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篇杀人便如今mdash; (第5/5页)
替地去杀人,说起来,两人都是乘便而导致事件变得暧昧不清。 说明了第九宗案件是蛸田的所为之后,天下一的解谜终于结束了。 我一边打量着蛸田父女和鱼泽母子、一边说道:“怎么?有什么想说的?有反驳的话吗?” 最初抬起头来的是蛸田八郎。还以为他想驳斥天下一的推理,但看来却不是,他盯着坐在对面的鱼泽母子说道:“哼,原来是那样!竟然想把那么变态的儿子推给我女儿?” 听见这话后的鱼泽鳍子大概不会沉默吧。 “什么?你的才是,不要脸!” “说什么!你这个皱皮老太婆!” “怎么!大肚子乌龟!” 两人开始互相纠缠起来。 叫了警员来帮忙把他们两人制止住,在扣上了手镣后,两人都像发情猫似的在吁吁声叫。 鲸冢夫妇与我及天下一一起离开蛸田家。 “怎也好,总算是完美的推理啊。在童谣杀人的背后,竟然存在着那样的真相。”鲸冢村长从心底佩服出来。 “其实最重要的只是注意到有乘便的可能性。既是那样,不在场证明便变得无意义了。”心情极佳的天下一回答道。 “啊,原来如此。总之,乘便的只是一个人还算好。”鲸冢说道“因为纵使有其他人利用乘便而模仿摇篮曲去杀人也不奇怪。” “那个,是的。简直就是。”天下一说道。 我停下了脚步。 “怎么了,大河原君?”天下一回头问道。 “确实是还剩下歌谣的第十段。” “嗯,是那段‘一个小孩童独自生活,结婚之后谁也不剩了。’那又怎样?” “那…” 有不祥的预感。 这个预感不幸应验。翌日,在这岛上的各处地方都发现了杀人事件,而各宗事件都没找到有其他的共通点、除了一项是全体一致的。 那就是,全部的尸体都给穿上了结婚礼服,手中还拿着三三九度杯! 我重新理解到这篇小说的标题,然后便叹了一口气。 (原文初发表于“INPOCKET”1994年10月号) 杂谈感想 有推理女王之称的克莉丝蒂(AgathaChristie),创作了几乎可说是流芳百世的《无人生还》(Andthentherewerenone),虽然这部作品的魅力并非单一来自童谣杀人这项元素,但作为小说核心的诡计之一,童谣杀人本身确实具备不少独特优点,以下列举了几项纲领,并从而展开更为详尽(或带点夸张)的分析和讨论。 **学习轻松:童谣杀人属于一种易学难精的技术,要掌握其入门手法应该毫不困难。建议首先粗读始祖作品《主教杀人事件》(范达因),接着细读《无人生还》,最后再阅览经由日本作家改进过来的《恶魔的手球歌》(横沟正史),读完三部之后,大概便可以开始亲自动手创作了。 **容易创作:童谣杀人的创作过程非常简单,只须分三个步骤实行便可以了。第一、选定计划模仿的歌谣或诗句。第二、设计杀人后的多余装饰。第三、思索模仿杀人的理由。当然,以上所说三个步骤的次序只供参考之用,实际执行的顺序,可以因应不同情况而有所改变,例如先拟定模仿的理由,再设计有深意的装饰,最后才找寻被用作模仿的歌谣。万一没有现存的歌谣适合使用,那么便自行创作也行。 **具灵活性:尽管项目名称是童谣杀人,但其实还有数不尽的其他各种变化。诸如诗词歌赋、童话故事、古书文献、甚至其他推理小说的故事内容,都可以利用作为模仿对象。但是过于专门、或难于理解的作品则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因为它们难以让一般读者产生共鸣感,阅读时所能感受到的乐趣自然也大减。 **参考繁多:除了上面介绍的入门必读三大作品之外,前前后后还有数之不尽的参考书目。就以日本新本格作品而言,便已存在着各色各样的佳作例子,其中包括暴风雨山庄式的《雾越邸杀人事件》,以文明都市为舞台的《恶魔的水槽密室》,模仿古藉文献的《圣アウスラ修道院的惨剧》,模仿童话故事的《金雀枝庄的杀人》等等,由于数量太多未能尽录。 **市场价值:不论是一个怎样容易学习、容易实践的方案,假如完全没有市场价值的话,这方案便实在没有太大意义,幸而童谣杀人总算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虽然范达因没有为读者带来太大的惊喜,但克莉丝蒂却把童谣杀人推至高峰,从而读者对这种手法不但不会感到陌生,反而可说是对它趋之若鹜,因此它可以称得上是众多热门必卖诡计之一。 **无惧雷同:使用童谣杀人作为主题诡计的作品,即使故事内容恰巧与其他类似作品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害怕被看成是抄袭别人,事实上在现存的名家作品中,早已有不少是在诡计结构上大同小异的,例如夏树静子版的《有人不见了》便与克莉丝蒂版的《无人生还》同出一辙,大家只会认为那是挑战经典名著的新作,而不会诟病其中有模仿的成份。 **流传千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些关于《无人生还》的评论文章,而无可避免的都会提及到诡计相近似的其他作品。因此若然能够创作出一部与这不朽经典之作有几分相似的新作,那么使它流传千古便绝非妄想,假如构思比《无人生还》还略胜一筹的话,甚至更可能成为另一部举世瞩目的名著。 ——香港路人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