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之城_第十一章时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时间 (第2/5页)

阵扫弦,失真的啸声如蛇形闪电,人们仿佛立刻被击中,被弹起来。马格的声音像他身体一样震撼了人们,像人们预感的那样。虽然马格没唱自己歌,唱的仍是弹孔的老歌《夜晚之锯》、《自伤》、《牙的笑声》,这原是侯马的经典,经马格一番模仿和演绎有了不同感觉,马格改变了侯马的“飘尖”同时保持了原声的唳气。

    演出是秘密的,甚至是非法的。人们紧张而兴奋,虽然小礼堂远离宿舍区,但演出还是不胫而走,礼堂的门突然被人撞开,涌进来十个学生,演出变成了公开,不断有人向这里涌来,校园似乎被震撼了,不期然的演出使人振奋、喜出望外。潘灵陈雯雯预感到不妙,但已无可挽回,她们把心一横,索性豁出去干它一场。《蒙面天涯》一亮相,群情激奋,晚会掀起高潮。

    蒙面天涯

    我看不见城市的脸

    但我看见了星星和晚霞

    一只狼引导我

    我蒙面天涯

    蒙面天涯

    我看不见山脉和大海

    但我看见了寒风与盛夏

    一只狼引导我

    我蒙面天涯

    蒙面天涯,四海无家

    与狼为伍,立于悬崖

    没有思绪,没有记忆

    夜幕之下

    我只有一口寂寞的獠牙

    但永不开口,永不说话

    永不开口,永不说话

    永不开口,永不说话

    ****

    别对我有所期待

    我不是不想走出黑海

    我是一盒水中的火柴

    别对我有所期待

    我不是不想有爱

    我是一棵虫咬的空心菜

    别对我有所期待

    我不是不想回家

    我的家早已凋零破败

    别对我有所期待

    我不是不想发光

    我是看不到未来

    我走不出黑海

    我看不到未来

    我是一盒水中的火柴

    谁能把我晾晒?

    谁能把我晾晒?

    谁能把我晾晒?

    所有人都跟着喊起来,下面一片打火机火的闪光,小礼堂拥满了人,桌子椅子都是人,连窗台内外都站满了人。窗子被卸下来,玻璃破碎,椅子翻倒,但并没妨碍人们整体的喊叫。马格是富于煽动的,他释放了人们心底无法言喻的抗议与高傲。这是一个飞来的事件,一个福的夜晚,一次疯狂的吮吸与怒放,不期然因此逾发激奋,忘乎所已。

    校方被惊动,这已是可以预料的事。大群的保安没能阻止住演出,学生们拦住保安,情绪激昂,推来搡去,弹孔不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今天的首演非常成功,他们正在兴头上,以为又来了什么人。校方劝阻无效,采取断然措施,保突入礼堂,拉了电闸。突如其来的黑暗把人们激怒了,砸桌子,摔椅子,酒瓶子飞向保安,终于酿成一场大乱。潘灵陈雯雯要弹孔赶快离开,但已来不及了,警车响了,听上去不是一辆,至少有三四辆,潘灵和陈雯雯魂飞魄散。

    4

    弹孔被一网打尽,他们进入了电视记者的摄像镜头。

    当晚有线电视“零点新闻”节目对事件进行了现场报道。人们看到了遭到破坏的礼堂,掉了的门窗,碎酒瓶子,杯盘狼藉,翻倒的桌椅,受伤的保安,现场学生的叙述,校方愤怒的言辞,以及弹孔被带上警车的场景。

    节目主持人称,这是一起严重的演出暴力事件,演出是非法的,事件还在调查中。各大媒体以最快的速度对事件做出了反应,马格带手铐的彩色照片登在青年报的头版上,报纸虽然敏锐地加大了印量,但还是供不应求,销售一空。

    因为并非政治事件,媒体大肆炒作,马格一夜成名。

    青年报一马当先,辟出两个整版篇幅对“1。18演出事件”(1月18日)做了全景式的报道,校方的强硬态度、学生会的声明、社会学者、专家、教授对此事的看法,大多是批评文章。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二版对潘灵和陈雯雯独家采访,一版发了标题新闻,事实上这才是报纸真正想炒作的,这是最强的卖点。潘灵陈雯雯的彩照被醒目地刊登出来,她们洁白而激动的样子似乎暗示了一部好莱坞影片的名字:修女也疯狂。

    (这期报零售印数比平时增加了20倍,但还是脱销了。)

    记者:“1。18演出事件”已过去三天,做为当事人和事件主要发起者,这几天你们想的最多的是什么?

    潘:我们对不起弹孔乐队,进去的应是我们而不是他们,他们没有错。

    陈:所有的错都是我们的错,我们害了他们。

    记者:当初你们没考虑到后果?

    陈:考虑到了一些,没想到这么严重。记者:具体谈谈都考虑到了哪些后果?

    潘:演出肯定要引来一些同学,没想到来那么多人,让我们难以招架。

    陈:我们想到可能会惊动校领导,领导会出来中断演出,我们被严厉批评,写检查,甚至处分我们,我们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但没想到砸了东西。

    记者:就是说你们明知这是一次越轨行为,还要这么做。

    潘:我们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错误。允许犯错误,也允许改正错误。记者:你们还是学生,办这么大的生日晚会,这是前所未的,想到过这点儿吗?

    陈:想到过,但我们想一个人一辈子应该做一次前人没做过的事。

    潘:我们干嘛非等到八十岁才有人给我们祝寿,我们希望二十岁就能过上八十岁的生日,拥有鲜花和殊荣。中国历史那么长,我们生命短暂,我们等不到八十岁,谁知道我们能不能活那么长。

    记者:你们是怎样得到礼堂钥匙的?

    潘:我们有我们的办法,什么办法,无可奉告。

    记者:听说是从后勤处长那儿得到的,你们明知会有一些后果,学校知道后会会追查的,你们没考虑这会对处长产生什么后果吗?

    潘:想过,但没办法,管不了那么多了。

    陈:我们受到点儿批评,他也损失不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