中书令。九月,黄门侍郎褚遂良参豫朝政。辛卯,郭 孝恪及焉耆战,败之。十月辛丑朔,日有食之。癸卯,宴雍州父老于上林苑,赐粟 帛。甲寅,如洛阳宫。己巳,猎于天池。十一月戊寅,虑囚。庚辰,遣使巡问郑、 汝、怀、泽四州高年,宴赐之。甲午,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马周为 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十六总管兵以伐高丽。十二月壬寅,庶人承乾卒。戊午,李 思摩部落叛。 十九年二月庚戌,如洛阳宫,以伐高丽。癸丑,射虎于武德北山。乙卯,皇太 子监国于定州。丁巳,赐所过高年鳏寡粟帛,赠比干太师,谥忠烈。三月壬辰,长 孙无忌摄侍中,吏部尚书杨师道摄中书令。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大飨军。丁未, 岑文本薨。癸亥,李世勣克盖牟城。五月己巳,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名振克沙卑城。 庚午,次辽泽,瘗隋人战亡者。乙亥,辽东道行军总管张君乂有罪,伏诛。丁丑, 军于马首山。甲申,克辽东城。六月丁酉,克白岩城。已未,大败高丽于安市城东 南山,左武卫将军王君愕死之。辛酉,赐酺三日。七月壬申,葬死事官,加爵四级, 以一子袭。九月癸未,班师。十月丙午,次营州,以太牢祭死事者。丙辰,皇太子 迎谒于临渝关。戊午,次汉武台,刻石纪功。十一月癸酉,大飨军于幽州。庚辰, 次易州。癸未,平壤道行军总管张文干有罪,伏诛。丙戌,次定州。丁亥,贬杨师 道为工部尚书。十二月戊申,次并州。己未,薛延陀寇夏州,左领军大将军执失思 力败之。庚申,杀刘洎。 二十年正月辛未,夏州都督乔师望及薛延陀战,败之。丁丑,遣使二十二人, 以六条黜陟于天下。庚辰,赦并州,起义时编户给复三年,后附者一年。二月甲午, 从伐高丽无功者,皆赐勋一转。庚申,赐所过高年鳏寡粟。三月己巳,至自高丽。 庚午,不豫,皇太子听政。己丑,张亮谋反,伏诛。闰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六月 乙亥,江夏郡王道宗、李世勣伐薛延陀。七月辛亥,疾愈。李世勣及薛延陀战,败 之。八月甲子,封孙忠为陈王。己巳,如灵州。庚辰,次泾州,赐高年鳏寡粟帛。 丙戌,逾陇山关,次瓦亭,观牧马。丁亥,许陪陵者子孙从葬。九月辛卯,遣使巡 察岭南。甲辰,铁勒诸部请上号为“可汗”辛亥,灵州地震。十月,贬萧瑀为商 州刺史。丙戌,至自灵州。十一月己丑,诏:“祭祀、表疏,籓客、兵马、宿卫行 鱼契给驿,授五品以上官及除解,决死罪,皆以闻,余委皇太子。” 二十一年正月壬辰,高士廉薨。丁酉,诏以来岁二月有事于泰山。甲寅,以铁 勒诸部为州县,赐京师酺三日。虑囚,降死罪以下。二月丁丑,皇太子释菜于太学。 三月戊子,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率三总管兵以伐高丽。四月乙丑,作翠微宫。五月戊子,幸翠微宫。壬辰,命百司 决事于皇太子。庚戌,李世勣克南苏、木底城。六月丁丑,遣使铁勒诸部购中国人 陷没者。七月乙未,牛进达克石城。丙申,作玉华宫。庚戌,至自翠微宫。八月, 泉州海溢。壬戌,停封泰山。九月丁酉,封子明为曹王。十月癸丑,褚遂良罢。十 一月癸卯,进封泰为濮王。十二月戊寅,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昆丘道行军大总 管,率三总管兵以伐龟兹。 二十二年正月庚寅,马周薨。戊戌,幸温汤。己亥,中书舍人崔仁师为中书侍 郎,参知机务。丙午,左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高丽。长孙 无忌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戊申,至自温汤。二月褚遂良起复。乙卯, 见京城父老,劳之,蠲今岁半租,畿县三之一。丁卯,诏度辽水有功未酬勋而犯罪 者与成官同。乙亥,幸玉华宫。己卯,猎于华原。流崔仁师于连州。三月丁亥,赦 宜君给复县人自玉华宫苑中迁者三年。四月丁巳,松州蛮叛,右武候将军梁建方败 之。六月丙寅,张行成存问河北从军者家,令州县为营农。丙子,薛万彻及高丽战 于泊灼城,败之。七月甲申,太白昼见。壬辰,杀华州刺史李君羡。癸卯,房玄龄 薨。八月己酉朔,日有食之。辛未,执失思力伐薛延陀余部于金山。九月庚辰,昆 丘道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及薛延陀余部处月、处蜜战,败之。己亥,褚遂良为中书 令。壬寅,眉、邛、雅三州獠反,茂州都督张士贵讨之。十月癸丑,至自玉华宫。 己巳,阿史那社尔及龟兹战,败之。十二月辛未,降长安、万年徒罪以下。闰月癸 巳,虑囚。 二十三年正月辛亥,阿史那社尔俘龟兹王以献。三月己未,自冬旱,至是雨。 辛酉,大赦。丁卯,不豫,命皇太子听政于金液门。四月巳亥,幸翠微宫。五月戊 午,贬李世勣为叠州都督。己巳,皇帝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三。庚午,奉大行御马 舆还京师。礼部尚书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兼侍中,高季辅兼中书令。 壬申,发丧,谥曰文。上元元年,改谥文武圣皇帝;天宝八载,谥文武大圣皇帝; 十三载,增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赞曰: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 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 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 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呜呼,可谓难得也! 唐有天下,传世二十,其可称者三君,玄宗、宪宗皆不克其终,盛哉,太宗之烈也! 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