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从军 (第2/5页)
早上前有人告诉他与桓玄的关系会发生这样的逆转,打死他他也不会相信。可见大太阳底下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不必,我的生活我自会照料。不劳费心了。" 桓玄咧嘴一笑:"往日你这付阎王脸越看越讨厌,今日却越瞧越觉得妩媚动人呢。"殷仲思哭笑不得。他可不想一个大男人觉得他妩媚动人。"请放手。我要走了。" 桓玄道:"可以。不过可不可以请教你一个问题。说起来我们一向是冤家对头,你不想杀了我就很好了,为什么居然会冒险来救我?" 殷仲思一怔:这个问题实难回答。救他不过是危急时的下意识动作。他不免自问,要是有时间让他深思熟虑,还会不会去救他?不过他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一条性命死在他面前而不加以援手。是谁并无分别。他叹道:"我虽讨厌你,但还不至于恨你到要你死的地步。" 桓玄笑道:"是吗?"自衬若有同样的事发生,自己绝无这样的好心肠。这个人委实奇怪。虽然认识了他好些年,倒是一直都琢磨不透他的心思。"这就走了?不留下来看看是谁那么大胆想暗算我?" 殷仲思瞥他一眼,冷冷道:"是谁都无所谓。与我有什么相干。"骑马走出两步,回头道:"看在相识一场,有一语相告。" "请讲。" "志向比胸怀大,终究会死在坞壁下。你桓家已有诺大家产威望,切勿毁之一旦。愿你好自为之。"一抖缰绳,跨下骏马绝尘而去。 桓玄目送他背影,嘀嘀咕咕道:"男儿立身这天地之间,怎可不建功立业。人生这么寂寂度过,会被先贤嗤笑。如果流芳百世做不到,难道遗臭万年也做不到吗?" ***** 殷仲思回到谢玄军中时,局势已大有改观。 十月,苻坚至项县,未几攻陷寿阳;苻融率三十万人抢至颍水入淮处安营扎寨;梁成率五万人屯淮河支流洛涧。 晋军以谢安之弟谢石为都督,谢玄为广陵相领北府兵八万将士驻扎在寿阳以西的八公山以拒敌。 苻坚派四年前襄阳失守时的降将朱序前来劝降。 朱序一进晋军军营,军士一片哗然。朱序变节投降,此刻居然全无愧色,大摇大摆进入晋军的老巢?简直不可思议。想是被苻坚逼得急,否则怎肯来此自取死路。 谢石居中而坐,众将官分立两旁。谢石见朱序近来,冷笑道:"投敌之人,安敢前来?来人哪,把他拉出去斩了。" 刀斧手上前拿住他。朱序坦然就缚,脸无惧色,只是冷笑。 殷仲思官阶不高,站在近出口处。这时见到刀斧手拖着朱序欲出大帐,挺身而出阻住他们的去路,叫道:"且慢!刀下留人!" 谢石道:"殷参军有何话讲?为何挺身阻挡?" 殷仲思行礼道:"都督,末将不明白的是,朱序到来一不问,二不审,居然就这样拖出去斩首,是否过于草率?" 谢石道:"这样的降将叛徒,人人得而诛之。何必多问。" 殷仲思道:"末将知道当日襄阳被围,旷日持久。朱序朱大人久候援兵不至,坚守八月有余,弹尽粮绝,于城破之日不得已而降秦。其境可悯,其情可原,还望都督明察。" 谢石道:"不得已而降?咄,可笑。尽忠之将,城破之日何不自尽?皇上当日也曾言道:不自尽是为不忠,乱臣叛将不可对之姑息。殷参军,你且闪开。" 殷仲思纹丝不动,朗声道:"朱大人虽不幸战败被俘,但他已竭尽全力,以五千之众抗敌军八万之师,力量悬殊,寡不敌众,然而他率众固守,军民同心守城,部下毫无离心,自古名将,不过如此。他老母率妇女补筑新城,不输男子,襄阳因有夫人城之美称。最后虽败,但朱大人尽了他的责任和本分,虽败尤荣。那些没有冒一点危险的大人先生,只知谗言媚君,把忠臣良将的性命看得不值钱,说什么他应该自杀,还在一旁谈笑风生,挑剔百般,实在使人心痛。难道不怕伤了忠诚将士之心吗?" 谢石斥道:"你懂什么,也敢在这里多言?还不退下。" "末将只是相信,朱大人忍辱负重,绝非出自本心。他一定另有所计,以报效百姓社稷。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蜇,以求腾也。'" 旁边有的大将叫骂道:"你受了他什么好处,站出来替他说话?" 殷仲思注视那些不以为然的脸孔,朗声道:"在下与朱大人素不相识,今日只是初见。既无片言以诉情,也无杯酒以论交。今日之言,出于义气,出自肺腑。朱大人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于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的苦况绝境之中,仍尽力杀敌。我是为了这个而感动,觉得这到什么地方都可以说得过去了。而那些只知道保全个人身家性命、荣华富贵的大人们站着说话不腰疼,随声诬伤,这才叫人气愤伤心。" 谢玄皱眉道:"变节降敌非同小可,不是你说得那么简单。这是一个人的气节问题,大节所在,半点轻忽不得。若人人效仿,却又如何?" "就算这是个值得一辩的问题,但认识归认识,何以非要处以极刑?朱大人降敌之后,是否出谋划策或领兵攻占晋之城池国土?还是效仿三国时徐庶,进曹营而不出一策?请各位三思。"殷仲思环视左右,见有些人低头不语,有些人面露犹疑之色,沉声道:"未必人间无好汉,只谁肯与宽些尺度?!" 朱序这时大笑出声,叫道:"这位兄弟,如此义气声援朱某,在下心领了。无谓多言以辩。忍辱负重,不可能被狂热分子体谅;沉痛之心,也不可能为浮滑之徒所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