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茅山涉险 (第4/6页)
人已经从北面走了,已经走了一个时辰以上。 他毫不迟疑地跟踪追赶,绝笔生花的速度令他颇感意外,但总算被他寻到了踪迹。 这一带没有四通八达的道路。没有大型的村镇,满目全是青山翠谷,所有的小村庄皆是风气闭塞的小地方,任何陌生人进入其间,皆会引起一阵sao动。 尤其一些排外性强烈的小村庄,陌生人一不小心,便可能招来不幸的灾祸,甚至会从此失去踪迹。 他沿羊肠小径向北走,进人林深草茂的一座小山谷。已经是未牌初正之交,昨晚经过一夜奔波,早腊已经把干粮吃光,午膳还没有着落呢。 有径就可以找得到人家,他准备先找地方填五脏庙,吃饱了才能办事。 在一处地处低洼,路面潮湿的路段,又发现了足迹。不错,所有那些凌乱的足迹皆是快靴留下的遗痕,其中有小蛮靴的脚印。 他追踪的方向是正确的,问题是他已迟了一个时辰。 小径沿溪岸上行,小山谷已尽,绕过一处山脚,眼前展开一处四面群山围绕的五六里长平原,溪两岸有不少肥沃的是田,茂林修竹点缀其间,好一处和平安祥的小天地,风景绔丽的清雅胜境。 前面里余,倚山面水的小村庄显得极为雅致,十余户人家,家家有小巧的林园,一些家禽无忧无虑地在觅食,三五个顽童兴高采烈地在溪中戏水,嘻笑声与他喝声清晰可闻。 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山村,看不出任何异状。 三五头黄犬吠叫着迎客,这是唯一不友好的表示。 他的出现,吸引了村口几个庄稼汉的注意。一个中年人脸上堆着温厚的笑容,目迎大踏步而来的陌生人。 他挟着藏了剑的长包裹,脸上挂着善意的微笑,走近三二个在树下聊天的村夫,额首为礼站住了,含笑问:“请问大叔,这里到茅山三圣官还有多远?” 中年村失信手向北一指,笑笑说:“大约还有三十多里。客官,到三圣宫怎么从这里走?小路多得很,连本地的人也会走错呢。” 他发觉另两位村夫的目光中,充满怀疑的神色,不住打量他的包裹,也留意他的眼神变化。 “不要紧,路是挂在嘴上的,多问就不会走错。”他不在意地说:“大叔,这里可以买到食物吗?” 中年村夫摇摇头,脸上笑容依旧,语气更为友善:“客官,前后三个村,没有任何地方卖食物,客官还是到茅山镇去买吧。” “茅山镇小可去过,那儿的酒食不差。”他说。 “原来客官不是第一次来朝山的。” “不是,小可来找朋友。” “那你得赶两步。” “大叔能不能方便,卖些食物给小可充饥?” “这个…客官,你可以到村口试试。”中年村夫向村北一指。 “请问,这里是何处地面?往北是否还有村落?” “这里叫百步梯,从村口至村后那座小山的山顶,整整一百步。往北十二里,叫雾谷村。” 他-怔,说:“雾谷村的东北十余里,是不是有一座紫气峰?” 中年村夫点头说:“对,紫气峰西面七八里,就是垒玉山,北面是龙尾山,客官真的到过茅山了。” “的确到过。”他说,似乎本能地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紫气峰有座清应下院,主持法师是…唔,好像是叫…叫什么…” “你是说清尘法师老神仙。” “对,就是他,他近来怎样了?” “修真的人百年如一,还不是老样子。” “听说他与三圣宜的云栖观主是同门师兄弟,两人的道力难分轩轻…” “客官错了,他两人根本不是什么师兄弟,兰圣宫与清虚下院的道相,彼此皆不相往来这是谁都知道的事。三圣它有道官,云栖观主就是正一真人,而清尘法师道行高,清修之外不问外事,清虚下院也不受三圣空管束,互相之间素不往来。” “哦!也许是小可记错了。大叔说村口可找得到卖食物的?” “没有人卖食物。”村夫说:“村口右首第一家是吴三爷的家,你只要说是香客,吴二爷就会款待你,当然你得付钱。” “那是当然,谢谢指点,告辞。” “好走。”村夫客气地说。 吴二爷的宅院不小,可算是这座村的首富,但人丁并不多。 他受到吴二爷热诚的款待。 吴二爷年约半百出头,老老实实是个勤劳的庄稼汉。 但他是个有心人,从吴三爷那双没有老茧的一双大手中,看出了一些苗头。 留下了两百文饭钱,他提起包裹告辞。 在村口,吴二爷指指点点,告诉他到三茅峰该如何走法,热心地告诉他沿途该注意的景物。 他道谢华,信口问:“这条路真偏僻,难分东南西北。请问H爷,平时这条路有没有人走动?” “都是四村的人来往?”吴二爷说:“不瞒客官说,平时很少有外人经过敝地。” “今天有没有人经过?” “客官是这十天半月中唯一经过的人。”吴三爷不假思索地说。 他心中又料中三两分,这位吴二爷如不是有意说谎,就是存心隐瞒些什么。 他不能再往下问,探口风到此为止,再问就毫无所获了,便告辞上道。 离村半里地,他又看到了快靴留下的足迹,心中一动,便往山林中一钻,蓦尔失踪。 不久,村口出现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人,脚下甚快,出村百十步,便向右进入一处山脚的夹谷,消失在茂林深处,去势匆匆。 这位少年外表平凡,看不出任何异状,但人林之后身形突然加快了两倍,那双富有弹性的腿像活跳的鹿,由于身材小在树丛中钻走如飞,因此只能看到枝叶急动,很难发现身影。 同时,窜走的去向也极为怪异,忽左忽右去向无定,穿枝人伏灵活万分。 连越两座小山,降下一处开敞的河谷。这一带的山都不太高,满山青翠绿意盎然,人在山林中窜走,真不易寻踪追逐。 少年人穿越一片草坡,向前面的林野奔去。由于窜奔了六七里,脚下已有点踉跄了。 距树林尚有三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