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4/5页)
跟你扯上关系?” 金盏花说道:“你也知道金盏这件案子?” 厉如冰淡淡地说道:“来到桐城的人,还有不听说的吗?” 金盏花说道:“我是来看热闹的,因为金盏花与金盏二字有关系,因此变成了嫌疑最重要的人。” 厉如冰说道:“因此铁尺王找上了你。” 金盏花说道:“他大概还不够资格找我,是我找上了他,希望从他身上找出金盏花的案情,结果我给自己套上了麻烦!” 厉如冰说道:“他求你?” 金盏花说道:“我们这些人最怕的大概就是一个‘求’字。我答应给他回音的,结果…唉!” 厉如冰说道:“要我去替你说一声?这个差事我应该做的,如果你不是中了玄阴掌,至少你不会失这个约。” 她没等到金盏花回话,便对方倩柔说了一句:“我走了。” 方倩柔紧跟了两步,几乎绊倒在门槛。她叫道:“厉姊姊,我在等你。” 厉如冰远远的应了一声,飞身越出方家后院的围墙,便迳自往东门客栈走去。 从方家后院到东门大桥附近的客栈,路程很近,而且不是很热闹的大街。从丰备仓到向阳门,出东门就到了大桥。 厉如冰忽然感觉到有人在跟踪她。 一开始,她有一股气上撞,照她以往的脾气,她会很快地逼住对方说出真情来,直截了当地做了处置。 此刻的厉如冰是茫茫地笑笑,根本就没有去理会,迳自找了客栈,在柜台前打听,掌柜的立即卑躬奴颜地恭送姑娘到铁尺王的房门口。 掌柜的记得玉蝉秋姑娘的前车之鉴。 厉如冰一敲门,里面传来醉意甚浓的声音。 推开进去,铁尺王醉态可掬,半伏在桌上,眯着眼睛望着进来的人。 他一眼看到厉姑娘,一个冷汗,酒意去掉一大半,酒都化作冷汗,衣都湿了。 他赶紧扶着桌子,站起身来,说道:“不知姑娘来,失礼得很。” 厉姑娘走进来四下看一看说道:“大名鼎鼎的安庆府铁尺王,成为成天包着酒罐子的醉猫,传出去恐怕不大好听。” 铁尺王垂下眼,十分哀伤地说道:“不瞒姑娘说,铁尺王今天已经连猫都不如。在桐城县整整住了一个半月,进退失据,除了喝酒解愁,我什么办法也没有,既不能回去,又不能不回去,我…真不知道怎样才好。” 厉如冰说道:“你应该回去,这件案子你办不了。” 铁尺王说道:“按说我早就回去,因为我遇到了两位名人,神偷阳世火和金盏花,给我带来希望,没想到,这两个江湖上的大名人,居然对我这样老朽,失了信约…。” 厉如冰说道:“不要怪他们,因为事情的变化,也不是他们所能料得到。今天我来,就是告诉你,回去吧!这案子不要查了,只要你回去向知府大人交差,准备后事。” 铁尺工睁着眼睛说道:“小的不明白姑娘说什么?” 厉如冰说道:“不要办这件案子,相府里会销案不追,你又何必在外面狼荡呢?” 铁尺王果然是老捕头,立即深深一揖,说道:“姑娘的话,我还能信不过吗?小的在此叩谢姑娘的帮忙,小的明天一早就走。” 从“老朽”到“小的”铁尺王那份感激之情,是可以想见的。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铁尺王不愧是老江湖。像这样一宗重大的案子,他能在桐城一等就是一个多月,他死捏着金盏花这条线索不放。 在等着一个多月之后,他又居然凭着厉如冰的几句话就决心回安庆府交差。 除了说他是老江湖之外,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说明。 厉如冰临出门,又转回身来,说道:“这是一趟苦差事!” 铁尺王拱手说道:“谈不上苦,小老儿是活到老、学到老,这趟差事又让小的增长不少见识。” 厉如冰从身上掏出一锭金子,放在桌上说道:“这锭金子给你,足够你回去养老的人。” 铁尺王退后一步,惊慌拱手说道:“姑娘的赏赐,小的不敢收…” 厉如冰说道:“我说过这是你这趟苦差事的一点补偿。” 铁尺王叉手正色说道:“小的冒昧的问姑娘一句话…金盏这件案子,是与姑娘有关?” 厉如冰说道:“如果与我有关,你就要拿我归案?” 铁尺王连忙说道:“不敢!不敢!” 厉如冰说道:“那不就结了吗?你拿了钱回安庆府,保你可以结案,你回家做你的老太爷,享你的清福,你还要知道什么?” 铁尺王连声“是、是”之后,他忍不住又说道:“姑娘,小的斗胆多说两句,小的原来以为姑娘是相府里的玉姑娘…” 厉如冰说道:“所以你才一口答应回去,是不是!”铁尺王说道:“可是现在小的发觉姑娘不是…” 厉如冰说道:“所以你又改变了主意。” 铁尺王说道:“小的不致于那么没有眼色,敢跟姑娘说话不算数。只是小的觉得奇怪?姑娘既然不是相府里的玉姑娘,为什么要出面搅和进去这件案子?又如何一再告诉小老儿,回安庆府交差,绝对可以结案,这些事都是令小老儿没有办法明白的。” 厉如冰说道:“如果我告诉你,相府里的金盏是我盗的呢?” 铁尺王眼睛争得像雨淋蛤蟆。 厉如冰说道:“现在我把金盏送回到相府,是不是可以销案?” 铁尺王一直说不出话,站在那里发呆,因为这一时的变化,超过了他所能想到的。 厉如冰说道:“你是不相信我的话?” 铁尺王竟然额头上出了汗,连声说道:“相信!相信!” 厉如冰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