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罗姨娘 (第1/2页)
第十二章 罗姨娘 “前几天我嘱咐你的话,你可还记得?” “记得,姐,我知道,不就是多在老太太面前奉承奉承,别在外头和人斗气吗?”陈衍无所谓地一摊手,又笑道“倒是那天我那乳哥哥李正带我到后街上玩耍,见着几个以前跟过爷爷打仗的老家将,一个个日子都过得苦哈哈。虽还不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可从前他们什么都是头一份,眼下却大不如前了。李正一个劲对我嘀咕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呢,还以为我不知道他什么意思。” 罗姨娘的声音亦是低沉动听,礼数亦是周全,陈澜忙拉着陈衍见过。待到看座时,瞧见罗姨娘主动坐在了右手第一张椅子上,坚持不肯上炕,她不禁更是觉得这是个极精明的人。略说了两句话,红螺就亲自送了茶上来,罗姨娘欠身谢了,随即就对陈澜笑道:“一路上紧赶慢赶,结果还是今天才到,别说是我,就连威国公也是好不懊恼。就在过年之前,我那位堂姐刚刚进封了贵妃,威国公原还想着正旦请见,如今也只能等元宵了。” “小姐,小姐,罗姨娘回来了!是三房那位罗姨娘!” 陈澜依稀记得如今已经十几年没动过什么战事,因而听陈衍说起那些老家将,她不禁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隐隐约约有些念头,因而便问道:“那些人就没有子女在府里当差?” 芸儿一听陈澜发问,顿时更起劲了,随手把屋子里服侍的两个三等丫头驱赶了出去,这才卖关子地说:“小姐,我都去打听过了,三老爷如今还在任上,可听说再过几个月就能回来了。这回罗姨娘是跟着威国公一块回来的,因为威国公调回来了,三老爷也要升官,她极可能是回来帮忙打点的。这都是罗姨娘那边的丫头喜鹊说的,她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所以这些话都肯和我说,别人绝对还不知道呢。” 而陈瑛也是如此,徐夫人并非发妻元配,而是续弦,这位罗姨娘是他在发妻去世之后在南边娶的,原是有三媒六聘,又有威国公主婚,作为妻室相待,谁知道陈瑛不曾报知家里,而那会儿朱氏已经给他聘了自己的外甥女广宁伯徐家的三女为妻,因此陈瑛回京之后为了这事还闹腾了好一阵子,最后方才是在众多长辈的劝说下,方才极其不情愿地正了妻妾名分。 陈衍年纪还小也就罢了,陈澜却是品味出了几分其中的深意。罗姨娘不过坐了一刻钟就告辞离去,但留下的讯息却远不止这些。 陈澜虽觉得芸儿太钻营,嘴又不饶人,甚至还警惕着人在陈衍面前乱窜,可也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能豁出去脸力争,又能拉下脸打听的丫头还是极有用的。因而此事归此事,她少不得夸了芸儿两句,却又嘱咐打听这种事的时候小心些,别往外乱传话。 虽不是正室,但罗姨娘毕竟不同于寻常侍妾通房,等到朱氏和马夫人徐夫人一回来,她就去了蓼香院问安,同时又打点了礼物送往各房。送到锦绣阁的是织毯一条、玉佩一对、银质小玩意四件,此外则是一包药材,除织毯之外的东西都用一个雕漆樟木匣盛着。而不到一个时辰,芸儿便打探了消息来,说是几位小姐的礼都一样,几位少爷的礼又是一样,二房的马夫人和三房的正经主母徐夫人也是一模一样的东西,竟是丝毫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陈家讲究养生节食和细嚼慢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自然更是要旨,因而哪怕是早饭,亦是花样百出。今天是鱼片粥和红豆粥,佐粥小菜是萝卜丝、酱黄瓜、香干豆皮和梅子花生,再然后是八宝馒头、攒馅馒头、蒸卷、枣糕四品点心。 芸儿一边布置一边嘀咕道:“也就是这几天瞧着老太太对小姐看顾了,她们才用心些,往常别说齐全,甚至连凉了半截的粥也敢往这儿送。” 陈澜虽对这位罗姨娘有些好奇,可人家并不是正配夫人,她心里虽狐疑,可也只能暂时按捺了好奇,只是让沁芳去把陈衍请了过来。得了一方端砚,一口缅刀的陈衍正高兴得无可不可,甫一落座就夸起了那把缅刀的锋利,最后很是不情不愿地叹了一口气 陈衍没料到陈澜问得这么仔细,扒着炕桌的边就皱着小脸想了起来。还不等他这边想出个子丑寅卯,外头就传来了红螺的声音:“三小姐,四少爷,罗姨娘来了!” 正寻思间,红螺已经是引着人进了这暖阁的西次间。只见她后头的那个妇人大约三十出头,身穿桃红色妆花绫子对襟小袄,白纱挑线织金裙子,鬓上斜插碧玉簪,人略有些丰满,那双眼睛和陈汐的冷淡不同,始终流露出一股亲近悦人的意味,瞧着精致而不艳俗。 须知按照本朝的规矩,若不是大逆罪,本人因罪夺爵之后,爵位还可由儿子或是兄弟继承,究竟如何还要看皇帝的心情。要真是朱氏和先头太后是堂姊妹,那么不管陈玖犯了什么罪,阳宁侯爵位是铁定能保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