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第5/5页)
的选择是正确的! “怎么样?结束了吗?”长平王迫不及待地跳到她面前询问。 “是的,结束了。”若儿指著卦盘。“就在这里,大人请看。” “我哪能看得明白?”长平王焦虑万分地命令。“你得宣布卜卦的结果。” 她看了眼在阳光下虽然明亮许多,但依然有种怪异之气的大殿,大声说:“神灵保佑,国运在南。” 一听到她的宣布,众人哗然,争相表达各自的意见。 北部大人叔孙普洛笑呵呵地说:“牛川位于北,盛乐偏于南,如此看来,王上迁都盛乐是对的。” “有神灵保佑,我们尽早迁都盛乐吧!”另有大臣为王上的正确决定高兴。 但在欣喜中也有杂音。 侯辰就很不信任地说:“这怎么可能,王若儿说错了吧?牛川物产丰富,长平王在此经营多年,迁都等于是置国家于险境,还是暂缓为妥。” 若儿再次指指自己未曾移动过的卦盘。“卦象在此,这是神灵给予的指示。大人们若有疑问,可自行察看,或请高人解释卦义,其他事,恕若儿无法回答。” 略通卦术的郎逊等长老,走到桌前,仔细端详面前的卦象,纷纷点头。 拓跋圭则迳自走来将若儿抱下地,对她说:“晏子在门外,你先回去休息。” “不行,她还不能走。”拓跋窟咄大声阻止,却对“魅眼”仍心有余悸,而不敢走近。 “我说她可以走,她就可以走。”拓跋圭转身面对他的叔父坚决地说。 拓跋窟咄指指卦盘。“可她还没有测完。” 拓跋圭同样指指卦盘。“卦象就在那里,她也解释了卦义,大家都亲眼看到那是如何来的,没必要再浪费时间,迁都盛乐,已成定局。” 说完,拓跋圭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睨著他的王叔,看他还要玩什么花招。 拓跋窟咄自然很不甘心,堵在门口不让人走。 他们一个是王上,一个是王叔,各位大人们一时无所适从。 “咳咳…”见他们剑拔弩张,中部大人郎逊出面做和事佬。“王叔,卦已经结束,王姑娘的事情也做完了,就让她离去吧!” “不可!”拓跋窟咄恼羞成怒地说:“中部大人难道忘记了,吾王陛下即位已经月余,王后妃嫔也选出多时,可王上迟迟忽视册封大典,不行大婚之礼,如今王若儿既然能替王上的运势占卜,也该为王上的婚典卜上一卦。” 他的提议让若儿的心猛地往下沉,虽然知道王上成亲是早晚的事,可要她替他的婚事占卜,她还是非常地受不了。 她不由自主地看了拓跋圭一眼,见他正拧眉注视著他的叔父,微眯的眼里有火光在跳跃。 “这…”郎逊迟疑了,他转身看看其他人,众人错愕的神情显示,他们也有同感。 按说王叔的提议符合王族规矩,也代表联盟内大多数人的意见,可是此刻刚结束一个重大决策的祭祀,似乎并不适合马上谈论王上的大婚之事。 大殿内响起拓跋窟咄颇具感情的声音。“各位大人,拓跋王族几经杀戮,如今血脉单薄,王上血统既然无误,就该按祖训即刻完婚。眼下王后嫔妃、婚宴用品、王宫寝殿等,可说万事俱备。迁都之前,何不替王上求神灵赐吉日迎娶后宫,既可让我这个王叔沾点喜气,也可告慰拓跋先祖在天之灵呢?” 他的话合情合理,令人难以反驳,当即有人赞同,其中自然是与拓跋窟咄关系密切的侯辰等人。 这让拓跋圭恨得咬牙,但他不会因此被激怒。 “今天我累了,改日吧!”拓跋圭平静地说著,等待拓跋窟咄让步。 面对拓跋圭锐利如芒的眼神,大家都没有说话。 但已经知道他与王若儿之间有深刻情愫的拓跋窟咄,绝不会放过这个实施阴谋计画的机会。 他本是个阴险小人,一向只在背地里活动,可如今见王位离他越来越遥远,迁都也成定局,不由得着急。 在自己的地盘上,都没法困住他,反而被他掌握了太多不利自己的证据,等他迁都盛乐,羽翼更丰后,不仅别再想控制他,而且很可能会被他除掉。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拓跋窟咄再也顾不了掩饰自己。 堵著门,他状似关切地对联盟中地位最尊的四部大人说:“各位大人,如今魏国新立,强敌环伺,王上任重道远,本该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弃私心,广结姻缘,早封王后以立国本,早纳妃嫔以隆香火,可是吾王至今一再拖延大典,拒绝按照祖制完婚。王上年幼无知,难道大人们就这样放纵王上谐戏荒唐,空置后宫,让拓跋王族后继无人吗?” 他的话正是各位大人们的心头之忧,因此个个哑口无言地望着王上。 拓跋圭冷眼看着这一切,心中的怒气逐渐堆积,尤其听到他用“年幼无知,谐戏荒唐”来形容自己时,更是恼怒。 “王叔错了。”他冷然道:“本王并非不立后宫,也并非未择佳日,只因近一个月来的血统之争,将此事搁置了。” 听到他的话,在场镑人虽反应不一,但都松了口气,并同意他的说法。 这一个多月来,王上和各位大人的精力,确实都在忙著寻找血统的证据上。 “太好啦!”南部大人高兴地笑着对管迁说:“管大人,容臣稍后把后妃名册送上,请大人记录下来。” “不用了,那个名册作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