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_卷二太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二太宗 (第10/10页)

官吏。十七日,对并州施行赦免,起义时的编户免除徭役三年,后来归附的免劳役一年。

    二月初一,随从征讨高丽国没有立功的官员,全部赐予晋升勋官一级。二十七日,太宗赐给所经过地方的高龄鳏寡老人粮食。

    三月初七,太宗从高丽国返回京城。初八,太宗身体不适,皇太子李治代行处理政事。二十七日,张亮谋反,被处死。

    闰三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

    六月十五日,江夏郡王李道宗、李世责力讨伐薛延陀。

    七月二十一日,太宗病愈。李世责力与薛延陀军交战,将其打败。

    八月初五,太宗封其孙李忠为陈王。初十,去灵州。二十一日,歇住泾州,赐给该州高龄鳏寡老人粮食布帛。二十七日,越过陇山关,在瓦亭歇住,察看放马牧场。二十八日,准许死后安葬在皇陵附近的公卿大臣的子孙随其先人的墓地就葬。

    九月初二,太宗派使臣巡察岭南。十五日,铁勒各部族请求给太宗加号为“可汗”二十二日,灵州地震。

    十月,将萧蠫贬为商州刺史。二十七日,太宗从灵州返京。

    十一月初一,太宗下诏书:“凡举行祭祀,表章奏疏、藩国来宾、调动兵马、宫中值宿警卫人员用鱼符要求供给驿马,授予五品以上官职及其任命、解职、判处死罪,均须奏明朕外,其他事务托付皇太子处置。”

    贞观二十一年(646)正月初五,高士廉逝世。初十,下诏书:于来年二月,在泰山祭祀天地。二十七日,将铁勒各部族列为唐朝州县,赐予京城百姓聚饮三天;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对死罪以下的囚犯减刑。

    二月二十日,皇太子李治在太学的入学典礼上以芹、藻一类供品祭祀先圣先师。

    三月初二,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任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世责力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率三个总管的兵力去讨伐高丽。

    四月初九,营造翠微宫。

    五月初三,太宗亲临翠微宫。初七,告谕百官由皇太子决定政事。二十五日,李世责力攻克南苏、木底城。

    六月二十二日,派使臣到铁勒各族赎回陷落在那里的中国人。

    七月十一日,牛进达攻克石城。十二日,兴建玉华宫。二十六日,太宗从翠微宫返京。

    八月,泉州海潮漫溢。初八,决定停止到泰山筑坛祭天。

    九月十四日,太宗封其子李明为曹王。

    十月癸丑,褚遂良被免职。

    十一月二十一日,晋封李泰为濮王。

    十二月二十六日,左骁卫大将军契絆何力任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三个总管的军队去征讨龟兹。

    贞观二十二年(647)正月初九,马周逝世。十七日,太宗亲临温泉。十八日,中书舍人崔仁师任中书侍郎,参与掌管朝廷军国机密要务。二十五日,左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任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前往讨伐高丽。长孙无忌被任命为检校中书令,掌管尚书省、门下省的政事。二十七日,太宗从温泉返京。

    二月,褚遂良重被起用。初四,太宗接见京城长安的父老乡亲,慰劳他们,免去京城本年的一半田租,京城附近辖区免去三分之一。十六日,下诏:随征高丽渡过辽水立了功而未给予封赏的人员,其犯罪者与已封授官职的人犯罪同等对待。二十四日,太宗亲临玉华宫。二十八日,到华原打猎。将崔仁师流放到连州。

    三月初七,对宜君县施行赦免,从玉华宫林苑中迁入宜君的县民免除劳役三年。

    四月初七,松州的羌族等部落反叛,右武侯将军梁建方将其击败。

    六月十七日,张行成慰问河北从军人员的家属,命令州县官府为他们营建农田。二十七日,薛万彻在泊灼城与高丽军交战,打败高丽军。

    七月初五,白天出现太白星。十三日,杀了华州刺史李君羡。二十四日,房玄龄逝世。

    八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二十三日,执失思力在金山讨伐薛延陀族的残余部队。

    九月初二,昆丘道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在处月、处密一带与薛延陀残部交战,将其打败。二十一日,褚遂良任中书令。二十四日,眉、邛、雅等三个州的僚族人反叛,茂州都督张士贵讨伐他们。

    十月初六,太宗从玉华宫返京。二十日,阿史那社尔与龟兹交战,打败龟兹军。

    十二月二十五日,对长安、万年判服劳役罪以下的犯人减刑。

    闰十二月十七日,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贞观二十三年(648)正月初六,阿史那社尔俘虏龟兹王进献太庙。

    三月十五日,自去冬干旱,直至此日始降雨。十七日,施行大赦。二十三日,太宗身体不适,命令皇太子李治在金液门处理朝政。

    四月二十五日,太宗亲临翠微宫。

    五月十五日,将李世责力贬为叠州都督。二十六日,太宗李世民在含风殿逝世,终年五十三岁。二十七日,将太宗遗体用皇家马车运回京城。礼部尚书于志宁任侍中,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兼任侍中,高季辅兼任中书令。二十九日,发布太宗逝世讣告,谥号文。高宗上元元年(674)改赠太宗谥号为文武圣皇帝;玄宗天宝八载(749),改封太宗谥号为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增封太宗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赞语:政治最完美的盛世君主不出现,已经很久了!夏禹据有天下,传了十六代君王,仅只少康有复兴王朝的功业。商汤拥有天下,下传二十八个君王,其中最兴盛的,仅号称“三宗”的三人。周武王拥有天下,传位三十六任君王,只有成王、康王的文治与宣王的武功,其他的君主均无可称道。尽管《诗经》、《尚书》的记载,不时有缺略之处,但夏、商、周三代占有天下一千七百余年,传承七十多位君主,其中卓绝显见于后世的,也就这六、七位君王罢了。呵,盛世君主可谓难得呀!唐朝拥有天下,传位二十人,其中值得称许的三个君主,玄宗、宪宗都不能善始善终;太宗的功业,显赫呵!他消除隋朝的乱世,业绩可与商汤王、周武王并列;达到太平盛世的伟业,与西周的成王、康王相近。自古以来功高德厚的君主,至少从汉朝以后未曾有过。至于他受制于爱欲失度,再兴佛徒,好大喜功,勤于出兵远方,这是中等材质、平庸君主常干的事。但《春秋》褒贬的准则,每每求全责备贤明有才的人,因此后世想成人之美的有德之士,没有不对此叹息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