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篇密室宣言:诡计的王道 (第4/4页)
么啊!”“辰哉…对不起…”未亡人小枝子气绝身亡了。 “妈、妈是凶手么?” “什么?” “可怜!” “难道说她竟是凶手…” 村民们人人都说出了叹息的话来,也有些人在哭泣,室内可算是一片混乱。 我愕然的望向旁边,天下一在站着发呆。大概因为解谜的途中竟让凶手自杀死了,所以变得呆若木鸡。 “大河原君,”他仍然在迷糊中“可以回去了吧。” “不可以啊。”我抓着他的衣服道“要完成密室解谜呀。” 天下一半哭着说道“在这种情况下解谜吗?” “也没办法,速速完事便可以了。” 他目无表情的环顾村民,若无其事的想制止各人随意的行动。 “那么各位,现在要说明密室的谜了。”他坚定不移的说,然而谁也没有听。一个阿婆望到这边,擦一下鼻涕后又再望到那边去。 “那个晚上雪下得很大,事实上这个秘密隐藏在这雪之中。凶手大概是预料到会有那样的雪,因此选择了那一晚。” “唏,在说些什么啊。” “扮演侦探的人,在说密室怎样等等。” “什么?那算了吧。” “还是要运走遗体呀。” 年青一辈的小伙子开始把的遗体运走,随后的人也各自离开。 “作藏的屋子早已老化了,只要屋盖积满雪,屋子便会变得倾斜!”天下一大声怒吼。但还在听的人仅剩得我和警员阿伯。其实阿伯也想离开回家,只是他的手腕被我抓住了。 “就是这样,制造密室的是雪。雪的重量把屋子巧妙的倾斜,结果导致前门不能开启,而凶手则早已把这些预计在内,因此刻意的把门闩放在门的旁边,使得看来好像锁上了闩一样。这便是——密室的真相!”当天下一说完的时候,其他的人已经谁也不见了。 “嗯,是这样啊。”我特意的说“没注意到那个,今次又输了一仗。”我以手肘向警员阿伯撞了一下,暗示你也要说些什么。 阿伯慢慢的望向天下一道:“喔,主要是门因倾斜了而打不开。” “大概是这样了。” “呵呵呵…”不祥的预感。这个阿伯会说出些什么奇怪的话么?正想着之际,禁忌的一句已经漏了出来。 “那,那又怎样啊。” “怎样…所以…。” 一片不安的沉默过后,天下一突然哭泣了起来。 完全无法收拾。 虽然读了老掉牙的谜团的读者也可怜得很,但对于不能不作解谜的侦探来说,却更是辛苦万分的啊。 (原文初发表于“小说新潮”1991年6月号) 杂谈感想 “密室杀人是否真的太多了?”这是本篇《密室宣言》的主题,也大概是作为推理小说作家的东野圭吾想说出来的心底话。而作为读者的我,便针对这个有趣的问题,从传统的5W1H的角度,尝试找出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真相。 (1)What(什么)顾名思义,所谓密室杀人是指凶手在某个被封闭的场所内杀人然后逃之夭夭,也就是说,凶手从“物理上应该是绝对无法离开的空间”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这必需在“凶手不可能从外边轻易的把空间封闭起来”的大前提下才有意义。然而,广义上的密室杀人还不只这些。在雪地上没有凶手逃走时应该留下的足印、在众目睽睽之下凶手来去无踪的杀人,还有在严密保安情况下的神秘杀人事件,以上全部的设定都能算得上是密室杀人诡计。 (2)Who(谁人)首先创作密室杀人故事的,大概便是被公认为推理小话之父的爱伦坡(Poe),他发表的首篇侦探小说《莫格尔街谋杀案》便是以这为故事重点,而紧追随其后的侦探小说作家则可谓不计其数,特别是名家卡尔(Carr),更被誉为密室之王,作品总数超过七十部。从欧美接捧过来的日本,也有数以百计的作家曾创作过密室推理,当然其中以作品风格属解谜为主的本格派占大多数。战后时期的横沟正史、高木彬光、又或是七十年代的山村美纱等,都相继发表了不少密室名作,甚至连并非以解谜为主的作家们如森村诚一或赤川次郎,都有以密室为主题的代表作。而喜爱创作密室诡计的新本格派作家当然更为数不少,其中包括了身为卡迷的二阶堂黎人,及首回梅菲斯特赏的得奖作家森博嗣等等。 (3)When(何时)一如前面所提到的,首部密室杀人小说、创作于1841年,其后有关这个诡计类型的创作一直延续至今,在日本即使于旧本格式微、社会派兴盛的时期,也曾经出现有一些使用密室诡计的佳作。到了从十多年前开始的新本格年代,作家对于这个题材更是乐此不疲,甚至于2002年,日本讲谈社更以庆祝什么二十周年为名,特别筹划出版了一系列十多部以密室为主题的推理小说。 (4)Where(哪里)以密室杀人为主要谜团的推理作品无分国界、各地皆有发表,欧美作品会出现以洋式房间构成的密室,日本作品则自然也有和式房间独特的密室设计,而以作品流派来说,密室经常出现的场所当然是以解谜为主的各地本格派作品,但它却仍然会少量的存在于日本新社会派作品及风格以青春幽默为主的推理小说当中。至于存在媒体方面,则还涵盖了文字小说、漫画、动画、电视剧和电影等等。 (5)Why(为什么)其实,以相同的诡计设定,即使用于其他非以杀人为主的事情、如盗窃或诱拐等也能构成不可思议的谜团,但绝大部份的密室谜团,都是以凶杀为主题。也许是作者认为血腥的杀人较为有吸引力,又或者普遍的读者真的较喜爱杀人事件带来的刺激感,所以即使密室未必一定要与杀人为伴,但两者合起来产生的不可思议及恐怖感觉,足以称得上是完美的组合,也因此难怪这类型的诡计,确实于推理小说创作中占了一个极大的比重。 (6)How(怎样做)最后的一个疑问,便是作家们究竟怎样能大量创作出密室杀人诡计而不至江郎才尽呢?当然,每位作家都有各自独特的手法,而也有一些前辈名家把密室作出了详细分析与归纳,并写于小说内或独立出版成书,让一时找不到创作灵感的新进推理作家们可以藉此借镜和参考。那样的密室参考书包括有卡(Carr)在《三具棺材》中的密室讲义、二阶堂黎人在《恶灵之馆》中的密室讲义,及有栖川有栖撰写的《密室大图鉴》等等。 ——香港路人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