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章和亲之议 (第2/3页)
门亲事吗?” 百里藥被问得一愣,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是答有,还是没有? “母后,藥儿她…”对太后知之甚深的赵恒比百里藥更快反应过来,可是太后显然不想让赵恒把话说完,一挥手拦住赵恒的话,只是直直看着百里藥笑道:“你应该还没成亲吧?” 百里藥看了明玉一眼,立时有些明了太后今天召他们所有人前来的目的,可是这样的问题,她该如何回答?她和卓君是定下亲事,可是无媒无信,亦无婚书,若是卓君仍旧与她相知,她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已经成亲,可是…现在的卓君恐怕已经不是当初的卓君了,她该如何自处?如何面对? “太后,儿臣已有婚约在身,不过尚未完婚。”百里藥实话实说,也想不出更好的回答。 “定亲了?”太后的笑脸顿时冷冽了几分。“不知驸马是朝中哪位大臣子弟?” “他不过是一介平民,江湖狼子,并非朝中子弟。” “哦?这恐怕有些不妥吧?虽然百藥公主你多年来是游戏民间,可是毕竟是尊贵的天家女儿,婚姻大事岂可儿戏,莫说一介平民,便是朝中显贵想攀这门亲事也得衡量衡量。”太后的话严肃认真,令百里藥的心顿时寒凉彻骨。 “儿臣并不在乎权势、高位,儿臣与他生死与共,患难相随,算得上情深义重,儿臣并不是温室娇花,虽然他只是一介江湖草莽,但两心既然相知,便足以胜过锦衣玉食富贵荣华。”百里藥不卑不亢地争辩。 “哼…”太后冷冷一笑,对百里藥的这番陈词很是不以为然,只有赵恒脸色顿显苍白,手指扣着坐椅扶手指节隐隐泛青。“不知道你们这们亲事是何时定下,又是何人作媒,何时下聘?皇帝可知道此事?”太后转头把视线定在赵恒身上。 赵恒强行镇定,扯出一抹牵强的笑容“此事…藥儿已经和我说过了,我知道。” “知道?”太后面色一沉“就只是知道吗?公主下嫁这种事情,你做皇兄的就仅仅是知道吗?那驸马是何家子弟,皇帝可曾见过?” “这…尚不及见。”赵恒的目光犹疑地看向百里藥。 “既然如此,这样的婚事如何作得准?依哀家来看,这样的婚约尤如儿戏,岂可当真。哀家倒是觉得很是适合百藥公主。”太后静静凝视着百里藥,百里藥心头剧震,然又有些无奈,明玉毕竟是太后亲生之女,她不过是宫外送来的一名养女罢了。 赵恒当然也明白太后所谓的另一门亲事是指什么,他如何能够同意,可是他没有理由,他要行聘百里藥为西宫已然无望,但也绝不愿她远嫁番邦,但是明玉同样是他的嫡亲meimei,而且从小娇生惯养,不懂人心险恶,若是嫁到辽邦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受什么样的委屈,这…该让他如何抉择,手心手背他都割舍不下啊。 “母后,民间俗谚都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亲’,藥儿既然已经与心爱之人有了白首之盟,您又何必强人所难呢?”赵恒有些无力地再为百里藥辩驳。 “皇帝此言差矣,这关系到我皇室的尊严,岂可等闲视之。”太后语气冷硬绝无转寰的余地,目光定定地落在百里藥的身上。 百里藥在这一刻真的有些惶然,太后的注视她并不在意,可是看着一脸隐痛与无奈的兄长,还有满心怔然与期待的明玉,蓦然之间她的心中似乎破开了一层阴晦的迷雾,突然之间对自己所需承担的一切有了更深一层的了悟。 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她被大哥当作礼物送进宫来,竟一夕间得到先皇的亲封与二哥的宠爱,在世人看来实是天大的幸运,可是只有身处当中的她知道这种荣耀与光辉是何等沉重的枷锁,她一直清醒的看着周边发生的一切,在长兄的包庇或者说别有用心地放纵下早早地出宫,说是游学天下,可是在内心深处那真正离去的原因又何尝不是因为对皇权的畏惧,对这至高至寒之处的畏惧。上自天山,下自南海,远离中土,不近家国,半是为了梦想,半是为了躲藏,这一逃便是十三年,十三年来她一直假装天真地以为离开了皇宫她就可以单纯地做一个远离庙堂的江湖游医,一个逍遥天下的过客。她假装不知道身后总有追逐的人影,假装不在意那从没间断过的画影图形,强迫自己不去思念,不去回想,让行医成为生命中唯一的动力与喜悦。可是,原来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她一直不敢去面对,不敢去承认,在太宗将她高高托起,封赐玉牒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已经永远都不可能脱掉那层皇权的华裳,就算她能割舍下前半生的一切过往和情感,断然割断与两位兄长的所有牵系,她也不可能只做一个平凡的女子,寂寂隐没于江湖,当太宗认她为女,二哥宠她如妹时,她就已经与皇家血脉相连,这里有她的骨rou至亲,有她必须去承担的责任。 一刻的惶然并没有持续多久,多年风雨历练令她很快冷静下来,她在思量,她该如何决断,是进是退?是面对还是逃避?是小家还是大家?是亲情还是爱情? 身为医者,她知道:救一人不如救天下。 她的沉默,也令整个慈安宫大殿陷入一片死寂,太后看着她,对她那晦莫如深的神情也有些捉摸不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